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前臂热钢筋穿透性烧伤一例

姜明;李卫卫;刘振奎;陈希昌

关键词:腹直肌, 肌皮瓣修复, 前臂, 热钢筋, 穿透性, 运动功能障碍, 软组织缺损, 意识清楚, 桡骨, 患者, 手肿胀, 急性痛, 血压, 心率, 体温, 收入, 烧伤, 面积, 呼吸, 单位
摘要:患者男,23岁.不慎被热钢筋穿透右前臂后1 h收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呈急性痛苦病容.心率为88次/min,呼吸19次/min,体温36.5 ℃,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前臂中下部尺、桡骨之间呈穿透性烧伤,面积1%TBSA,Ⅳ度.部分软组织缺损,可探及裸露的尺、桡骨,右手肿胀,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中华烧伤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电击伤合并广泛性气管缺损一例

    患者男,34岁,被10 kV高压电击伤,导致颈部、右上肢、躯干损伤.受伤当时曾有昏迷,持续时间不详,立即在当地医院补液2 500 ml,伤后13 h转入笔者单位.

    作者:卢青军;陈宝元;胡安军;李兆顺;闫永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烧伤合并肺爆震伤早期气管切开12例

    临床资料:1999年3月-2003年10月,笔者单位共收治重度烧伤合并肺爆震伤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46岁[(32±14)岁].烧伤总面积18%~93%,其中Ⅲ度3%~70%TBSA.

    作者:黄国雨;黄建国;晏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盐酸精氨酸和醋酸精氨酸对烧伤家兔免疫功能及酸碱平衡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精氨酸与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机体免疫功能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用110只大耳白兔,取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102只造成30%TBSAⅢ度烧伤后,根据灌喂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药物分为烧伤对照组,0.3、0.6、1.2、2.4 g/kg盐酸精氨酸组和同种剂量的醋酸精氨酸组,每组兔数10~14只.烧伤对照组家兔伤后仅腹腔注射林格液抗休克,不灌喂药物;其他各组除同烧伤对照组行抗休克处理外,还分别按上述剂量灌喂药物,2次/d,连续7 d.观察各组家兔免疫功能、血气分析、Cl-代谢及死亡率的变化. 结果烧伤对照组家兔免疫功能紊乱,变化趋势呈先高后低,伤后7 d淋巴细胞转化率、CD4/CD8比值、白细胞吞噬率和白细胞趋化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1.2、2.4 g/kg盐酸精氨酸、醋酸精氨酸组伤后7 d前述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烧伤对照组(P<0.05或0.01).伤后7 d,2.4 g/kg盐酸精氨酸组pH值、剩余碱、缓冲碱、HCO3-浓度均较同剂量醋酸精氨酸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2.4 g/kg盐酸精氨酸组伤后5、7 d血浆Cl-含量明显高于同剂量醋酸精氨酸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0.3、0.6、1.2 g/kg盐酸精氨酸、醋酸精氨酸组家兔死亡率明显低于烧伤对照组(P<0.05或0.01),而2.4 g/kg 醋酸精氨酸、盐酸精氨酸组死亡率高于烧伤对照组及其他剂量组(P<0.05). 结论家兔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下降,盐酸精氨酸和醋酸精氨酸都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相当,醋酸精氨酸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盐酸精氨酸;两种精氨酸的剂量都不宜过大,否则会致死亡率上升.

    作者:彭曦;尤忠义;颜洪;王裴;周兴;刘静;汪仕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前臂热钢筋穿透性烧伤一例

    患者男,23岁.不慎被热钢筋穿透右前臂后1 h收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呈急性痛苦病容.心率为88次/min,呼吸19次/min,体温36.5 ℃,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前臂中下部尺、桡骨之间呈穿透性烧伤,面积1%TBSA,Ⅳ度.部分软组织缺损,可探及裸露的尺、桡骨,右手肿胀,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姜明;李卫卫;刘振奎;陈希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喂饲左旋精氨酸对烫伤大鼠肠道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喂饲左旋精氨酸(L-Arg)对烫伤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不作烫伤和其他处理)、精氨酸组(30只,烫伤后2 h喂饲70 g/L L-Arg,1 ml/次,2次/d)和普通喂养组(30只, 烫伤后喂饲等量凉开水).检测正常对照组及两组烫伤大鼠伤后6、12、24、48、72 h肠组织内皮素(ET)水平、一氧化氮(NO)含量、ET/NO比值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取回肠组织标本作病理学观察. 结果伤后6、12、24 h,精氨酸组大鼠肠组织ET水平分别为(0.80±0.26)、(0.75±0.30)、(0.63±0.22)ng/g,低于普通喂养组(1.26±0.38)、(1.34±0.37)、(0.97±0.19)ng/g (P<0.05);其NO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喂养组(P<0.01);ET/NO比值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普通喂养组(P<0.05或0.01).病理学观察显示,精氨酸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普通喂养组. 结论喂饲L-Arg可减轻烫伤大鼠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为喂饲L-Arg后增加了肠黏膜局部NO的含量,有助于维持ET/NO比值的稳定.

    作者:陈斌;付晋凤;袁卫红;许琰;罗志航;汪虹;陈宗华;李翠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七岁以下儿童烧伤原因与相关因素分析

    笔者对所在地区各大烧伤医疗单位1990-2003年收治的1 071例患儿(<7岁)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就其致伤原因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源;梁自乾;王润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放射性溃疡33例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广泛应用于临床,受照部位时常发生放射性损伤,一旦发展成放射性溃疡,尤其是严重放射性溃疡,即受损面积>50 cm2或累及深部组织如神经、大血管、骨骼、胸膜等[1] ,治疗比较困难.1991年1月-2002年7月,笔者单位共收治严重放射性溃疡患者33例,对其病因及病程进行分析后,溃疡创面均采用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明;蒙诚跃;王润秀;梁自乾;刘达恩;林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强制表达模型的建立及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设计和构建新基因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OLA1)诱导表达载体,建立EOLA1强制表达模型,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OLA1开放阅读框片段,引入Not Ⅰ和Xho Ⅰ酶切位点,定向亚克隆入可调控真核表达的载体pOPRSVⅠ,测序验证后共转染pOPRSVⅠ- EOLA1和pCMVLacⅠ质粒于ECV304细胞,经潮霉素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对异丙硫半乳糖苷(IPTG)诱导和非诱导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进行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成功构建了 EOLA1可调控真核表达载体pOPRSVⅠ- EOLA1.诱导后第4天, EOLA1稳定表达的ECV304细胞数量为(44±17)×104个,显著多于未诱导细胞的数量(27±11)×104个(P<0.01). 结论强制高表达EOLA1蛋白具有促进ECV304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陈渝;梁自文;刘月明;张小容;苏踊跃;梁光萍;陈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镜止血治愈大面积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一例

    患者男,30岁,火焰烧伤后4 h 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为36.8 ℃,心率92 次/min,呼吸18 次/min,血压为112/82 mm Hg(1 mm Hg=0.133 kPa).创面分布于全身多处,烧伤总面积85%TBSA,深Ⅱ、Ⅲ度,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前无消化道疾病史.

    作者:刘建春;冯子坛;程金秀;齐顺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氨酸在烧伤免疫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精氨酸是一种含有两个碱性基团及氨基和胍基的氨基酸.正常成人体内有足够的精氨酸,可满足机体需要,但在人体发育不成熟和严重应激状态下,虽然体内能合成精氨酸,但其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机体不能维持正氮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从体外获得精氨酸.由此可见,精氨酸是人体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精氨酸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它除了能影响分解代谢外,还在保护正常胃肠黏膜屏障、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具有卓效.近年来,精氨酸因在临床免疫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倍受重视[1].

    作者:邓诗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改变16例

    临床资料:1990-2003年,笔者单位收治浅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改变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42岁.烧伤面积2%~10%TBSA, 均为浅Ⅱ度.烧伤原因:热液烫伤14例,蒸气烫伤2例.创面分布:前臂及腕部6例,手部3例,小腿2例,面部2例,背部1例,腰部1例,足背1例.本组患者伤后均在院外涂用中药(药名及成分不详)及湿润烧伤膏,涂药后(伤后8~13 d)创面出现红色疱疹.开始呈米粒大小,随后迅速生长融合成片,高出皮肤,表面凹凸不平,有分泌物覆盖,创周炎症明显,呈菜花样或不规则瘤样生长.

    作者:程银忠;杨英才;潘换丽;赵元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氨酸与烧伤修复

    精氨酸(L-arginine)不但对机体有营养作用,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免疫、脏器功能、蛋白质合成、伤口愈合等均有效应.精氨酸许多作用是通过一氧化氮(NO)介导的.

    作者:汪仕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肠道左旋精氨酸营养干预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复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经胃肠道给予左旋(L)精氨酸对休克复苏的影响,探讨其机制. 方法选取烧伤面积≥30%TBSA的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L-精氨酸组,伤后24 h内开始从鼻肠管给予L-精氨酸;对照组,伤后24 h内开始从鼻肠管给予50 g/L葡萄糖盐水500 ml/d,连续4 d,每组10例.在伤后1、2、3、4 d分别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抽取患者动脉血检测其乳酸含量. 结果 L-精氨酸组患者SOD活性在伤后呈上升趋势,于伤后4 d达峰值(68±23) U/ml,与对照组(31±9)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伤后MDA、NO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伤后2 d L-精氨酸组NO[(50±14)μmol/L]下降明显,与对照组(78±22)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伤后4 d两组患者MDA下降明显[(3.4±0.8)、(3.5±1.3)μmol/L],L-精氨酸组血乳酸含量在伤后2、3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经胃肠道给予L-精氨酸可抑制其体内NO含量过度升高,使血乳酸含量降低,血清SOD活性增加,改善组织脏器血流灌注及氧合状态,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预防隐性休克的发生或减轻其损害.

    作者:颜洪;彭曦;王裴;黄跃生;汪仕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阶梯松解术修复手指掌侧严重瘢痕挛缩29例

    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是烧伤后常见的畸形之一,笔者单位自2001年10月以来,采用阶梯松解术修复手指掌侧严重瘢痕挛缩29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栋梁;朱玉;余雪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血清内毒素/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mRNA和肝脏CD14 mRNA表达的影响

    疾病条件下,特殊营养物质能防治营养缺乏,刺激免疫细胞增强应答功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等[1].本研究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剂Stresson对烫伤大鼠血清内毒素/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mRNA、肝组织CD14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郭光华;蔡晨;李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拮抗内毒素/脂多糖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观察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对内毒素/脂多糖(LPS)的体外拮抗作用. 方法应用生物传感技术测定PGG与脂质A(lipid A)的亲和力,动态浊度法测定PGG对LPS的中和作用.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观察不同浓度的PGG对LPS刺激下人PBMC 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 结果不同浓度的PGG与脂质A发生结合反应,其反应的速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快,二者的解离常数(Kd)值为5.2×10-7 mol/L.PGG对LPS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PGG在20 mg/L以上的浓度时能够显著抑制LPS刺激下TNF-α和IL-6的释放,此时其TNF-α和IL-6水平分别从(1 788±171)、(1 966±232) ng/L降至(958±234)、(1 351±99) ng/L(P<0.05),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 PGG可通过对LPS的结合及中和作用,在体外发挥拮抗LPS的作用.

    作者:吕根法;XIAO Guang-xia;卫国;郭毅斌;郑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治疗23例老年烧伤的几点体会

    本组老年烧伤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为60~86岁,烧伤面积5%~89%TBSA,烧伤深度不等,致伤原因为火焰烧伤、热液烫伤及煤气燃爆伤.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或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痛风1例.治愈20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家属自动放弃治疗1例;院前延误病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1例;入院前自用湿润烧伤膏致创面严重感染、脓毒症死亡1例.

    作者:包亚明;于冶;肖贵喜;胡亮;唐敏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PRQ-85第二部分)和生存质量自评量表(GQOLL),对笔者单位1995年7月-2002年7月收治的360例烧伤患者在伤后1~2年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高、中、低水平社会支持组,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中、高水平社会支持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分别为(54.6±7.1)、(57.4±8.1)分,生存质量总分各为(46.8±5.2)、(51.3±5.7)分,均高于低水平社会支持组[(51.2±8.1)、(43.6±5.0)分,P<0.01].结论加强对烧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19例烧伤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观察

    烧伤不仅直接造成患者躯体的损害,同时引起患者的心理发生多种变化.笔者对2003年4月-2004年3月本单位收治的119例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程秀华;肖红;刘连忠;付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围休克期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12例

    临床资料:1998-2003年笔者单位共收治重度烧伤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1]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岁.

    作者:涂家金;邓勇军;周华;方代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