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21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PCS发病的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35例出现上腹痛或者腹胀不适,其中27例为一过性症状,8例两年内持续有症状存在;55例出现不同程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并都可在三个月内症状消失;10例两年内持续有腹泻,另9例进食油腻后出现腹泻,控制饮食后可缓解;3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管炎症状,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PCS的发生与临床因素密切相关,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加强健康教育与饮食指导,积极预防,是减少PCS发生的关键.
作者:饶芳;肖艳霞;苗红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苏伐他汀(10mg/d和40mg/d)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以了解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抑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10 mg/d,睡前服用;B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40 mg/d,睡前服用.两组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hs-CRP、血脂(TC、LDL-C)浓度,同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TC、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与A组相比较,B组hs-CRP、TC、LDL-C下降更明显(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高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舒芬太尼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μg(25 ml)臂丛阻滞.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舒芬太尼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10 min、120 min、180 min VAS评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SBP、DBP和HR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μ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李菁;雷晓丽;唐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状况、年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1例IgM为阳性,感染率为16.3%,肺炎阳性率为18.4%,急性支气管炎阳性率为13.6%,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为16.3%,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结论 儿童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可表现为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高热多见,尤其在上呼吸道感染中易被忽视,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是确诊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有效依据.
作者:强立;肖奕;周海波;李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动态观察1,6二磷酸果糖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射频消融术后血清hs-CRP、cTnI、CK-MB的变化,探讨其对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56例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极化液治疗.观察射频消融术前、后hs-CRP、cTnI、CK-M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射频消融术后hs-CRP、cTnI、CK-MB水平有所降低,12 h、24 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安全、有效.
作者:张旭;吕豪;孙振学;万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能图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20例,其中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能量多普勒(CDE)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分3级:①不能得到诊断结果;②可疑诊断;③诊断明确.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的敏感性为56.3%(9/16),特异性为50.0%(2/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的敏感性为75.0%(12/16),特异性为75.0%(3/4).结论 CDE是一种较敏感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显示CDFI难以探测到的低速血流,且具有相对的非角度依赖性,因此对肾动脉总体显示率高于CDFI,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
作者:龚继军;张蒂荣;孙德胜;张雁;钟洁愉;石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门诊治疗盆腔炎的病例随机分配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观察组和单纯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较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恢复时间较短,治愈率高.结果 评价指标均说明了显著的疗效.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优于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作者:黄梅珍;冯维勇;潘海桃;梁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Lequesne指数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对膝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采用超声对34例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进行分级,将34例患者双侧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结合在一起,进行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选取其中18例两膝关节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较重侧和较好侧的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和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与Lequesne指数做相关分析.结果 18例两膝关节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的Lequesne指数只和较重侧的数据有统计学的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较好侧无统计学相关.结论 髌股骨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软骨缺损分级存在相关性.较重侧与在统计学上存在相关性(P<0.01),而较好侧与Lequesne指数无统计学相关.对于较好侧的评估,采用髌股骨功能评分更为准确.
作者:李亮晖;杜宇康;赖小荣;陈玉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等,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黄芪8g,黄连、大黄各10g,花粉20g,苍术、玄参、生地、丹参各30g.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中,胃热可加玉女煎,肺热患者可加消渴方;肾阴虚者可加知柏地黄汤.阴阳两虚患者可加金贵肾气丸;气阴两虚患者可加生脉散.以上中药水煎服,1剂/d,分两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来分析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和探讨适剂量.方法 选择90例无严重产科合并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ASA 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其中A组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组,B组为0.75%罗哌卡因1.8ml(13.5mg)组,C组为0.75%罗哌卡因2.0ml(15mg)组.观察记录患者入室时(术前)和麻醉后(麻醉后10 min)的血压(MAP)、心率(HR)、痛觉阻滞高平面;术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况;麻醉效果.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各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都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其中A、B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C组(P<0.05).A、B、C三组术前与麻醉后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B两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心率快于A、B两组(P<0.05).A、B、C三组痛觉阻滞高平面逐级递增(P<0.05).B、C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于B、C两组(P<0.05).术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况C组明显多于A、B两组(P<0.05),A、B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ml 0.75%(11.25mg)的罗哌卡因用量相对较少,麻醉效果相对较差.2 ml 0.75%(15 mg)的罗哌卡因用量相对较大,虽然麻醉效果好,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且不良反应较多.1.8 ml 0.75%(13.5 mg)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腰麻的适合剂量,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先将麻药稀释至0.5%以下.
作者:邹雪霞;廖小卒;张志刚;张培才;李斌飞;程周;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术45例和腮腺浅叶切除术43例,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 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P<0.05),而两种术式的肿瘤复发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边界清楚、直径较小的腮腺良性肿瘤首选术式.
作者:王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护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于DSA下行股、髂和下腔静脉造影后,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再用导管抽吸、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和抗凝治疗.结果 所以患者症状均完全缓解,疗效为100%,平均7.3 d,患者患肢肿胀疼痛于治疗后1~2 d内开始消退,出院时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均明显变小,达到或接近健肢水平.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芳清;郭庆;陈俊松;唐昌连;赖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原因以及探讨再次手术的方法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及外院腹股沟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病例28例,调查其原手术资料、与手术医生进行咨询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手术原因,根据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及复发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后入路手术或前入路重新固定原补片.结果 于补片收缩引起的复发3例(10.7%),其他25例(89.3%)均为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同定引起.结论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固定引起,少数病例是由于补片收缩牵拉至补片通过精索部位扩张引起,再次手术首选后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重新固定原补片进行手术.
作者:李亮;隋梁;吕国庆;李粤;刘铮;白植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路径是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正在医院管理中广泛应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费用合理化、提高就医者满意度,全面推动医院专业化管理.
作者:路阳;席峰;段燕;马金兰;陆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纵隔淋巴结结核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动态CT值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经纵隔镜活检、手术、锁骨上淋巴结活检、诊断性治疗确诊的8例纵隔淋巴结结核,5例平扫.3例平扫后增强,记录平扫肿大淋巴结数量、大小、位置,测量兴趣淋巴结中心、次中心、边缘部平扫及注药后18 s、50 S、70 S、120 S、180 s的CT值.结果 平扫病例:纵隔及肺门共检测出肿大淋巴结67个,大小为1.0~3.2cm;肿大淋巴结分布在纵隔2区或2区以上,2R及4R区39%,7R区12%,2L区7%,5区及10R区分别5%;CT值均数(47.5±12.13)Hu.增强病例:共发现强化淋巴结19个,选择7个兴趣淋巴结,测得注药18 s、50 s、70 s、120 s、18s 的CT值均数分别为(76.30±18.09)Hu、(73.76±15.27)Hu、(78.30±18.81)Hu、(75.42±17.95)Hu、(71.30±19.21)Hu.结论 纵隔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表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扫描强化维持在动脉期水平呈平台样改变,反映了淋巴结结核慢性感染的病理状态.
作者:陈竹碧;左稳;何晓东;贺军;吴和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SWOT分析法是适用于企业发展策略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分析.本文运用此方法对我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发展策略.
作者:邓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于2002年10月到2009年12月对5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施行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囊肿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8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大出血、声音嘶哑、手足抽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颈部仅留微小疤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美容的手术方法.手术有效操作空间的建立、超声刀的正确使用以及熟练的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叶劲松;侯东生;陈光春;张程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开矛盾,异中求同,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34例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接受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及护理健康教育使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3~10.2 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燕亚菲;刘娟丽;巨新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 我科(大厂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8月至20lO年8月共收治82例患者,其中胸腔积液52例,自发性气胸30例,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并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自发性气胸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积液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居帅;毕正强;李素娟;崔立慧;葛明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脱落细胞的微卫星、荧光原位杂交联合分子病理诊断.方法 使用ABI试剂和ABI3100仪器应用多重荧光PCR(TGFbRII、IFNA、D9S171、D9S283、D4S243、D9S162、D17S695)和FISH法(CSP3/CSP7 DNA探针,GLP P16/CSP17 DNA探针)分别检测患者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和缺失,结合HE染色进行联合诊断.结果 35例尿液样本:泌尿系肿瘤组15例,发现6例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8例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1例微卫星稳定(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另外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诊断特异率达95%.在6例联合检测组中,发现2例FISH阳性,1例MSI-L.结论 尿路肿瘤细胞的微卫星和FISH联合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但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晓斌;赖仁胜;贺亚敏;杜益群;郑燕影;孙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