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传安;柴家科;盛志勇;杨红明;贾晓明;贾赤宇;李利根;郝岱峰;李锋;曹卫红
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组控制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部分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糖蛋白,根据不同的分化阶段和造血祖细胞,可以将其分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以及多潜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IL-3、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及干细胞因子(SCF)等.
作者:张道坤;郑国平;杨建秋;金信良;吴继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胸腺素和生长激素对烧伤及烧伤并发脓毒症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8组,每组8只.(1)正常对照组.(2)未烧伤脓毒症组:正常大鼠注射LPS.(3)未烧伤脓毒症胸腺素组:正常大鼠先后注射胸腺素和LPS.(4)未烧伤脓毒症生长激素组:正常大鼠先后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LPS.(5)烧伤组.(6)烧伤脓毒症组:大鼠烧伤后注射LPS.(7)烧伤脓毒症胸腺素组:大鼠烧伤后依次注射胸腺素和LPS.(8)烧伤脓毒症生长激素组:大鼠烧伤后依次注射rhGH和LPS.取各组大鼠脾脏组织及外周血标本,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情况,观察脾脏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计分),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情况及血清TNF-α、IL-4、IL-6、IL-10水平.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烧伤脓毒症组大鼠除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之外(P<0.01),其余指标均明显增高(P<0.01).未烧伤脓毒症胸腺素组大鼠HLA-DR、TLR4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与未烧伤脓毒症生长激素组相近(P>0.05);但前一组大鼠脾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为(1.50±0.76)分,IL-6、IL-4、IL-10水平分别为(0.0064±0.0012)、(0.0058±0.0024)、(0.0230±0.0021)μg/mg,与后一组大鼠[(2.87±0.04)分,(0.0083±0.0018)、(0.0102±0.0021)、(0.0310±0.0027)μg/mg]比较明显降低(P<0.01).(2)烧伤组大鼠HLA-DR、TLR4表达和脾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低于烧伤脓毒症组;烧伤组TNF-α、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IL-4、IL-10明显减少(P<0.01).烧伤脓毒症生长激素组HLA-DR及IL-6水平与烧伤脓毒症胸腺素组接近(P>0.05);但与后组相比,前组大鼠脾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TLR4表达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1). 结论有创伤与无创伤条件下,胸腺素与生长激素干预脓毒症过度炎性反应的效果接近;有创伤因素存在时,生长激素更能抑制该炎性反应.
作者:窦懿;张勤;章雄;董叫云;唐佳俊;廖镇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早期清创结合持续负压灌洗引流在糖尿病足合并足底脓肿患者保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糖尿病足合并足底脓肿患者10例共10只患足,实施手术清创后留置胃管进行持续负压灌洗引流7~14 d,停止灌洗后维持负压吸引3~5 d,拔除引流管,术后3周左右拆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经上述处理,患者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愈合,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外形不受影响. 结论清创术结合局部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有利于糖尿病足合并足底脓肿的治疗,可保留患肢原始长度.
作者:韩军涛;王洪涛;谢松涛;官浩;韩夫;李娜;胡大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报道较多 [1-2],而应用其修复拇指Ⅳ度烧伤创面的报道较少见.2003年6月-2008年9月,笔者应用远端蒂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以下简称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瓣)修复拇指Ⅳ度烧伤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钢;孙建平;王永军;娄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并鉴定大鼠肌腱细胞,用含不同浓度的PDGF-BB培养液培养肌腱细胞,根据培养液中所加PDGF-BB浓度不同分为1、5、10、20、50、100、150、200、250 ng/mL PDGF-BB组,分别用含以上终浓度的PDGF及体积分数0.5%FBS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0.5%FBS的培养液培养.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于加入PDGF-BB培养前(0 h)以及培养后12、24、36、48、60、72 h,检测20 ng/mL PDGF-BB组及对照组肌腱细胞的吸光度值. 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Ⅲ型胶原染色呈阴性,证明为大鼠肌腱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除250ng/mL PDGF-BB组外,其他各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均升高(P<0.05或P<0.01).随着PDGF-BB浓度的增加,其吸光度值先逐渐增大,达一定浓度(20 ng/mL)后又逐渐减小.20 ng/mL PDGF-BB组培养12 h肌腱细胞开始增加,至48 h达高峰(0.53±0.04),24~72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GF-BB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促进肌腱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梁红伟;林樾;李云剑;陈曦;周宏礽;谭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Meek植皮术和自体微粒皮混合大张异体皮移植(简称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eek植皮组、微粒皮移植组,每组12例.在创面愈合时间、一次性专用敷料费用、住院总费用、后期康复费用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初步分析不同移植方式的治疗效果与成本. 结果Meek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一次性专用敷料费用、住院总费用、后期康复费用分别为(14.4±1.9)d、(16 590±521)元、(421 628±145)元、(39 571±225)元,微粒皮移植组上述指标依次为(25.6±4.2)d、(136 441±356)元、(539 527±686)元、(55 853±794)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一定的烧伤面积范围内,Meek植皮术的治疗成本与效果明显优于微粒皮移植术.
作者:林才;陈更新;张鹏;卢才教;徐建军;罗旭;刘政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黏附作用是其发挥各项生理功能的第一步 [1].琥珀酸是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短链脂肪酸,临床感染标本及体外培养基中浓度均较高 [2].这些短链脂肪酸能使局部环境中氧化还原电势和pH值下降,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 [3].
作者:任利成;黄晓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烧伤患者生理、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痛苦,治疗后期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家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积极参与到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其身体功能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调查,以期为烧伤患者的康复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夏冬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笔者对本单位2003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5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率、致伤原因及发病季节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预防和减少特重度烧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董肇杨;曾勇;蒋秋萍;高智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组织工程皮肤三维培养方法,了解人永生化KC株(HaCaT)复合异种ADM培养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法制备SD大鼠ADM,培养HaCaT.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CaT按2×105个/cm2密度接种在ADM上浸没培养5 d,再转为气液相培养5 d.扫描电镜观察ADM及其复合HaCaT培养第1天和第5天的细胞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ADM及其复合HaCaT培养1、5、10 d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 ADM为白色,外观平整质地柔软,胶原束完整,未见细胞残留.HaCaT接种于ADM培养1 d即附着并伸出伪足,5 d融合成片,10 d增长至3~6层并有向ADM内生长的趋势. 结论 SD大鼠ADM有利于HaCaT黏附及培养液渗透,可以在10 d内获得复层组织工程皮肤.
作者:朱崇涛;彭代智;王丽华;何斌;郑必祥;周新;罗海水;王勇;刘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氧化应激反应对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背部制成30%TBSAⅢ度烫伤后,根据海拔进行分组.高原实验组(海拔3840 m):高原即时复苏组,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高原延迟复苏组,伤后6 h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 mL/kg.兰州实验组(海拔1517 m):兰州即时复苏组,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 mL/kg;兰州延迟复苏组,伤后6 h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另取12只大鼠分为高原假伤组、兰州假伤组,每组6只,以37℃水浴模拟烫伤15 8,伤后不补液.分别于伤后6、12、24、48、72 h处死大鼠,取小肠标本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和总巯基(TSH)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ax、bcl-2基因的表达.同时留取2个假伤组小肠标本检测MDA、TSH. 结果两延迟复苏组大鼠伤后肠组织中MDA含量均高于两即时复苏组(P<0.05或P<0.01);伤后24 h兰州延迟复苏组MDA含量为(9.8±4.0)nmol/mg、高原延迟复苏组为(10.2±1.3)nmol/mg,均分别高于兰州即时复苏组(9.5±2.7)nmol/mg和高原即时复苏组[(9.6±1.1)nmol/mg,P<0.05].高原实验组肠组织中TSH含量均显著低于兰州实验组;高原延迟复苏组低于兰州即时复苏组(P<0.05).高原延迟复苏组伤后6、12 h可见大量阳性凋亡细胞,高原即时复苏组、高原延迟复苏组、兰州延迟复苏组各时相点吸光度值均高于兰州即时复苏组(P<0.05或P<0.01).高原延迟复苏组伤后6、12 h,肠黏膜可见大量bax阳性细胞.高原实验组大鼠bcl-2基因表达均为阴性,兰州即时复苏组和兰州延迟复苏组伤后6、12 h表达均为阴性,其他时相点为弱阳性表达. 结论高原地区大鼠烧伤延迟复苏后,肠黏膜的严重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肠上皮细胞bax基因表达增强,而bcl-2表达减弱,可能是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文军;张诚;刘毅;刘萍;马明;张世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40岁.10 kV高压电击伤右上肢及枕部,电弧烧伤面颈部、胸部后1 h入院.患者烦躁不安,体温35.7℃,脉搏5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2/86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杨金存;王海涛;冯永强;王德昌;胡南;张诚;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2月-2008年2月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1)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组,男15例、女5例,年龄18~56岁[(34±16)岁];烧伤总面积48%~99%[(70±21)%],其中Ⅲ度27%~93%[(73±24)%]TBSA.
作者:成剑;雷晋;赵志伟;段鹏;明志国;焦海梅;张巧萍;郝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水蛭素对人增生性瘢痕Fb(HSFb)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Fb,在DMEM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10、50 kU/L水蛭素溶液,设定为相应浓度组,每组9孔;设常规培养为对照组.于培养后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测定细胞分泌TGF-β1水平,以及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 结果 10 kU/L水蛭索作用24、48、72 h后,HSFb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3±0.9)%、(30.1±0.3)%、(45.2±1.9)%,均高于对照组[(0.0±0.0)%,P<0.05];其他浓度组部分时相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作用于HSFb 48 h后,1、10、50 kU/L水蛭素组TGF-β1含量分别为(228.5±1.8)、(210.5±11.1)、(168.5±14.1)pg/mL,与对照组(265.0±1.5)pg/mL比较,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 kU/L的水蛭素可抑制HSFb 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 结论 10、50 kU/L水蛭素溶液对HSFb增殖以及TGF-β1和胶原的分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刘达恩;李旋;张国佑;牛占国;易成刚;贾宇博;夏炜;郭树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6年5月和2008年4月,我科分别收治了1批火焰烧伤患者.2批患者中多数烧伤总面积不超过30%TBSA,但入院后均发生了低蛋白血症,且难以纠正.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多人发生低蛋白血症令人费解,为此笔者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加深对烧伤后早期损害的认识.
作者:李峰;柴家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治疗复杂性和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9月-2008年11月因复杂性和难愈性创面入住笔者单位治疗的67例患者,按随机化方法分为负压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负压治疗组患者创面给予压力-16.63 kPa行24 h间断吸引,或以-10.64 kPa压力行24 h持续吸引.常规治疗组患者创面覆以凡士林纱布并加盖等渗盐水湿纱布及干纱布.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次数、治疗费用及治愈方式. 结果负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手术次数、治疗费用上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负压治疗组治愈方式以自行愈合(40.0%)及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40.0%)为主,常规治疗组则以带蒂组织瓣移植(66.7%)和游离皮片移植(23.3%)后愈合为主. 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NPWT治疗复杂性和难愈性创面后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次数及治疗费用等,值得推广.
作者:胡恺轩;章宏伟;周芳;姚刚;史京萍;成智;王立夫;侯祚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15岁,体质量95 kg.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后2 h送往当地市级医院救治,伤后第7天行削痂异种皮覆盖术,伤后第14天行清创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创面感染严重,微粒皮成活不良,未行浸浴治疗.伤后36 d转入我院.
作者:曾丁;陶白江;孙可;胡晓春;吕广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过去50年,由于强调了及时有效地防治休克,早期切(削)痂封闭创面,重视尽早以胃肠喂养为主的营养支持、脏器保护与支持、免疫调理与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注重严重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予以严重烧伤患者个体化治疗,使得我国烧伤治疗水平居于国际先进行列[1].
作者:柴家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例1 男,30岁.火焰烧伤后28 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全身多处,烧伤总面积95%,其中深Ⅱ度25%、Ⅲ度70%TBSA.患者入院时尿色深红.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创面涂磺胺嘧啶银等治疗.
作者:曾明;罗高兴;林海波;杨世伟;周敬松;张帅;彭毅志;胡嘉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瘢痕癌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9~69岁.发病部位:肩胛间区1例、左臀部1例、右腋部1例、腘周或踝周部5例.
作者:岳江涛;徐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