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宝琴
目的 总结口腔门诊护理管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强化人员质量意识、继续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等持续管理措施.结果 加强口腔门诊基础护理质量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结论 基础护理质量持续管理是保证全部护理质量的关键,是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夯实口腔科长远发展的基础.
作者:区泳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 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 Ⅱ阳性表达52例(94.5%).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 检测TOPOⅡ对制定鼻咽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冰;陶仲强;司勇锋;黄波;兰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医院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我们往往只重视在手术间内的安全护理而忽视患者在手术前、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加强手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我们对手术患者在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克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作者:潘海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的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而预后极其凶险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各种疾病,如肝脏、心脏、肺、肾脏疾患,也可发生于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腹部创伤、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胃肠功能障碍等[1].我院ICU 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危重症患者968人,其中并发ACS21例,发生率2.1%,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古学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灭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而各级医院在医疗和护理操作中所使用的各科自备的灭菌物品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环节之一,因此,加强医院待灭菌物品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郑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化学对不同类型肿瘤和良性疾病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产的BK91A电化学治疗仪和WL系列电极针,对41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采用了电化学治疗,部分病例辅助化疗和中草药治疗,并全部进行了随访.结果 41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按UICC1988年标准,缩小或病理证实癌细胞凝固坏死70%以上者29例,一年内近期效果完全缓解(CR)为27%(11/41),部分缓解(PR)为39%(16/41),微效(NC)为24%(10/41),病变进展(PD)为9%(4/41).CR+PR的有效率为68.3%.41例全部进行了1-3年的效果随访.其中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5.6%和36.4%.41例病人中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电化学治疗适合于年老体弱,不能接受手术、放化疗的病人,它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操作简便的新方法.
作者:刘培云;张志东;林振海;羊轶驹;符智蓉;李军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眼病的发病率,及早发现异常,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证儿童视力正常发育.方法 统一筛查标准,对白云区所辖部分街40所幼儿园儿童6977人进行裸眼视力、外眼病、电脑验光检查,并对视力异常的儿童进行确诊和矫治.结果 在检出的各类眼病中,屈光不正776人,占11.12%;结膜炎245人,占3.51%;显性斜视3人,占0.04%.结论 屈光不正和结膜炎是目前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眼病;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作者:雷马香;黄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对腹部单发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我院消化科871例具有腹部单发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按症状分为四组: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及血便组.结果 腹痛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2%、14.66%;腹泻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5%、14.86%;便秘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7.54%;血便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5.66%、18.58%.息肉的检出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017 P>0.05);肠癌的检出率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662 P>0.05),血便组与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69.42 P<0.05).大肠癌61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不明显(x2=3.67 P>0.05).右半结肠12例,左半结肠49例.<30岁肠癌检出率为0,息肉检出率为3.39%;31-50岁肠癌检出率为2.78%,息肉检出率为11.42%;51-70岁,肠癌检出率为10.62%,息肉检出率为22.12%;>70岁肠癌检出率为17.78%,息肉检出率为22.22%.结论 血便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除血便外,医生不能单凭某一症状来判断结肠镜检查的可能性及阳性发现.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初选检查,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行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右半结肠病变.50岁以上患者应放宽结肠镜的检查范围,以发现早癌.
作者:李俊美;马桂凤;张国梁;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对于透析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可调钠透析组)18例,对照组(恒定正常钠透析组)14例.观察组设定起点透析液含Na+158mmol/L,至透析结束Na+浓度为138mmol/L,钠离子曲线呈阶梯样脉冲递减型,共透析4h.对照组使用恒定正常钠透析(Na+138mmol/L),持续4h.对比观察两组病人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进行透析720例次,发生低血压32例次(4.44%),对照组进行透析568例次,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8例次(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可调钠透析过程中,可以维持透析开始血钠的高水平,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孔令泉;熊俊;李玉斌;郭汉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降低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8年2月本院16例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 16例病人在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4例,均早期发现和处理,终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之关键.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住院的T2DM患者3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2例,总的发病率为28.75%.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C肽(P2h-CP)、血尿酸(UA)明显高于与2型糖尿病非PAD组(P<0.05).PAD与年龄、血压、血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 增龄、高血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C肽水平及高尿酸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胡映玉;路文盛;颜晓东;黄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比较60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压,并将OSA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与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缺氧是OSAH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作者:孙文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穿刺针设计构想.方法 介绍并比较现有切割活检穿刺针与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穿刺针的结构及它们的优缺点,笔者应用18G×10cm外套针与20G×15cm同轴分体式活检切割针组装成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穿刺针雏形,并对肺肿块病例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现有切割活检穿刺针多为一次穿刺,一次取材,为获得满意病理组织,常需多次穿刺.即使应用同轴技术,仍需用18G-16G套管针首先穿刺,建立20G或18G切割活检针的工作通道,均增加穿刺并发症.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穿刺针具有一次进针多次、多点取材的优点,节省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防止肿瘤沿针道转移;应用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针的细针引导技术,降低气胸、咯血并发症;消除胸壁对活检切割针的弹射阻力.结论 新型同轴分体式切割活检穿刺针对肺部肿块活检(尤其是深在的小病灶)有重要临床意义,提高阳性率及正确诊断率,降低了并发症,该型穿刺针技术简便易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措施.
作者:唐孝华;何国德;周文香;李静秋;林斌;屈丽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指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5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为Ⅰ型8例,Ⅱ型2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直视下复位,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本组56例病例均获8个月到2年随访,平均13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3例发生浅表感染,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2例出现针孔周围发红或少量渗出物,无一例断钉或深部感染,2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尤为适用.
作者:温添林;杨惠林;张志明;王斌;韩国胜;陈康武;莫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采集每例病人空腹静脉血2管,1h后离心血清(A-细胞留于管内,B-分离血清),放置一定时间后观察27个生化检测项目结果是否有变化.方法 使用Bayer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45名门诊病人血液标本的27个生化指标,以及观察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与保存一定时间后结果是否有变化.结果 离心后不分离血清(A方法)的绝大多数生化结果在实验室允许范围内,但GLU(血糖)必须在6h内测定,K,ALT(谷丙转氨酶),UA(尿酸),CK-MB(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不宜在4℃冰箱保存过夜后测试或复查,其余项目可在4℃冰箱加盖保存,进行测试或复查,好的方法是采集1h后离心分离血清(B方法)后加盖4℃冰箱保存,可进行测试或复查.结论 实验室应对标本保存标准化,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颜复生;林应标;郭满容;李冰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管鞘组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血管造影用导管鞘组内的穿刺针、导引导丝、扩张管及鞘管在CT引导下行脓肿抽吸置导管引流.结果 26例患者均通过导管鞘组抽吸引流治愈.结论 使用导管鞘组在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中有较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江;陈明;张雪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奥沙利铂周疗法联合低剂量5-氟脲嘧啶(5-FU)持续静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于第1d、8d、15d应用紫杉醇60mg/m2静脉输注3h;奥沙利铂85mg/m2分别于第1d、8d静脉输注2h;5-FU250mg/m2静脉微量泵24h持续滴人1-14d;28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3例病例,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NC)6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65.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神经毒性等,以Ⅰ-Ⅱ度为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紫杉醇、奥沙利铂周疗法联合低剂量5-FU持续静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作者:许春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例各类重型肝炎病例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及部分病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重型肝炎组,心肌酶谱较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组升高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重型肝炎心肌酶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心肌酶升高的发生率以急性重型肝炎组高.各类重型肝炎心肌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心肌损害临床常见,常规给予氧疗、心肌保护药物及减慢输液速度,密切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以防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苏海飞;张武;李雄;龚诗;陈悦文;周锡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对腓神经F波物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研究47例仰位屈膝和侧位屈膝姿势的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和潜伏期并进行比较.结果 侧位屈膝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较仰位屈膝有统计学意义(ρ=0.00);这两种体位F波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ρ=0.786).结论 侧位屈膝的体位可以增加腓神经F波的出现率,而其潜伏期无明显改变.
作者:王珏;何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