曾德燕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过程中如何减轻不良反应及提高成功率.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眼底血管造影的412例患者在造影20min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观察组),观察造影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统计成功率,并对我院在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的320例造影(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两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与对照组9.6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成功率为97.1%,对照组8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影前使用苯海拉明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提高造影成功率.
作者:彭红娟;赵桂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临床分析加深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共23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心电图表现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心动过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两组ST-T改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9.98,P<0.01).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应常规通过心电图检查身体状况,通过对心电图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裕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间日疟疾的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10年收治住院的117例疟疾患者.结果 117例中误诊非典型间日疟39例,误诊率为33.3%,误诊病种11种,以上呼吸道感染多,占误诊病例的46.2%.结论 加强对不典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能因1、2次血涂片找不到疟原虫就排除疟疾,可用厚血片或骨髓片检测来提高疟疾确诊的水平,把疟原虫检测作为诊断常规.
作者:周志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脱落细胞的微卫星、荧光原位杂交联合分子病理诊断.方法 使用ABI试剂和ABI3100仪器应用多重荧光PCR(TGFbRII、IFNA、D9S171、D9S283、D4S243、D9S162、D17S695)和FISH法(CSP3/CSP7 DNA探针,GLP P16/CSP17 DNA探针)分别检测患者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和缺失,结合HE染色进行联合诊断.结果 35例尿液样本:泌尿系肿瘤组15例,发现6例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8例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1例微卫星稳定(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另外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诊断特异率达95%.在6例联合检测组中,发现2例FISH阳性,1例MSI-L.结论 尿路肿瘤细胞的微卫星和FISH联合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但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晓斌;赖仁胜;贺亚敏;杜益群;郑燕影;孙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多脏器损害,提高基层儿科医生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转归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支原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引起心肌损害、脑功能障碍、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他肺外脏器功能损害,但预后转归好,未发现后遗症.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易误诊.因此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全面认识,进行综合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蔡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在急危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行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患者103例,加强对患者进行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置管时的配合、置管后护理(导管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预防空气栓塞、预防穿刺处感染、连接装置护理等方面).结果 在103例患者中,置管时间长65 d,短3 d.导管脱落2例;导管阻塞3例,置管后无局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加强并规范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能有效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香香;李秀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术45例和腮腺浅叶切除术43例,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 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P<0.05),而两种术式的肿瘤复发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边界清楚、直径较小的腮腺良性肿瘤首选术式.
作者:王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方法固定松动牙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外伤松动牙60例,患牙138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牙弓夹板同定术和正畸托槽固定术)固定.术后根据松动牙的愈合、临床症状及牙龈健康状况分析其优缺点.结果 经两两比较,正畸托槽固定术明显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结论 在牙外伤固定术中,正畸托槽固定术有利于牙齿及牙周组织愈合,更有利于牙龈健康.
作者:沈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冶疗剖宫产围术期寒战的有效性和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剖宫产术患者,ASA Ⅰ~Ⅱ级,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不同程度寒战的产妇按随机数宁表法分为A、B、C三组(n=26),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1 mg/kg、0.02 mg/kg、0.03 mg/kg,观察用药后控制寒战效果、警觉/镇静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65.4%、96.2%和96.2%,B组和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用药后5min警觉/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三组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显著高于A组(0/26)和B组(3.8%)(P<0.01).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患者,0.02 mg/kg布托啡诺静脉注射是治疗围术期寒战的佳剂量.
作者:陈胜芬;刘启敏;周建敏;罗小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等,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黄芪8g,黄连、大黄各10g,花粉20g,苍术、玄参、生地、丹参各30g.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中,胃热可加玉女煎,肺热患者可加消渴方;肾阴虚者可加知柏地黄汤.阴阳两虚患者可加金贵肾气丸;气阴两虚患者可加生脉散.以上中药水煎服,1剂/d,分两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洲慧;李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Evans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3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3.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根据Harris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可早期床上或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文平;张寿;韩贵宾;邢势;黄友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于2002年10月到2009年12月对5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施行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囊肿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8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大出血、声音嘶哑、手足抽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颈部仅留微小疤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美容的手术方法.手术有效操作空间的建立、超声刀的正确使用以及熟练的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叶劲松;侯东生;陈光春;张程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n=50):R组(罗哌卡因组)与B组(布比卡因组)用一次性腰硬联合包中的腰穿针直接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0.375%)7.5 mg或布比卡因(0.25%)5 mg,比较两组患儿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并观察出现的麻醉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R组的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
作者:周武;裴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06例健康体检者行血脂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血脂结果分为血脂正常组200例和血脂异常组206例,分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567,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积极调脂治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健康及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医疗和社会突出的问题,本文以无创式护理干预方法帮助患者治疗尿失禁,包括:认知和生活上的干预、通过生物电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及排尿行为训练方法改善盆底肌群的协调性,并加强会阴及肛周的皮肤护理,使得大部份患者的尿失禁症状都得到改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霍建珊;谢丽君;林捷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16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分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80例,比较其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46.3%、总体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谢展帆;冯健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研究B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BMSCs,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抗原,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大鼠BMSCs体外培养生长状况良好,可见BMSCs呈均一的梭形和多角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BMSCs表达CD29、CD90.不表达CD34、CD45.经体外诱导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适合体外分离、扩增和纯化大鼠BMSCs,培养的大鼠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基因修饰BMSCs及其体内移植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静;苏一鸣;蔡鹏;朱绍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开矛盾,异中求同,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34例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接受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及护理健康教育使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3~10.2 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燕亚菲;刘娟丽;巨新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76眼婴儿泪道阻塞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76眼一次探通成功70眼(92.1%),二次探通成功2眼(2.6%),三次探通成功1眼(1.3%),3眼(3.9%)经三次泪道探通术后无效.所有患儿在进行探通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效果理想,且小于6个月的患儿应用此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佳,手术一次探通成功率较高.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