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凤;秦爱民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的变化,做好元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结果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时间短10h,长为12d.其中成功42例,失败8例,治疗后动脉血气均显著得到好转.结论 在及时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
作者:邓育芬;龚晓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幕上开颅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所行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硬脑膜外血肿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手术均获成功,恢复良好.结论 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硬脑膜外血肿具有微创,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对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 结肠运输试验异常者58例,排便造影异常者62例.结论 由于结肠无力和出口梗阻常合并存在且相互作用,所以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联合应用将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孔凡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癌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加强医护人员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以及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总结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开展家庭化服务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化疗期间副反应的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性护理措施,使癌症患者安全度过了化疗阶段.结论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对病人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麦庆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4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掌握其临床变化特点,针对个体差异,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动态信息,为治疗方案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结论 积极控制感染,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作者:潘海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后组颅神经(Ⅸ.Ⅹ.Ⅺ)位于桥脑小脑角的尾端,吞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位于面神经和听神经的下方.后组颅神经损伤往往伴有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吞咽障碍,导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
作者:李少莲;梁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发热与肝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观察107例因外伤、门脉高压症、血液病等施行脾切除的患者,分析总结其发热原因.结果 脾切除术后发热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且随肝功损害的加重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 肝硬化患者本身的病理因素导致对细菌易感性的增高是脾切除术后感染、发热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住院的T2DM患者3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2例,总的发病率为28.75%.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C肽(P2h-CP)、血尿酸(UA)明显高于与2型糖尿病非PAD组(P<0.05).PAD与年龄、血压、血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 增龄、高血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C肽水平及高尿酸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胡映玉;路文盛;颜晓东;黄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项目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e,MM)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 除常用检测项目外,重点作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免疫固定电泳并作分型测k型与λ型,测肾功能,血钙,尿本周蛋白和X线辅助检查.结果 SR:63mm/h;RF:(+);ASO<200u;CRP(+),Ca2+:3.7mmol/L;BU:10.5mmoL/L;UA:475mmol/L,尿本-周蛋白(+);骨髓细胞学分析: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29%(幼稚浆细胞15%),呈串状.作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25g/L,IgA:3.6g/L,IgM:2.1g/L;轻链分型:K:15g/L,λ:2.5g/L,K/λ6.0.结论 多项目联合检测综合分析,特别是作骨髓细胞学分析,应用免疫固定电泳,结合临床,可对多发性髓瘤患者进行诊断并作分型,对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花桂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对7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及89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痰涂片阳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良好的肺结核患者疗效高于血糖控制不良肺结核患者.结论 糖尿病对肺结核的疫情有显著的影响,加强糖尿病的防治有利于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许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管鞘组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血管造影用导管鞘组内的穿刺针、导引导丝、扩张管及鞘管在CT引导下行脓肿抽吸置导管引流.结果 26例患者均通过导管鞘组抽吸引流治愈.结论 使用导管鞘组在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中有较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江;陈明;张雪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治疗疾病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作者:卢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毒性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做好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患者出现的化疗毒性反应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结果 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时,预防性护理干预及对症护理可避免或减轻毒性反应.结论 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过程中,注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输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观察、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化疗后毒副反应,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确保了化疗用药的效果和用药安全.
作者:付艳枝;戴德兰;冀小平;张海霞;张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产科DIC病例资料.结果 6例经积极处理后仍有阴道出血者,行次全子宫切除;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后病情未控制再次手术切除残余子宫颈.32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时应采取去除病因、尽早终止妊娠、抗休克和输新鲜血液等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
作者:文细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中占23%,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
作者:舒攀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笔者从事手术室护生带教多年,经历了一段由经验带教到科学带教转变的尝试和探索.现就这一课题,谈些粗浅体会.
作者:邓娟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中西医诊疗现状及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西医对CVA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遗传学等先进科学手段研究较深入,但在诊断上缺乏简便、明确有效的手段且标准不统一,治疗上疗效不佳、手段单一.中医对CVA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辨证标准及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洪建军;蒋萌;毛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对腹部单发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我院消化科871例具有腹部单发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按症状分为四组: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及血便组.结果 腹痛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2%、14.66%;腹泻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5%、14.86%;便秘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7.54%;血便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5.66%、18.58%.息肉的检出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017 P>0.05);肠癌的检出率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662 P>0.05),血便组与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69.42 P<0.05).大肠癌61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不明显(x2=3.67 P>0.05).右半结肠12例,左半结肠49例.<30岁肠癌检出率为0,息肉检出率为3.39%;31-50岁肠癌检出率为2.78%,息肉检出率为11.42%;51-70岁,肠癌检出率为10.62%,息肉检出率为22.12%;>70岁肠癌检出率为17.78%,息肉检出率为22.22%.结论 血便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除血便外,医生不能单凭某一症状来判断结肠镜检查的可能性及阳性发现.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初选检查,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行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右半结肠病变.50岁以上患者应放宽结肠镜的检查范围,以发现早癌.
作者:李俊美;马桂凤;张国梁;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多层面CT应用自动毫安技术扫描的佳参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9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管电压100KV,层厚、层间距均为5mm,共扫描16层.分别记录扫描平均mAs、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 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呈正相关系,扫描剂量越高,图像质量越好,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质量下降,应用的参数使扫描剂量过低,则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影响诊断.结论 应用合适的参数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还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有效地保护新生儿.
作者:陈文勇;覃文华;卢林民;秦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