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创面的应用进展

刘政军;林才

关键词:封闭负压, 引流技术, 烧伤创面, 外科医师, 关键技术, 负压治疗, 负压引流, 新方法, 伤口, 美国, 辅助, 德国, 闭合
摘要:伤口负压治疗是近十几年来提出并开展的新方法,它包括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1]先提出的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及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Argenta和Moryk-was[2]首创的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2项关键技术.
中华烧伤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补液复苏对严重烧伤家兔心肌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

    目的 了解口服补液复苏对严重烧伤家兔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1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烧伤组(42只)、立即补液组(42只)、延迟补液组(30只)和延迟快速补液组(30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不补液.其余4组家兔均造成40%TBSAⅢ度烧伤,烧伤组不补液,余下3组伤后用灌胃的方式进行口服补液复苏.经家兔颈动脉左心室内置管,测量正常对照组及4组致伤家兔伤后2、6、8、12、24、36、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另检测休克期尿量. 结果烧伤组家兔LVSP、LV±dp/dt max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立即补液组和延迟快速补液组上述指标在伤后24 h内高于烧伤组,其中立即补液组LV+dp/dt max在伤后8 h达峰值[(892±116)kPa/s,1 kPa=7.5 mm Hg],LV-dp/dt max在伤后6 h达峰值[(724±149)kPa/s];伤后8 h,延迟快速补液组LV±dp/dt max均达峰值.延迟补液组伤后各时相点LVSP、LV±dp/dt max与烧伤组接近.各组家兔MAP、伤后第1个24 h尿量的比较情况大致与以上指标相似.烧伤组与其余4组比较,各时相点LVE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严重烧伤家兔伤后24 h内给予有效的口服补液,可改善心肌力学指标;延迟复苏的家兔按照延迟复苏补液公式预估补液量,才能进行有效复苏.

    作者:阮兢;ZHANG Bing-qian;王广;LUO Zhong-hua;郑庆亦;ZHENG Jian-sheng;黄跃生;肖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了解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根据细胞悬液中所加刺激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培养;LPS组(B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0 μmol/L的LPS,作用1 h;LPS+氯化血红素(heroin)组(C组):加入终浓度为5 μmol/L的heroin,作用1 h后再加入30 μmol/L的LPS作用1 h;LPS+ZnPP组(D组):加入终浓度为3 μmol/L的ZnPPⅨ,作用1 h后再加入30 μmol/L的LPS作用1 h.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检测心肌细胞节律、存活率及凋亡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HO-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кB(NF-кB)的表达. 结果 B、C、D组LDH和MDA值分别为(113±15)、(79±13)、(154±22)U/L和(1.88±0.36)、(1.16±0.32)、(2.84±0.44)mmol/L,高于A组[(69±10)U/L、(0.87±0.25)mmol/L,P<0.05],而以上3组的SOD值[(17.8±1.8)、(22.5±2.4)、(13.4±1.5)U/mL]却低于A组[(24.3±3.6)U/mL,P<0.05].B、C、D组心肌细胞节律,凋亡率均高于A组(P<0.05),存活率低于A组(P<0.05).B、C、D组心肌细胞HO-1 mRNA表达均高于A组(P<0.05),其中C组高.B、C、D组心肌细胞HO-1、TNF-α、NF-кB值均高于A组(P<0.05),其中C组的HO-1值高,D组TNF-α、NF-кB值高. 结论 LPS对心肌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HO-1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以及减少细胞凋亡途径,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杨人强;程晓曙;刘晨;WANG Ling;李萍;吴延庆;WU Qing-hua;苏海;戴育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6版《糖尿病足临床操作指南》简介

    糖尿病足危害巨大,不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每年仅在美国便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医疗支出.虽然并非所有的糖尿病足部并发症都可以完全避免,但人们尝试采用多学科途径进行综合治疗,已使其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胡行;韩春茂;沈月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的透明质酸含量

    胎儿创口中富含透明质酸(HA),为正常组织的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局部环境,可使胎儿无瘢痕愈合.成人伤口愈合时,由于HA含量较低,引起瘢痕组织明显增生,有时甚至是肥厚性增生[1].本研究选用烧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观察其HA含量的动态变化,旨在为今后用HA治疗瘢痕提供参考.

    作者:何晓升;倪有娣;刘茂林;刘苏杭;钟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八例

    1 临床资料2004年10月-2007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特重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22~60岁.火焰烧伤3例、蒸气烫伤2例、热液烫伤2例(其中1例为癫痫发作后跌入热水池中烫伤)、瓦斯爆炸伤1例.烧伤总面积45%~100%,其中Ⅲ度25%~70%TBSA.8例患者伤后4~12 d并发ARDS.

    作者:段鹏;雷晋;都振明;于建军;明志国;赵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以活性复合真皮基质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

    目的 构建含活性真皮基质的组织工程皮肤. 方法将人成纤维细胞(Fb)与Ⅰ型牛胶原混合接种于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的表面,构建活性真皮替代物.其上接种人表皮细胞进行气-液面培养,获得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Fb在胶原内结构完整,与PADM形成复合真皮基质.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层结构与人正常皮肤相似,具备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细胞分化良好. 结论 Fb-胶原-PADM真皮替代物可作为较好的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真皮支架.

    作者:马忠锋;柴家科;YANG Hong-ming;梁黎明;XU Ming-huo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冬眠合剂对严重烫伤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冬眠合剂对严重烫伤大鼠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建立Ⅲ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冬眠合剂组和对照组(未用冬眠合剂),每组36只.分别在伤后3、5、7、10 d测定大鼠动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蛋白表达,动态观察伤后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大鼠伤后3 d动脉血氧分压(8.86±0.23)kPa(1 kPa=7.5 mm Hg)比较,冬眠合剂组该时相点明显升高[(12.58±0.41)kPa,P<0.01].冬眠合剂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肺组织MPO活性和MDA含量下降(P<0.05或P<0.01);伤后3、5、7 d肺组织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伤后5、7、10 d肺组织IFN-γ的表达亦显著下调(P<0.01).冬眠合剂组大鼠肺泡间质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结论大鼠烫伤后及时复苏并给予冬眠合剂,能适度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并下调促炎因子表达,改善早期肺功能.

    作者:乔亮;YUAN Ke-jian;杨惠忠;DONG He-liang;王文奎;许伟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血清作用下心肌细胞蛋白激酶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交叉对话研究

    目的 了解在烧伤血清刺激下大鼠心肌细胞内是否存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以下简称p38)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探讨此二通路在烧伤后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烧伤血清刺激下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1)检测体积分数10%的烧伤血清刺激不同时间后,心肌细胞内磷酸化p38(p-p38)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2)检测在不同体积分数(5%、10%、20%)的烧伤血清或体积分数10%烧伤血清+胰岛素(1×10-6、1×10-7、1×10-8mol/L)作用下,心肌细胞内p-p38和p-Akt的表达水平,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肌酸激酶(CK)的含量.(3)采用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进行阻断实验,测定心肌细胞内p-p38和p-Akt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K的含量. 结果 (1)体积分数10%烧伤血清作用1、3、6、12、24 h时,心肌细胞p-p38水平分别为4.0±0.8、3.6±0.8、5.1±1.6、2.4±0.5、3.0±0.6,较作用0 h时(加入血清后即刻)的水平(1.0)明显增高(P<0.01);而p-Akt表达水平分别为0.15±0.07、0.64±0.10、0.26±0.08、0.38±0.11、0.59±0.13,较作用0 h时水平(1.00)明显降低(P<0.01).(2)不同浓度烧伤血清或烧伤血清+胰岛素作用下,p-p38和p-Akt的表达水平呈相反变化趋势;心肌细胞CK的释放量随烧伤血清浓度升高而增高,胰岛素对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3)LY294002能够升高烧伤血清导致的低P-p38水平,抵消胰岛素的保护作用(P<0.01);SB203580能使烧伤血清所致的低p-Akt水平得以回升(P<0.01),抑制烧伤血清引起的CK释放. 结论烧伤血清作用下的心肌细胞存在PI3K/Akt和p38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并可能对心肌细胞产生调控作用.

    作者:吕根法;CHEN Bi;张万福;王耘川;ZHU Xiong-xiang;胡大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休克期补液与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The index of monitoring bum shock resuscita- tion includes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laboratory examina- tions, hemodynamic variabl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exists a tendency that the amount of transfused fluid for burn shock re- suscitation is notably increased and complications of some cases, such as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have been reported.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excessive fluid resuscitation is to try to normaliz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ith the help of 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stead of hemodynamic variables, u- rinary output combined with other traditional variables still should be considered primary criteria of adequate fluid therapy. Specification of the variables of monitoring burn shock resuscita- tion is also the basis to revise and optimize the fluid resuscitation formula.

    作者:夏照帆;WANG Guang-y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阻隔式延迟超长胸三角皮瓣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

    近年来随着皮瓣解剖学的不断发展,体表大部分区域已能采用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轴型皮瓣的远端有时需要通过延迟预构的方法来扩大面积、增加长度,以扩大修复半径.2001-2008年,笔者单位利用阻隔式延迟技术获得超长胸三角皮瓣,修复头面部严重组织缺损患者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运;谢卫国;张伟;刘杰峰;余刚;陈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八例

    1 临床资料2005年7月-2007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手部多处深度烧伤患者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7岁.致伤原因为热压伤、电烧伤、热塑料烫伤.烧伤部位:手掌合并手背烧伤3例,多个手指烧伤2例,手掌或手背单侧多处散在烧伤3例.创面均有肌肉、肌腱或骨骼外露,无法行简单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

    作者:吴抽浪;章伏生;郑金满;潘君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颈部深度烧伤创面一例

    患者女,19岁,因煤气中毒倒于火炉上约30 min而致伤,伤后4 h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意识清楚,右侧颅、面、颈部烧伤,右额部分颅骨外露,颜色苍白;右眼睑炭化于硬不能睁开,右耳炭化,右侧鼻翼呈焦痂状;右侧嘴唇肿胀明显,张口困难;右颈部分焦痂干硬.左额部及上眼睑烧伤,有痛觉.

    作者:韩兴海;王强;胡福兴;赵玉玲;朱典勇;杨学林;刘拱喜;荣运久;唐少松;黄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后爪形手畸形的整复

    目的 探讨烧伤后爪形手畸形的整复方法. 方法 1992年5月-2007年5月,笔者对97例(136只患手)烧伤后爪形手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整复,患手中,轻度畸形21只、中度92只、重度23只;手背创面植皮修复104只患手,皮瓣转移修复32只患手.掌指关节复位在手背部瘢痕组织充分松解后主要采用手法拔伸牵引复位,必要时松解侧副韧带、背侧关节囊和分离关节内粘连,肌腱挛缩明显者行肌腱延长术.手背瘢痕松解整复后根据情况行手指屈曲畸形整复、指蹼和虎口粘连松解植皮、指伸肌腱中央腱修复或指间关节融合术.31例患者因手指屈曲畸形严重,阻碍掌指关节复位,先行手指掌侧瘢痕松解植皮,再行手背瘢痕松解、掌指关节复位、皮瓣转移或植皮.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 结果术后皮片全部成活;4只患手皮瓣远端边缘因瘢痕组织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患手绝大部分关节畸形完全或基本纠正,对掌、握拳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个性化、系统全面地进行皮片移植和皮瓣转移是整复烧伤后爪形手的关键.

    作者:张丕红;HUANG Xiao-yuan;范鹏举;REN Li-cheng;龙剑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烧伤流行病学分析

    笔者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本单位收治的烧伤患儿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1 临床资料

    作者:童庭辉;王宇;洪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大鼠缺血皮瓣成活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调节血管生长中的内皮细胞外基质溶解和内皮细胞迁移、增生及管腔形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够诱导内皮细胞萌芽、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二者按一定方式联合使用能否起到促血管生长的协同作用?为此,笔者将二者联合应用,观察其对大鼠缺血皮瓣血供恢复及血管重建的影响.

    作者:廖毅;张波;童庭辉;陈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加重严重烧伤家兔休克的研究

    目的 了解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对烧伤家兔休克的影响. 方法将132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颠簸组(行持续颠簸刺激,42只)、单纯烧伤组(行烧伤处理,42只)、烧伤颠簸组(烧伤后即刻进行持续颠簸刺激,42只).后3组家兔于处理后2、6、8、12、24、36、48 h经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清乳酸(LA)水平,并取肾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同时留置导尿管持续监测家兔处理后第1、2个24 h的尿量变化;正常对照组家兔亦行上述检测. 结果烧伤颠簸组家兔血Cr、血BUN自处理后24 h起明显高于单纯烧伤组(P<0.01),血LA、HCT各时相点均显著高于单纯烧伤组(P<0.01).烧伤颠簸组家兔肾小球毛细血管和间质血管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管型.单纯烧伤组病理变化轻于烧伤颠簸组.单纯烧伤组家兔处理后第1、2个24 h尿量分别为(2.59±0.23)、(2.86±0.29)mL/h,烧伤颠簸组上述时相点尿量分别为(1.61±0.13)、(1.66±0.16)mL/h,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06±0.18)mL/h,P<0.01]. 结论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可明显加重严重烧伤家兔休克及肾脏损害.

    作者:王广;张兵钱;阮兢;罗中华;黄跃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烫伤致食管黏膜广泛脱落一例

    患者女,52岁,患有抑郁症.在家中趁他人不备,自饮暖水瓶中热水致上消化道、面、颈、躯干及右上肢烫伤,伤后1 h送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表情淡漠,思维混乱,体温36.8℃,脉搏7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腔及咽部黏膜苍白并有脱落,声音嘶哑,渐进性呼吸困难加重,咯大量白色稀痰.诊断:全身多处烫伤,总面积23%,其中深Ⅱ度16%、Ⅲ度7%TBSA;上消化道烫伤;中度吸入性损伤.

    作者:贾军;杨涛;吴秋合;周玲;李绪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γ干扰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研究进展

    病理性瘢痕继发于组织创伤,是组织修复愈合的产物,其临床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压力疗法、局部激素注射等.干扰素(IFN)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的细胞因子类药物,包括α、β和γ3种类型,本文主要对IFN-γ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佳琦;胡大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烧伤休克期有关补液公式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目的 评价第三军医大学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简称三医大公式)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5-2007年笔者单位收治的热力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TBSA、伤后8 h内入院且无特殊疾患)共71例,分为成人组(46例)、小儿组(25例).患者入院后即按照三医大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同时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等指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补液速度.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补液量、实际补液系数、尿量. 结果 71例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未发生明显的因液体复苏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成人组伤后第1、2个24 h及小儿组伤后第2个24 h的实际补液量超过各自计划补液量的16%~38%.成人组第1、2个24 h的实际补液系数大于公式所要求的补液系数.2组患者第1个24 h尿量为1.1~1.2 mL·kg-1·h-1左右;第2个24 h成人组为(1.2±0.4)mL·kg-1·h-1,小儿组为(1.7±0.5)mL·kg-1·h-1. 结论 三医大公式是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的较好选择,在应用此公式时须强调进行个性化液体复苏治疗.

    作者:罗高兴;PENG Yi-zhi;庄颖;张立辉;周秘;程文广;WU Jun;张家平;袁志强;罗奇志;黄跃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176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多重耐药性细菌在综合性医院流行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它使抗感染治疗陷入困境.对医院细菌分布状况及其耐药特点进行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童静;张会英;葛艳玲;刘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