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

李文平;张寿;韩贵宾;邢势;黄友华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Evans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3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3.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根据Harris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可早期床上或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舒芬太尼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μg(25 ml)臂丛阻滞.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舒芬太尼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10 min、120 min、180 min VAS评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SBP、DBP和HR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μ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李菁;雷晓丽;唐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1-2010年19例SICU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2001-2010年SICU病房孕产妇死亡病种的构成、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本区域围产期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方法 收集2001年7月到2010年12月19例SICU孕产妇死亡病例,按孕产妇对孕期知识状况、保健产检情况、病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有保健因素、医学因素、社会因素等,忽视孕期系统保健及选择私人诊所,家庭分娩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大危险因素.(2)孕产妇死亡疾病的顺位: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脑出血.结论 切实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系统及孕产妇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医院和私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文化素质、取消家庭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是本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崔曼丽;冯永文;周平;李宝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开矛盾,异中求同,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34例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接受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及护理健康教育使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3~10.2 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燕亚菲;刘娟丽;巨新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深圳市某医院细菌耐药性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9月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报告,汇总排名前3位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十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排名前3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十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本院六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分离出1 04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99株(28.6%),革兰氏阴性菌497株(47.6%),真菌248株(23.8%).六种常见多重耐药菌按构成比依次为:MRSE(占41.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占28.7%)、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占11.8%)、产ESBLs阴沟肠杆菌(占2.9%)、MRSA(占2.2%)、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占0.7%).MRSE分离率达80.3%,MRSA分离率仅7.7%,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代表株占ESBLs的90%,EC-ESBLs目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全部敏感;哌拉西柑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对其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平均耐药率为10%~20%,但对三代头孢、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呈现出高度耐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总体耐药率远低于大肠埃希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建议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多粘菌素或阿米卡星治疗.结论 规范、持续性的细菌耐药监测活动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

    作者:陈茜;宋军燕;彭丽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2009年28例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少见,与乙状结肠解剖因素、老年人慢性便秘有关,误诊率高.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要有充分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吴培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追赶生长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追赶生长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追赶生长组.追赶生长组给予对照组半量饲料喂养4周后开放饮食8周;对照组则持续开放饮食喂养.于实验的0周、4周、6周、8周、12周采集血液及肝脏.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表达,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实验第4周(半量喂养期),追赶生长组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开放饮食时间的延长,瘦素水平逐渐增加.在实验终点(第12周),追赶生长组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瘦素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与血清瘦素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追赶生长可导致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水平降低,肝细胞表面瘦素瘦素受体下降与追赶组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郑媛;文重远;程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 该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春华;何卫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协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洲慧;李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06例健康体检者行血脂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血脂结果分为血脂正常组200例和血脂异常组206例,分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567,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积极调脂治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持续微量泵入尿激酶治疗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留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1 200例留置PICC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通过PICC管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治疗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并给予心理护理,溶栓用药护理,患肢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有效及时的护理观察.结果 1 200例留置PICC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患者达到血管再通.结论 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患者,通过PICC管内持续微量泵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及恰当护理措施,使上肢血管再通,能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造成上肢功能不全、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临床分析加深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共23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心电图表现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心动过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两组ST-T改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9.98,P<0.01).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应常规通过心电图检查身体状况,通过对心电图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裕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固定前牙外伤松动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方法固定松动牙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外伤松动牙60例,患牙138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牙弓夹板同定术和正畸托槽固定术)固定.术后根据松动牙的愈合、临床症状及牙龈健康状况分析其优缺点.结果 经两两比较,正畸托槽固定术明显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结论 在牙外伤固定术中,正畸托槽固定术有利于牙齿及牙周组织愈合,更有利于牙龈健康.

    作者:沈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感染后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1次/d,右美沙芬片30mg,3次/d;对照组口服右美沙芬片30mg,3次/d,疗程均为10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后评分的改善率,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率(67±11)%;对照组改善率(4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可以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多脏器损害,提高基层儿科医生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转归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支原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引起心肌损害、脑功能障碍、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他肺外脏器功能损害,但预后转归好,未发现后遗症.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易误诊.因此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全面认识,进行综合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蔡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苯巴比妥负荷量分次给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负荷量分次给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71例NHIE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分次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d-1半量)进行治疗.结果 71例患儿中69例(97.2%)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例分别因合并中度硬肿及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苯巴比妥负荷分次给药能较好的控制惊厥,起到治疗NHIE的作用,并且不会引起呼吸抑制.

    作者:陈丽珠;陈永传;盛丽萍;陈永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16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分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80例,比较其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46.3%、总体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谢展帆;冯健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玻璃体后脱离误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60例玻璃体后脱离(PV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对比分析临床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眼B超、OCT检查对60例PVD检出的灵敏性.结果 60例PVD经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确诊,分为完全性53例,不完全性7例,其中11例合并眼底并发症.60例PVD患者眼B超的阳性检出率:完全性PVD者为73.6%,不完全性PVD者为85.7%.60例PVD患者中32例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PVD阳性检出率为93.8%,假阴性率为3.1%;OCT对所有患者的黄斑结构进行同期扫描,7例合并眼底并发症患者的黄斑结构呈现病理性改变(包括正常黄斑25例,出血水肿的增厚4例,萎缩变性的变薄2例,牵拉粘连1例).60例.PVD曾诊为玻璃体混浊5例,飞蚊症10例,误诊率为25%.误诊原因为未进行详细的散瞳眼底及B超检查.结论 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VOLK前置镜检查)仍是临床PVD的主要诊断方法,简便准确,可减少临床PVD的误诊漏诊.眼B超和OCT检查用于诊断PVD,快捷、无创、阳性率高,可提供客观图像结果,而OCT检查较B超的灵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AST/ALT比例的关系

    目的 分析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水平HCV RNA与AST/ALT活性的关系;评价AST/ALT比值,HCV RNA水平在判断丙肝患者预后方而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分别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 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ALT.结果 78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1份标本含有HCV RNA,HCV RNA拷贝量与AST/ALT比例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AST/ALT比例和HCV RNA的水平,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后估计.

    作者:谭柏松;伍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坦洛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确切.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坦洛新无论单用或与抗生素、各种植物药联用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均有较好效果.对部分男性性功能障碍,如早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的勃起功能障碍亦有一定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坦洛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勇;黄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C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经过一线化疗之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和顺铂75mg/m2,以21 d为一个周期,在至少两周期以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在本组19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2.11%,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的缓解,不影响后续化疗的进行.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虽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但多为轻度,耐受性较好,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孙红;张彦;陈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