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老年人哮喘54例临床分析

陈新美

关键词:哮喘, 老年人, 布地奈德
摘要: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吸人剂治疗老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则采用治疗组中除布地奈德外其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测FEV,(1分钟用力呼气量),另观察两组日间哮喘症状、夜间憋醒次数和安全性等.结果 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FEV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等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对于控制老年患者哮喘症状、减少发作具有良好疗效,且治疗耐受性好.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意外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在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薛桂凤;秦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左外叶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对1998年9月至2005年9月9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8例中发现残余结石14例(残余结石率14.3%),良性病变效果优良者85例,占89.5%(85/95).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危险性较低,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近、远期效果好.

    作者:潘思波;叶观瑞;车斯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动喉刨削器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动喉刨削器在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ryker电动喉刨削器对103例广基型声带息肉病变施行切削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1次手术完成,其中59例于术后次日即发音正常,其余44例于术后1周内恢复或接近正常发音,治愈率100%.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复发2例(1.9%).结论 电动喉刨削器在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不损伤声韧带,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海生;范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血压、血糖、体温、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56例进展性卒中的血压、血糖、24h内体温变化、血纤维蛋白原及颈动脉彩超情况.结果 56例进展性脑卒中伴高血压者4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者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内体温超过37.5℃者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压、血糖、发热、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徐英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 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科45名助产士进行调查,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重在防护.结论 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要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助产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完善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助产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熊洁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AXB)后,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实施AXB后,病人迅速将手臂内收放置在身体两侧;Ⅱ组为实施AXB后,病人手臂保持阻滞时的外展姿势.两组病人均保持相应姿势至阻滞成功为止.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成功率及镇痛时间.结果 Ⅱ组阻滞成功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Ⅰ组,其持续时间长于Ⅰ组(P<0.05).结论 实施AXB后手臂保持外展姿势,可提高阻滞成功率,缩短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并延长阻滞持续时间.

    作者:姚乃修;桂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咽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 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 Ⅱ阳性表达52例(94.5%).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 检测TOPOⅡ对制定鼻咽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冰;陶仲强;司勇锋;黄波;兰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76例分析

    脐带绕颈指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

    作者:蔡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术前后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医院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我们往往只重视在手术间内的安全护理而忽视患者在手术前、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加强手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我们对手术患者在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克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采集每例病人空腹静脉血2管,1h后离心血清(A-细胞留于管内,B-分离血清),放置一定时间后观察27个生化检测项目结果是否有变化.方法 使用Bayer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45名门诊病人血液标本的27个生化指标,以及观察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与保存一定时间后结果是否有变化.结果 离心后不分离血清(A方法)的绝大多数生化结果在实验室允许范围内,但GLU(血糖)必须在6h内测定,K,ALT(谷丙转氨酶),UA(尿酸),CK-MB(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不宜在4℃冰箱保存过夜后测试或复查,其余项目可在4℃冰箱加盖保存,进行测试或复查,好的方法是采集1h后离心分离血清(B方法)后加盖4℃冰箱保存,可进行测试或复查.结论 实验室应对标本保存标准化,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颜复生;林应标;郭满容;李冰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男性乳腺癌患者20例护理体会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生率占乳腺癌的0.5%-1%,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低于1%[1].我科自2005年4月到2008年4月共收治2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莲;沈永兰;何金玲;梁丽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的疗效.方法 8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充分止血保持自然引流口通畅,不填塞不打对孔,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 治愈69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

    作者:温丽慧;杨正光;李冠环;黄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指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5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为Ⅰ型8例,Ⅱ型2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直视下复位,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本组56例病例均获8个月到2年随访,平均13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3例发生浅表感染,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2例出现针孔周围发红或少量渗出物,无一例断钉或深部感染,2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尤为适用.

    作者:温添林;杨惠林;张志明;王斌;韩国胜;陈康武;莫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住的926例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溶栓治疗、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或MKI,以早期发现出血性梗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常规措施并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但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液循的高凝、高粘状态有关.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验组38例,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实验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观察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白蛋白(ALB)、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定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症状、TBIL、ALT、AST、PT、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定量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or 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刘鹏军;陆华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

    目的 应用高频、低频及联合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点及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高、低频联合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低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为78.3%,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为82.8%,而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的检出率为92.8%,明显高于低频或高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符合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与肥胖、发病时间、炎症类型有关.结论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罗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危重病人两种股静脉穿刺采血定位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危重病人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 将22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采用股静脉体表投影定位法进行定位穿刺采血;对照组106例,采用传统的定位方法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局部血肿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医师对护士穿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股静脉体表投影定位穿刺法因定位方法直观,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采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医师对护士穿刺采血技术的满意度.

    作者:陈淑芳;梁妙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手术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39例,对照组(Ⅱ)37例.Ⅰ组: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转流(CPB)前,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0.6mL/kg;Ⅱ组:全过程不用参附注射液,监测心脏复跳情况,心电图、心律失常(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有无使用电除颤、心电图S-T段改变及T波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病人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脏复跳率:组100%,Ⅱ组86.49%;心律失常:Ⅰ组5%,Ⅱ组18.9%;电除颤:Ⅰ组2.5%,Ⅱ组13.5%,S-T段及T波改变:Ⅰ组2.5%,Ⅱ组16.2%.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律失常、电除颇少,心电图ST-T变化小(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彬;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进展

    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1].

    作者:吴小娟;唐殿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