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坏疽型糖尿病足4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陈志萍

关键词:坏疽型, 糖尿病足,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4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掌握其临床变化特点,针对个体差异,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动态信息,为治疗方案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结论 积极控制感染,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种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腰硬联合加浅全麻、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喉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A)、腰硬联合加浅全麻组(B)、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组(C)和喉罩组(D).于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气腹后,5min(T2)、手术开始后15min(T3)、结束气腹后5min(T4)监测呼气末CO2浓度(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C和B组比较,在T1、T2、T3、T4时ETCO2、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SpO2无明显差异,A、B和D组三者亦无明显差异;在T1、T2时C和A组比较,HR、MAP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B和D组三者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容易维持气道,通气效率明显提高,对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小,拔罩反应轻等特点.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继恩;侯铁军;陈沛华;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血管意外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在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薛桂凤;秦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脾外伤非手术治疗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脾外伤病人中选择性非手术治疗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Ⅰ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7例,Ⅲ级损伤7例;29例有合并伤.52例均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合理应用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是脾外伤病人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川;刘林波;朱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二次剪脐与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新生儿二次剪脐与脐部暴露法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出血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二次剪脐法组850例和脐部暴露法组900例,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结果 脐暴露法在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出血、减少护理工作量等方面与二次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暴露法在产科中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周秀珠;周丽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手术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39例,对照组(Ⅱ)37例.Ⅰ组: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转流(CPB)前,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0.6mL/kg;Ⅱ组:全过程不用参附注射液,监测心脏复跳情况,心电图、心律失常(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有无使用电除颤、心电图S-T段改变及T波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病人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脏复跳率:组100%,Ⅱ组86.49%;心律失常:Ⅰ组5%,Ⅱ组18.9%;电除颤:Ⅰ组2.5%,Ⅱ组13.5%,S-T段及T波改变:Ⅰ组2.5%,Ⅱ组16.2%.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律失常、电除颇少,心电图ST-T变化小(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彬;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患者术前焦虑与预防措施

    焦虑情绪是一种防御反应,使人尚未接触到应激源但已预感到即将发生的危险或威胁时的情绪反应;手术作为一种直接影响身体安全的应激源,不可避免地将会引起病人焦虑.研究表明:人的焦虑情绪与痛觉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可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探讨术前焦虑与术后心身康复的相互关系,为临床的术前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叶友萍;钟美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亲属肾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总结其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亲属肾移植供受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供受者的心理压力.结果 16例供者存在犹豫矛盾、担心紧张的心理,受者存在负疚、焦虑紧张、敏感恐惧等心理.通过护士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供受者的心理压力,供受者的手术过程均顺利,所有供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正常,康复出院,所有受者术后随访至今,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 心理护理对亲属肾移植供受者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及促进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英;蔡曼波;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男性乳腺癌患者20例护理体会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生率占乳腺癌的0.5%-1%,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低于1%[1].我科自2005年4月到2008年4月共收治2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莲;沈永兰;何金玲;梁丽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与护理

    目的 降低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8年2月本院16例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 16例病人在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4例,均早期发现和处理,终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之关键.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76例分析

    脐带绕颈指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

    作者:蔡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放置吉妮IUD168例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有剖宫产史妇女术后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N型)(以下简称吉妮IUD)的使用效果.方法 对末次妊娠经产式为剖宫产妇女放置吉妮IUD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 统计168例剖宫产术后官腔深度的平均值为(81.6±11.2)mm,整体上大于顺产组(73.93±5.72)mm,是属宫腔深度较大的群体;其与IUD相关终止使用的有18人,其中脱落11例,带器妊娠3例,因症取出4例;避孕有效率为98.21%.结论 吉妮IUD可适用于剖宫产后官腔深度较大(>9.0cm)的妇女,适用范围较传统IUD宽;因症取出率低于Tcu220、Tcu380等传统的IUD,具有可接受性;避孕有效率高.

    作者:林向斌;符策琴;周子东;陈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肺间质疾病36例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间质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结果.结果 36例患者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及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20例(56%ILD),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16例(44%lLD).IPF组年龄偏大,多数肺部有爆裂音,占38.9%,杵状指者占11.1%.高分辨率CT扫描(HRCT)表现比较典型.两组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的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IPF组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较继发性组下降明显,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显著且早,是较敏感的基础肺功能指标.结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各有特点;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及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ILD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红卫;黄兰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8例(34眼)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表麻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0.3者28眼,占82.3%,其中≥0.8者6眼,≥0.1者4眼,占11.8%,<0.1者2眼,占5.9%;术后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眼,占70.6%,其中单纯型18眼,增殖型4眼;行激光光凝者6眼,占17.6%.主要并发症:角膜内皮水肿12眼,占35.3%;后囊破裂4眼,占11.8%;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膜形成2眼,占5.9%;前房出血1眼,占2.9%.无1例出现感染性眼内炎.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眼底病变相关联.

    作者:夏云开;欧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近20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双重作用[1].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满意.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护士的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护士良好业务素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雨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罗库溴铵致过敏性休克二例

    麻醉期间药物过敏反应虽不十分常见,但一旦发生,将危及生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现报道2例如下:

    作者:陈晴莎;蔡瑛;角述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ICU)病房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ICU病房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用API鉴定系统鉴定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 6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83.6%、79.1%;对氨曲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0.1%、68.6%、67.2%、59.7%、58.2%.结论 ICU病房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龚德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X-2mR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5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皮肤COX-2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正常对照皮肤中均有COX-2mRNA的表达,但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内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COX-2可能参与了尖锐湿疣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康生;李常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依托咪酯组(E组,n=20),麻醉诱导丙泊酚组及依托咪酯组均采用TCI系统诱导给药,并加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P组SBP、D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而E组则轻度下降或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大于依托咪酯.

    作者:张文斌;谭永星;林高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道残留结石9例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肝外胆道残留结石并非少见,我院1997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9例,本文就肝外胆道残留结石的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潘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