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赤宇
创面的存在为外界污染物侵入机体找到佳突破口,动物毛皮、植物树叶、蜂蜜甚至黏土,都被前人用以覆盖创面并逐渐发展成为创面敷料.历经无数变革,敷料的功能从单纯隔离演变为促进愈合并提高愈合质量,不仅品质优越,而且融入了人性化理念,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选择.传统敷料 又称惰性敷料,以干纱布、棉垫、合成纤维布、凡士林油纱等为代表,因制作简单、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但传统敷料属于被动保护,渗液管理及促进创面愈合的能力非常有限,易干燥粘连的缺点增加了创面再损伤风险,出血与疼痛带来的身心恐惧,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炎克雷伯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是临床常见分离菌,除能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外,还能导致各种肺外感染,是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之一[1-2].在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烧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在革兰阴性杆菌中排第3位,加之多药耐药性日益严重,多次发生医院感染造成流行.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烧伤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此类药物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作者:黄璇;潘宇红;吕国忠;朱婕;程华莉;糜祖煌;张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颌颈胸粘连是颌颈部深度烧伤后期常见畸形,单纯松解植皮疗效差且易复发.2003年5 月 -2010年8月,笔者单位为56例颌颈胸部深度烧伤患者制作个性化颈托,行楔入式持续弹性压迫治疗,拮抗局部瘢痕增生挛缩,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63岁.烧伤总面积为1 0%~99 0%,深Ⅱ~Ⅲ度1.0%~80.0% TBSA、面颈胸部深Ⅱ~Ⅲ度面积0.4%~11.0%TBSA.
作者:候春胜;雷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以及乌司他丁(UTI)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大鼠均用调压器及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模型;假伤组大鼠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假伤组和电伤组伤后2 min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治疗组于伤后2 min内按2×104 U/kg腹腔注射UTI 2 mL.用布氏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3组大鼠伤前15 min及伤后5 min、lh、2h、4h、8h肠系膜微血管内滚动白细胞数、白细胞滚动速度、白细胞黏附数、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间(TLECT).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 (1)微静脉滚动白细胞数:电伤组和治疗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滚动白细胞数较伤前增多,伤后5 min分别剧增至(51.4±3 2)、(24.6±1 9)个/min,多于假伤组的(1 1±0 7)个/min(t值分别为59 28、44.99,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滚动白细胞数均少于电伤组,伤后5 min组间比较,t=27.97,P <0.05.(2)微静脉白细胞滚动速度: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白细胞滚动速度较伤前下降,伤后5 min慢,分别为(90±9)、(175±13) μm/s,均慢于假伤组的(277±12) μm/s(t值分别为47 97、21.59,P值均小于0 05);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白细胞滚动速度均快于电伤组,伤后5 min组间比较,t=20.55,P<0 05.(3)微静脉白细胞黏附数: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白细胞黏附数较伤前增多,伤后5 min即达每100微米血管(23.27±3.20)、(5.80±1.61)个,均多于假伤组的每100微米血管0个(t值分别为28.16、13 95,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白细胞黏附数少于电伤组,伤后5 min组间比较,t=18.89,P<0.05.(4)微静脉TLECT:电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TLECT较伤前增高,伤后5 min即达(14.45±1.99)、( 3.66±0 96) s/min,均多于假伤组的0 s/min(t值分别为28.12、14 77,P值均小于0 05),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TLECT低于电伤组,伤后5 min组间比较,t=18.91,P<0.05.(5)3组大鼠伤前及伤后微动脉、毛细血管血流中,均未见白细胞滚动或者贴壁黏附.结论 经颅高压电烧伤可导致大鼠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UTI对此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王车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生长激素(GH)是体内重要的合成类激素,对生长发育及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GH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严重烧(创)伤、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NS)等多个方面,对调节机体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文就GH对机体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姜鹏君;郭光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华烧伤杂志》201 1年第27卷第2期刊登的《桡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烧伤创面》一文(以下简称《桡》文),介绍了“桡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这一术式,并对用该皮瓣修复手烧伤创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认真阅读此文后,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结合自身对穿支皮瓣和逆行岛状皮瓣的一点肤浅认识,提出如下商榷意见.
作者:梁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将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我科康复医学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9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岁者36例、4~6岁者36例、7~12岁者25例,均为烧伤创面愈合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上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2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接受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方式分为击鼓疗法、体感音波治疗、单纯播放乐曲.击鼓疗法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为非洲鼓、手鼓、小鼓、民族鼓、手铃、沙锤等.
作者:曹卫红;蒋玉洁;张丹丹;吴俊;闫愿愿;苏传秋;朱光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方法,并将其推荐为住院患者适用的营养风险评定方法[1].此方法简单、无创、费用低且具有良好的前赡性,将营养状况与疾病结局的关系纳入其中,为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建立在128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基础上,除了关注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变化、膳食摄入情况外,还加入了对疾病严重程度、年龄的评价,其结果对临床营养疗法的实行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业平;卞婧;田鹏;张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烧伤总面积大于50% TBSA创面的主要植皮方式,有微粒皮移植、网状皮移植及邮票皮移植.如何充分利用患者皮源,选择佳植皮方式从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增生以及挛缩、减少残余创面,深受烧伤临床关注.现就成都2009年“6·5”公交车燃烧事件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娟;马兵;杨勇;刘德贵;薛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l( GLP-1)对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株L6,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对照组,培养液中除常规成分外不再添加其他物质;(2)GLP-1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 nmol/L的GLP-1;(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组,培养液中加人终浓度为50 nmol/L的PI3K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4) GLP-1 +PI3K抑制剂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 nmol/L的GLP-1和终浓度50 nmol/L的渥曼青霉素.各组细胞接受上述处理后分别继续培养24、48、72 h,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用吸光度值表示);继续培养24 h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蛋白激酶B(Akt)、p-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对实验数据行方差分析.结果 (1) GLP-1组细胞接受处理后48、72 h,增殖活性分别为0 660±0.120、0 870±0 2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0 060、0.700±0 100,F值分别为5.46、5 90,P <0.05或P<0.01).PI3K抑制剂组各时相点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GLP-1+PI3K抑制剂组处理48、72 h,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 510±0.080、0 740±0.160,与GLP-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 46、5 90,P<0.05或P<0.01).(2)处理后24 h,GLP-1组S期细胞百分比为(15.7±0.4)%,显著高于对照组[(13.6±0.6)%]和GLP-1+ PI3K抑制剂组[(10 1±0 6)%];PI3K抑制剂组S期细胞百分比为(6 8±1.2)%,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F值均为15 39,P值均小于0.01.(3)处理后24 h,GLP-1组细胞PCNA增殖指数为(51.24±1 18)%,显著高于对照组[(36.72±1.56)%]和GLP-1+ P13K抑制剂组[(25.90±1.22)%];PI3K抑制剂组PCNA增殖指数为(21.70±0.09)%,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F值均为783 80,P值均小于0 05.(4)处理后24 h,GLP-1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I3K抑制剂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F值均为94.43,P值均小于0 01.GLP-1组、GLP-1+ PI3K抑制剂组p-PI3K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接近(F值均为20 94,P值均大于0.05),PI3K抑制剂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20.94,P <0.05).结论 GLP-1可直接作用于骨骼肌成肌细胞,通过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增加DNA合成,促进细胞增殖.该作用与PI3 K/Akt信号途径密切相关.
作者:申传安;柴家科;马丽;海恒林;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74例中度及其以上严重程度烧伤患者,其中男63例、女11例,年龄(36±14)岁,均为伤后24 h内入院且排除伤前有慢性肝病、曾接触有机磷、严重感染、肝脏创伤等疾病或情况.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烧伤组25例,烧伤总面积(18.1±2.3)%,其中Ⅲ度(5.0±2.8)%TBSA;重度烧伤组24例,烧伤总面积(36.6±6.5)%,其中Ⅲ度面积为(12.1±6.3)%TBSA;特重度烧伤组25例,烧伤总面积为(71.7±9.3)%,其中Ⅲ度(42.7±10.6)%TBSA.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x2值分别为1.962、1.426,P值均大于0.05).
作者:刘利平;张元海;蒋瑞明;叶春江;倪良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组织工程皮肤在烧伤外科、整复外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缺乏血管网结构,导致缺血再灌注、无营养支持的时间较长,存在屏障功能不完善、抗感染能力差等问题.利用血管内皮祖细胞( EPC)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可明显促进血管新生[1],Isenberg等[2]利用EPC构建了小口径组织工程化动脉血管.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是能够有效动员EPC的生长因子[3],可提高外周血中EPC数量[4].
作者:王君;汪虹;王燕;刘海平;杨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存在是导致创面进行性加深及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的根源,应用手术方法早期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深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1].2008年7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早期薄层削痂联合VSD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兵;李巍;李峥;何小龙;高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严重烫伤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2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伤组(A组,8只)、ω-3 PUFA治疗组(B组,32只)、中长链脂肪酸治疗组(C组,32只).A组大鼠浸入32℃水中模拟烫伤,伤后不予其他处理;B、C组制成30% TBSAⅢ度烫伤,伤后5 min内,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00g/L ω-3 PUFA(1 mL/kg)和200 g/L中长链脂肪酸注射液(2 mL/kg),两者热量等值,之后每天注射1次,连续10d.检测A组大鼠伤后即刻及B、C组伤后1、4、7、10 d血清TNF-α、肺组织匀浆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组织NF-KB p65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表达情况.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伤后所有时相点3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为B、C组明显高于A组,t值为3.411~8.782,P值均小于0.01.伤后4、7、10 d,B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C组,t值为2.321~2.785,P值均小于0.05.A组TNF-α为(0.96±0.32) ng/mL、MIP-1α为(76±16) pg/mL、NF-kB p65为(0.24±0.03)分、MIF为(1.31±0.03)分;B组以上指标伤后7d达峰值,分别为(2.43±0 32) ng/mL、(210±56) pg/mL、(4.23±2.15)分、(4.69±1.83)分;C组以上指标伤后7d为(3.15±0 54) ng/mL、(274±64) pg/mL、(5.15±2.31)分、(5.37±2.16)分.结论 ω-3 PUFA能降低烫伤大鼠血清TNF-α含量和肺组织MIP-1α、NF-KB p65、MIF水平,对肺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徐庆连;蔡晨;戚伟伟;夏正国;唐益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2009年6月-2010年10月共收治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7 ~ 42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5例、热压伤2例、摩擦伤2例、慢性创面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及肌腱外露.缺损面积为4 cm×4 cm~10 cm×6 cm.2 手术方法在外踝上5cm处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确定外踝上皮瓣的腓动脉穿支穿出点,以此点为皮瓣的旋转点;在腓骨中点至外踝,从胫骨嵴到腓骨后缘的范围内根据拟修复缺损面积标记出皮瓣切取范围.皮瓣长和宽均应较缺损处长1 cm(该皮瓣大可切取面积为13 cm×8 cm).
作者:赵永健;刘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海南省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并分析海南省6家烧伤救治单位2002年1月-2009年12月6099例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烧伤总面积、入院前合并症或并发症、入院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住院患者数与入院当月平均气温及入院月份的关系、参加医疗保险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0,13岁以下患儿的数量多(57 2%,3488/6099).热液烫伤(71 5%,4358/6099)和火焰烧伤(17 9%,1092/6099)为主要的致伤原因.患者以多个部位烧伤为主,占60.7% (3705/6099);单个致伤部位以下肢烧伤常见,占17.1% (1042/6099).烧伤总面积小于或等于10% TBSA者占67.4% (4108/6099),烧伤总面积超过50% TBSA者仅占2.0% (121/6099).703例患者入院前存在并发症或合并症,占11.5%,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高(18 5%,48/260),小于1岁的患儿发生率低(8 0%,32/398).患者入院时间为伤后10 min ~90 d,住院时间为1~375 d,26例在住院期间死亡占0 4%.月平均气温较高时(6~8月)19~59岁烧伤住院患者增多,小于或等于13岁烧伤住院患儿数量无明显季节性变化.2002-2005年烧伤住院患者中参加医疗保险者占10.9% (66/603) ~ 19.5%( 121/619),2007-2009年该比例升至46.0% (372/808)~79.1%(869/1098).结论 海南省烧伤住院患者以热液烫伤为主;高气温月份中青年烧伤患者住院数增多,烧伤患儿住院数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住院患者数与其中参加医疗保险患者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作者:潘云川;黄惠民;陈斐;陈建设;胡勇;麦兴进;孙羽;全艺;梁尊鸿;徐家钦;王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在告别室中摆放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及众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送来的花圈.7月21日,北京医院隆重召开了缅怀钱贻简教授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笔者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颈胸部不仅是成人常见的烧伤部位,更是小儿烧伤的好发部位,且由于小儿皮肤稚嫩等特点,易造成深度烧伤[1].虽然儿童的组织再生能力强,尤其是面颈胸部血运丰富,创面易愈合,但所形成的瘢痕增生及挛缩不仅会引起器官移位和畸形,甚至影响患儿颈部的发育.如何兼顾患儿创面、功能、外观等多方面的要求,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
作者:韩军涛;谢松涛;陶克;郑朝;朱雄翔;胡大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968年Dudrick与Wilmore创立的全胃肠外营养( TPN),为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解决了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被誉为现代临床营养的里程碑.我国烧伤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营养支持探索,当时因受限于营养制剂匮乏和输注方式单一,临床疗效有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TPN在烧伤临床逐步开展,救治了大量重症烧伤患者,功不可没.
作者:彭曦;汪仕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据国外报道,手术、烧伤和多发伤等应激状态患者血浆肉碱水平降低[1].而国内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手术后肉碱排出量减少,血浆肉碱水平升高[2].严重烧伤患者肉碱水平变化情况国内鲜见报道.在对严重烧伤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时,脂肪乳剂是双能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长链脂肪酸代谢过程中β氧化必须有肉碱参与,长期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需补充肉碱[3].本研究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清肉碱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梁彦辉;王玉莲;刘群;冯世海;贾享成;付建荣;闫峻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