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微量泵入尿激酶治疗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曾德燕

关键词:留置PICC, 上肢静脉血栓, 尿激酶,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留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1 200例留置PICC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通过PICC管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治疗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并给予心理护理,溶栓用药护理,患肢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有效及时的护理观察.结果 1 200例留置PICC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患者达到血管再通.结论 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患者,通过PICC管内持续微量泵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及恰当护理措施,使上肢血管再通,能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造成上肢功能不全、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16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分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80例,比较其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46.3%、总体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谢展帆;冯健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010例剖宫产的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产科住院病人的剖宫产调查,分析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制作产科住院病人的剖宫产调查表,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1 010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剖宫产占分娩方式的1 010/1 570(64.33%),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的775/1 010(76.73%),主要因为孕妇和家属对分娩常识的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不能忍受疼痛而要求剖宫产以及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指征把握不严,不能正确估价产程和害怕医疗纠纷所致.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加强产前保健和宣教,正确认识分娩过程,医疗机构应予高度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产科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秦晓红;叶德华;申勇;章英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母乳及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乳及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97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另选19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配方乳喂养,实验组给予母乳喂养.结果 3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实验组在NBNA、PDI、MDI和疾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能显著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是值得广大家长考虑和选择的哺育方式.

    作者:胡淑华;王强;黄从付;肖政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时定量HSVPCR实验中一种内参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个内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HSVl、HSV2的PCR诊断实验.方法 用HSV的质粒嵌合引物两步PCR扩增质粒DNA和HSV的引物获得HSVPCR诊断实验的内参.结果 内参混合到含8份HSVI和9份HSV2(总共17份)的阳性组织培养中,发现内参对靶序列没有抑制或很少抑制.对272份临床标本加入内参或没有内参扩增的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结论 该内参可以用于常规PCR检测HSV,对于发现实验过程是否存在抑制物具有指示意义.

    作者:张萍;张修发;江凡;邹建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剖宫术后伤口严重感染九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9例伤口严重感染的治疗办法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及他院伤口严重感染9例患者,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针对患者情况选择敏感药物以及伤口护理等.结果 9例严重伤口感染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剖宫产术伤口严重感染足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手术医师应加强手术操作技能,无菌操作,围剖宫产期使用抗生素,术后伤口护理,加强营养.

    作者:陈小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乌司他丁+血液灌流,n=15)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n=15).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洗胃、导泻、阿托品、呼吸支持及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阿托品治疗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 h、24 h、48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点实验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阿托品治疗总量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喻秋平;叶兴文;杨蕙文;周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临床分析加深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共23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心电图表现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心动过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两组ST-T改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9.98,P<0.01).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应常规通过心电图检查身体状况,通过对心电图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裕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于2002年10月到2009年12月对5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施行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囊肿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8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大出血、声音嘶哑、手足抽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颈部仅留微小疤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美容的手术方法.手术有效操作空间的建立、超声刀的正确使用以及熟练的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叶劲松;侯东生;陈光春;张程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等,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黄芪8g,黄连、大黄各10g,花粉20g,苍术、玄参、生地、丹参各30g.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中,胃热可加玉女煎,肺热患者可加消渴方;肾阴虚者可加知柏地黄汤.阴阳两虚患者可加金贵肾气丸;气阴两虚患者可加生脉散.以上中药水煎服,1剂/d,分两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诊科病种分布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急诊科就诊患者疾病病种和就诊规律,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高急诊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11 520例急诊就诊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排列出急诊疾病的构成情况、就诊时段、就诊季节以及就诊患者年龄结构.结果 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外伤,占据急诊前5位,男性多于女性.24 h就诊人数以7:00~9:00时段、13:00~21:00时段为全天高峰,全年就诊以7、8、9月份病人多.结论 研究揭示了医院急诊就诊疾病谱构成和就诊时间规律.为急诊护理人力管理和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提示在就诊高峰期应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做好抢救准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C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经过一线化疗之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和顺铂75mg/m2,以21 d为一个周期,在至少两周期以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在本组19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2.11%,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的缓解,不影响后续化疗的进行.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虽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但多为轻度,耐受性较好,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孙红;张彦;陈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术45例和腮腺浅叶切除术43例,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 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P<0.05),而两种术式的肿瘤复发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边界清楚、直径较小的腮腺良性肿瘤首选术式.

    作者:王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64层MSCT扫描,并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多角度、多平面显示,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呛咳、顽固性咳嗽及喘息等.结果 本组患儿中,MSCT共发现气管、支气管异物49例,男患儿47例,女患儿2例.气管内异物6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3例,左侧10例,所有异物均经气管镜取出证实.右侧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左侧,男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女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T除直观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形态外,还清晰显示异物嵌顿所致肺部炎症及肺气肿等继发征象.结论 MSCT对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异物的诊断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作者:陆国玉;石士奎;吴晓飞;齐学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Lequesne指数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评价比较

    目的 比较Lequesne指数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对膝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采用超声对34例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进行分级,将34例患者双侧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结合在一起,进行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选取其中18例两膝关节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较重侧和较好侧的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与Lequesne指数做相关分析.结果 18例两膝关节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的Lequesne指数只和较重侧的数据有统计学的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较好侧无统计学相关.结论 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存在相关性.较重侧与在统计学上存在相关性(P<0.01),而较好侧与Lequesne指数无统计学相关.对于较好侧的评估,采用髌股骨功能评分更为准确.

    作者:李亮晖;杜宇康;赖小荣;陈玉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玻璃体后脱离误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60例玻璃体后脱离(PV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对比分析临床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眼B超、OCT检查对60例PVD检出的灵敏性.结果 60例PVD经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确诊,分为完全性53例,不完全性7例,其中11例合并眼底并发症.60例PVD患者眼B超的阳性检出率:完全性PVD者为73.6%,不完全性PVD者为85.7%.60例PVD患者中32例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PVD阳性检出率为93.8%,假阴性率为3.1%;OCT对所有患者的黄斑结构进行同期扫描,7例合并眼底并发症患者的黄斑结构呈现病理性改变(包括正常黄斑25例,出血水肿的增厚4例,萎缩变性的变薄2例,牵拉粘连1例).60例.PVD曾诊为玻璃体混浊5例,飞蚊症10例,误诊率为25%.误诊原因为未进行详细的散瞳眼底及B超检查.结论 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仍是临床PVD的主要诊断方法,简便准确,可减少临床PVD的误诊漏诊.眼B超和OCT检查用于诊断PVD,快捷、无创、阳性率高,可提供客观图像结果,而OCT检查较B超的灵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开矛盾,异中求同,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34例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接受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及护理健康教育使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3~10.2 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燕亚菲;刘娟丽;巨新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76眼婴儿泪道阻塞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76眼一次探通成功70眼(92.1%),二次探通成功2眼(2.6%),三次探通成功1眼(1.3%),3眼(3.9%)经三次泪道探通术后无效.所有患儿在进行探通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效果理想,且小于6个月的患儿应用此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佳,手术一次探通成功率较高.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追赶生长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追赶生长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追赶生长组.追赶生长组给予对照组半量饲料喂养4周后开放饮食8周;对照组则持续开放饮食喂养.于实验的0周、4周、6周、8周、12周采集血液及肝脏.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表达,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实验第4周(半量喂养期),追赶生长组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开放饮食时间的延长,瘦素水平逐渐增加.在实验终点(第12周),追赶生长组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瘦素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与血清瘦素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追赶生长可导致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水平降低,肝细胞表面瘦素瘦素受体下降与追赶组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郑媛;文重远;程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1-2010年19例SICU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2001-2010年SICU病房孕产妇死亡病种的构成、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本区域围产期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方法 收集2001年7月到2010年12月19例SICU孕产妇死亡病例,按孕产妇对孕期知识状况、保健产检情况、病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有保健因素、医学因素、社会因素等,忽视孕期系统保健及选择私人诊所,家庭分娩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大危险因素.(2)孕产妇死亡疾病的顺位: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脑出血.结论 切实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系统及孕产妇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医院和私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文化素质、取消家庭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是本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崔曼丽;冯永文;周平;李宝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 该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春华;何卫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