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丁宸;徐玉玲;曹春萍

关键词: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医院血培养标本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ae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 934份标本进行检测,分离所得菌株置于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进行,药敏结果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从3 934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85株,阳性率为17.4%,其中革兰阴性菌269株,占36.4%,革兰阳性菌420株,占61.3%,真菌16株,占2.3%,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分别为55.8%和64.3%,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别为63.2%、78.9%.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结论 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各不相同,应对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加强监测,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n=50):R组(罗哌卡因组)与B组(布比卡因组)用一次性腰硬联合包中的腰穿针直接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0.375%)7.5 mg或布比卡因(0.25%)5 mg,比较两组患儿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并观察出现的麻醉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R组的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

    作者:周武;裴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追赶生长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追赶生长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追赶生长组.追赶生长组给予对照组半量饲料喂养4周后开放饮食8周;对照组则持续开放饮食喂养.于实验的0周、4周、6周、8周、12周采集血液及肝脏.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表达,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实验第4周(半量喂养期),追赶生长组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开放饮食时间的延长,瘦素水平逐渐增加.在实验终点(第12周),追赶生长组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瘦素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与血清瘦素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追赶生长可导致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水平降低,肝细胞表面瘦素瘦素受体下降与追赶组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郑媛;文重远;程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筛查

    目的 利用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500i)对尿沉渣中的细菌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尿路感染进行早期诊断.方法 对345份新鲜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UF-500i尿沉渣分析.结果 UF-500i细菌计量大于4 000/μl时,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细菌值与尿细菌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别(x2=2.95,P>0.05),检测敏感性为80.3%;而特异性为90.3%.结论 当UF-500i检测出细菌值大于4 000/μl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早期依据之一,可在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元国;徐晓蓉;华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固定前牙外伤松动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方法固定松动牙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外伤松动牙60例,患牙138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牙弓夹板同定术和正畸托槽固定术)固定.术后根据松动牙的愈合、临床症状及牙龈健康状况分析其优缺点.结果 经两两比较,正畸托槽固定术明显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结论 在牙外伤固定术中,正畸托槽固定术有利于牙齿及牙周组织愈合,更有利于牙龈健康.

    作者:沈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舒芬太尼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μg(25 ml)臂丛阻滞.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舒芬太尼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10 min、120 min、180 min VAS评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SBP、DBP和HR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μ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李菁;雷晓丽;唐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C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经过一线化疗之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和顺铂75mg/m2,以21 d为一个周期,在至少两周期以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在本组19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2.11%,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的缓解,不影响后续化疗的进行.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虽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但多为轻度,耐受性较好,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孙红;张彦;陈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64层MSCT扫描,并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多角度、多平面显示,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呛咳、顽固性咳嗽及喘息等.结果 本组患儿中,MSCT共发现气管、支气管异物49例,男患儿47例,女患儿2例.气管内异物6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3例,左侧10例,所有异物均经气管镜取出证实.右侧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左侧,男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女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T除直观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形态外,还清晰显示异物嵌顿所致肺部炎症及肺气肿等继发征象.结论 MSCT对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异物的诊断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作者:陆国玉;石士奎;吴晓飞;齐学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乌司他丁+血液灌流,n=15)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n=15).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洗胃、导泻、阿托品、呼吸支持及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阿托品治疗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 h、24 h、48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点实验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阿托品治疗总量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喻秋平;叶兴文;杨蕙文;周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AST/ALT比例的关系

    目的 分析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水平HCV RNA与AST/ALT活性的关系;评价AST/ALT比值,HCV RNA水平在判断丙肝患者预后方而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分别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 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ALT.结果 78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1份标本含有HCV RNA,HCV RNA拷贝量与AST/ALT比例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AST/ALT比例和HCV RNA的水平,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后估计.

    作者:谭柏松;伍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典型间日疟疾39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非典型间日疟疾的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10年收治住院的117例疟疾患者.结果 117例中误诊非典型间日疟39例,误诊率为33.3%,误诊病种11种,以上呼吸道感染多,占误诊病例的46.2%.结论 加强对不典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能因1、2次血涂片找不到疟原虫就排除疟疾,可用厚血片或骨髓片检测来提高疟疾确诊的水平,把疟原虫检测作为诊断常规.

    作者:周志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苯巴比妥负荷量分次给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负荷量分次给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71例NHIE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分次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d-1半量)进行治疗.结果 71例患儿中69例(97.2%)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例分别因合并中度硬肿及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苯巴比妥负荷分次给药能较好的控制惊厥,起到治疗NHIE的作用,并且不会引起呼吸抑制.

    作者:陈丽珠;陈永传;盛丽萍;陈永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坦洛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确切.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坦洛新无论单用或与抗生素、各种植物药联用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均有较好效果.对部分男性性功能障碍,如早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的勃起功能障碍亦有一定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坦洛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勇;黄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临床分析加深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共23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心电图表现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心动过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两组ST-T改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9.98,P<0.01).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应常规通过心电图检查身体状况,通过对心电图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裕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强化瑞苏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苏伐他汀(10mg/d和40mg/d)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以了解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抑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10 mg/d,睡前服用;B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40 mg/d,睡前服用.两组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hs-CRP、血脂(TC、LDL-C)浓度,同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TC、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与A组相比较,B组hs-CRP、TC、LDL-C下降更明显(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高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和自发性气胸分析

    目的 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 我科(大厂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8月至20lO年8月共收治82例患者,其中胸腔积液52例,自发性气胸30例,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并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自发性气胸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积液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居帅;毕正强;李素娟;崔立慧;葛明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16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分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80例,比较其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46.3%、总体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谢展帆;冯健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母乳及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乳及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97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另选19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配方乳喂养,实验组给予母乳喂养.结果 3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实验组在NBNA、PDI、MDI和疾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能显著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是值得广大家长考虑和选择的哺育方式.

    作者:胡淑华;王强;黄从付;肖政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98例不孕患者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76%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对198例临床诊断为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其中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146例.结果 原发不孕52例中阳性例数10例,占19.2%.其中子宫形态异常者4例,单角子宫及双角子宫各两例,左侧输卵管不通4条,右侧不通2条,积液2条.继发不孕146例,阳性例数98例,占67.1%.左侧输卵管不通54条,右侧输卵管不通64条,输卵管积水36条.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子宫及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赖轶飞;黄伟欣;黎绮玲;高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原因及其再手术方法选择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原因以及探讨再次手术的方法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及外院腹股沟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病例28例,调查其原手术资料、与手术医生进行咨询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手术原因,根据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及复发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后入路手术或前入路重新固定原补片.结果 于补片收缩引起的复发3例(10.7%),其他25例(89.3%)均为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同定引起.结论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固定引起,少数病例是由于补片收缩牵拉至补片通过精索部位扩张引起,再次手术首选后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重新固定原补片进行手术.

    作者:李亮;隋梁;吕国庆;李粤;刘铮;白植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能图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20例,其中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能量多普勒(CDE)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分3级:①不能得到诊断结果;②可疑诊断;③诊断明确.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的敏感性为56.3%(9/16),特异性为50.0%(2/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的敏感性为75.0%(12/16),特异性为75.0%(3/4).结论 CDE是一种较敏感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显示CDFI难以探测到的低速血流,且具有相对的非角度依赖性,因此对肾动脉总体显示率高于CDFI,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

    作者:龚继军;张蒂荣;孙德胜;张雁;钟洁愉;石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