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英桢

关键词:血压, 血糖, 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硬化斑块, 进展性卒中
摘要:目的 分析血压、血糖、体温、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56例进展性卒中的血压、血糖、24h内体温变化、血纤维蛋白原及颈动脉彩超情况.结果 56例进展性脑卒中伴高血压者4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者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内体温超过37.5℃者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压、血糖、发热、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治疗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尔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结果 本组4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6例,死亡率14%.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李平雨;周忠义;高喜春;李雪云;杨子才;黄益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腓神经F波检查体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对腓神经F波物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研究47例仰位屈膝和侧位屈膝姿势的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和潜伏期并进行比较.结果 侧位屈膝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较仰位屈膝有统计学意义(ρ=0.00);这两种体位F波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ρ=0.786).结论 侧位屈膝的体位可以增加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而其潜伏期无明显改变.

    作者:王珏;何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笔者从事手术室护生带教多年,经历了一段由经验带教到科学带教转变的尝试和探索.现就这一课题,谈些粗浅体会.

    作者:邓娟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术前后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医院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我们往往只重视在手术间内的安全护理而忽视患者在手术前、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加强手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我们对手术患者在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克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门诊处方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2008年7-8月2个月来儿科门诊处方100例,对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门诊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因盲目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容易造成许多副作用,并导致耐药菌的迅速增加.临床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较普遍,应慎重.结论 必须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

    作者:黄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骨裂开伤口的护理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骨裂开伤口的护理.方法 造口治疗师合理选用银离子和藻酸盐敷料处理伤口.结果 1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 造口治疗师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全身支持的前提下,运用湿性愈合伤口护理理论,不断调整局部和全身护理计划,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敏宜;罗小平;高明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院供应室消毒物品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灭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而各级医院在医疗和护理操作中所使用的各科自备的灭菌物品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环节之一,因此,加强医院待灭菌物品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郑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

    静脉尿路造影、心血管造影、增强CT检查、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开展等,均需要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现所用的造影剂,主要是经肾脏排泄的有机碘化物.

    作者:刘玉梅;蒋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上尿路手术中双J管内引流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 分析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46例患者在上尿路手术中行双J管内引流所致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各类手术中共发生并发症522例.结论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临床观察、积极预防、随诊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郭虹;董海涛;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近20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双重作用[1].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满意.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纤维喉镜下插入胃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喉外伤可按外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临床上以喉挫伤较多见,喉挫伤时患者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环状软骨骨折等[1].一般治疗,以使病人的喉部得到充分休息,尽量少讲话,不做吞咽动作为主,需要下鼻饲管进食,但由于喉腔粘膜水肿,按常规插入胃管的方法进行插管非常困难.

    作者:逯巧琴;万丽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寻找适合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及对策.方法 将2006年5月-2007年1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晚期癌症患者52例,按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干预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为传统家庭照料不提供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在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功能、遵医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接受家庭护理干预组的家属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切实可行,能有效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甘存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西医诊疗感悟

    本文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中西医诊疗现状及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西医对CVA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遗传学等先进科学手段研究较深入,但在诊断上缺乏简便、明确有效的手段且标准不统一,治疗上疗效不佳、手段单一.中医对CVA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辨证标准及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洪建军;蒋萌;毛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顽固性高血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tid、卡托普利片25mg,tid、氢氯噻嗪25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qd.两组均治疗3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于治疗前后观察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OMA-I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孙在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硬脑膜外血肿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骨窗幕上开颅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所行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硬脑膜外血肿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手术均获成功,恢复良好.结论 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硬脑膜外血肿具有微创,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老年人哮喘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吸人剂治疗老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则采用治疗组中除布地奈德外其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测FEV,(1分钟用力呼气量),另观察两组日间哮喘症状、夜间憋醒次数和安全性等.结果 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FEV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等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对于控制老年患者哮喘症状、减少发作具有良好疗效,且治疗耐受性好.

    作者:陈新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和硝酸甘油合用治疗急性高血压眩晕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和硝酸甘油合用治疗急性高血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成两组,第1组予硝酸甘油10mg静滴;第2组予丹参酮ⅡA60mg,qd合用硝酸甘油10mg,qd静滴;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眩晕;耳蜗综合征:耳鸣、耳聋、耳背;植物神经症状:出汗、恶心、呕吐;前庭功能受损:眼球震颤、步态蹒跚等症状的好转天数.结果 丹参酮ⅡA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急性高血压眩晕上述各项症状:眩晕、耳蜗综合征、植物神经症状、前庭功能受损消除天数均较单用硝酸甘油短(P<0.05).结论 急性高血压眩晕患者合用丹参酮ⅡA与硝酸甘油治疗效果较好,病人症状消除较快.

    作者:柏承文;易朝晖;黄志军;陈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

    目的 应用高频、低频及联合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点及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高、低频联合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低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为78.3%,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为82.8%,而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的检出率为92.8%,明显高于低频或高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符合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与肥胖、发病时间、炎症类型有关.结论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罗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住的926例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溶栓治疗、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或MKI,以早期发现出血性梗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股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段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能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主动配合积极性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叶宇瑶;苏艳桃;冯美娟;辛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