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泳贤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4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掌握其临床变化特点,针对个体差异,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动态信息,为治疗方案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结论 积极控制感染,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发伤的现场特点及救治方法,探讨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现场急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院外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现场救治资料.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率75例,死亡7例,死亡率8.5%.结论 多发伤病情急,诊治难度大,加强和提高院外急救人员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使伤病员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卢珂恩;谢谦;赵佳;张森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验证Carisolv(伢典)应用于乳牙龋齿治疗的治疗效果,并评价患儿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接受程度.方法 30例患儿(59颗患牙)分别采用Carisolv去龋和传统车针去龋进行治疗,并用进口玻璃离子充填,记录去龋时间,治疗1年后复查患牙的继发龋情况.结果 Carisolv去龋组操作时间较长,但痛苦小,安全,患儿接受度高.结论 Carisolv去龋安全、有效、无痛,在儿童龋齿治疗方面具有极大优越性.
作者:庞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AXB)后,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实施AXB后,病人迅速将手臂内收放置在身体两侧;Ⅱ组为实施AXB后,病人手臂保持阻滞时的外展姿势.两组病人均保持相应姿势至阻滞成功为止.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成功率及镇痛时间.结果 Ⅱ组阻滞成功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Ⅰ组,其持续时间长于Ⅰ组(P<0.05).结论 实施AXB后手臂保持外展姿势,可提高阻滞成功率,缩短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并延长阻滞持续时间.
作者:姚乃修;桂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对腹部单发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我院消化科871例具有腹部单发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按症状分为四组: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及血便组.结果 腹痛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2%、14.66%;腹泻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5%、14.86%;便秘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7.54%;血便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5.66%、18.58%.息肉的检出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017 P>0.05);肠癌的检出率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662 P>0.05),血便组与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69.42 P<0.05).大肠癌61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不明显(x2=3.67 P>0.05).右半结肠12例,左半结肠49例.<30岁肠癌检出率为0,息肉检出率为3.39%;31-50岁肠癌检出率为2.78%,息肉检出率为11.42%;51-70岁,肠癌检出率为10.62%,息肉检出率为22.12%;>70岁肠癌检出率为17.78%,息肉检出率为22.22%.结论 血便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除血便外,医生不能单凭某一症状来判断结肠镜检查的可能性及阳性发现.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初选检查,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行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右半结肠病变.50岁以上患者应放宽结肠镜的检查范围,以发现早癌.
作者:李俊美;马桂凤;张国梁;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和硝酸甘油合用治疗急性高血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成两组,第1组予硝酸甘油10mg静滴;第2组予丹参酮ⅡA60mg,qd合用硝酸甘油10mg,qd静滴;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眩晕;耳蜗综合征:耳鸣、耳聋、耳背;植物神经症状:出汗、恶心、呕吐;前庭功能受损:眼球震颤、步态蹒跚等症状的好转天数.结果 丹参酮ⅡA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急性高血压眩晕上述各项症状:眩晕、耳蜗综合征、植物神经症状、前庭功能受损消除天数均较单用硝酸甘油短(P<0.05).结论 急性高血压眩晕患者合用丹参酮ⅡA与硝酸甘油治疗效果较好,病人症状消除较快.
作者:柏承文;易朝晖;黄志军;陈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笔者从事手术室护生带教多年,经历了一段由经验带教到科学带教转变的尝试和探索.现就这一课题,谈些粗浅体会.
作者:邓娟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降低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8年2月本院16例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 16例病人在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4例,均早期发现和处理,终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之关键.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及预防治疗.方法 分析1998-2007年甲状腺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64例的血清变化.结果 低钙血症多在术后第1-3d出现,术后第2d血钙低.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易发生低钙血症,术前、术中、术后的积极预防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作者:陈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有剖宫产史妇女术后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N型)(以下简称吉妮IUD)的使用效果.方法 对末次妊娠经产式为剖宫产妇女放置吉妮IUD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 统计168例剖宫产术后官腔深度的平均值为(81.6±11.2)mm,整体上大于顺产组(73.93±5.72)mm,是属宫腔深度较大的群体;其与IUD相关终止使用的有18人,其中脱落11例,带器妊娠3例,因症取出4例;避孕有效率为98.21%.结论 吉妮IUD可适用于剖宫产后官腔深度较大(>9.0cm)的妇女,适用范围较传统IUD宽;因症取出率低于Tcu220、Tcu380等传统的IUD,具有可接受性;避孕有效率高.
作者:林向斌;符策琴;周子东;陈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急诊血液透析时佳的建立血管通路的方式.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及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透的患者.结果 共438例患者接受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直穿1次成功率75.4%,透析时能提供血流量>180ml/min者69.9%,不能保留.深静脉置管成功率97.5%.透析时均能提供>180ml/min的血流量,平均保留时间31d.深静脉置管中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27.7%),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19.6%),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36.8%).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好,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影响患者活动,应作为急诊血液透析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
作者:李如意;张美君;陈红梅;周玉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喉外伤可按外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临床上以喉挫伤较多见,喉挫伤时患者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环状软骨骨折等[1].一般治疗,以使病人的喉部得到充分休息,尽量少讲话,不做吞咽动作为主,需要下鼻饲管进食,但由于喉腔粘膜水肿,按常规插入胃管的方法进行插管非常困难.
作者:逯巧琴;万丽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双胎妊娠孕期、产时、产后并发症较单胎发生率高,对母婴危害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间83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
作者:陈天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中西医诊疗现状及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西医对CVA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遗传学等先进科学手段研究较深入,但在诊断上缺乏简便、明确有效的手段且标准不统一,治疗上疗效不佳、手段单一.中医对CVA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辨证标准及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洪建军;蒋萌;毛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例各类重型肝炎病例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及部分病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重型肝炎组,心肌酶谱较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组升高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重型肝炎心肌酶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心肌酶升高的发生率以急性重型肝炎组高.各类重型肝炎心肌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心肌损害临床常见,常规给予氧疗、心肌保护药物及减慢输液速度,密切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以防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苏海飞;张武;李雄;龚诗;陈悦文;周锡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两种消毒方法的针眼护理效果.方法 对220例骨牵引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消毒方法进行针眼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方法上对红肿疼痛和化脓的针眼采用庆大霉素湿敷、冲洗等方法进行护理,对照比较效果.结果 患者红肿、化脓的针眼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骨牵引术后采用联合针眼消毒法能有效地预防牵引针眼处感染.
作者:杨发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在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薛桂凤;秦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或不能完全排净者(指尽力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大于或等于100ml).
作者:林小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脾外伤病人中选择性非手术治疗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Ⅰ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7例,Ⅲ级损伤7例;29例有合并伤.52例均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合理应用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是脾外伤病人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川;刘林波;朱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