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妮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4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掌握其临床变化特点,针对个体差异,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动态信息,为治疗方案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结论 积极控制感染,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顽固性高血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tid、卡托普利片25mg,tid、氢氯噻嗪25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qd.两组均治疗3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于治疗前后观察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OMA-I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孙在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对腹部单发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我院消化科871例具有腹部单发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按症状分为四组: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及血便组.结果 腹痛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2%、14.66%;腹泻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5%、14.86%;便秘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7.54%;血便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5.66%、18.58%.息肉的检出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017 P>0.05);肠癌的检出率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662 P>0.05),血便组与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69.42 P<0.05).大肠癌61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不明显(x2=3.67 P>0.05).右半结肠12例,左半结肠49例.<30岁肠癌检出率为0,息肉检出率为3.39%;31-50岁肠癌检出率为2.78%,息肉检出率为11.42%;51-70岁,肠癌检出率为10.62%,息肉检出率为22.12%;>70岁肠癌检出率为17.78%,息肉检出率为22.22%.结论 血便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除血便外,医生不能单凭某一症状来判断结肠镜检查的可能性及阳性发现.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初选检查,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行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右半结肠病变.50岁以上患者应放宽结肠镜的检查范围,以发现早癌.
作者:李俊美;马桂凤;张国梁;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骨裂开伤口的护理.方法 造口治疗师合理选用银离子和藻酸盐敷料处理伤口.结果 1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 造口治疗师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全身支持的前提下,运用湿性愈合伤口护理理论,不断调整局部和全身护理计划,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敏宜;罗小平;高明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老年患者承受手术的能力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现在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一种免开腹、创口小及痛苦少、恢复快的手术.
作者:齐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珍珠粉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价值.方法 将85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珍珠粉结合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并配合常规处理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纪录两组患者于放疗第2、3周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放疗第2、3周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珠粉结合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段然;董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股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段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能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主动配合积极性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叶宇瑶;苏艳桃;冯美娟;辛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治疗疾病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作者:卢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美容切口甲状腺术式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45例直径≤6 cm、或两个结节距离<2cm,每个直径<3cm的良性甲状腺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低位微切口术式组(n=23)和传统术式组(n=22),对比评价两组问相关临床效果指标.结果 美容术式组和传统组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美容术式组长于传统手术组(P<0.001);住院时间、皮肤感觉异常持续时间和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度美容术式组小于传统组(P<0.001);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美容组好于传统组(P<0.001).结论 甲状腺美容术式虽手术时间长,但美容效果明显.在规范把握适应证、熟练规范操作的前提下,适宜在缺乏内镜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赖济环;崔志谦;梁色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必存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57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手术+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必存注射液静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1月感觉评分为(99.6±22.1),运动评分为(80.5±10.3);对照组分别为(94.3±21.6)和(75.6±1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感觉评分为(105.0±22.1),运动评分为(84.5±10.1);对照组分别为(99.2±20.9)和(79.1±10.2).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必存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应用,能有效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蔡明松;童培建;马镇川;季卫锋;厉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中西医诊疗现状及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西医对CVA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遗传学等先进科学手段研究较深入,但在诊断上缺乏简便、明确有效的手段且标准不统一,治疗上疗效不佳、手段单一.中医对CVA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辨证标准及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洪建军;蒋萌;毛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住的926例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溶栓治疗、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或MKI,以早期发现出血性梗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发生感染.方法 采用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防范环境污染;防意外发生,防噪声危害和避免工作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的产生.结果 各种职业危害性的存在,对我们工作人员有极大伤害.结论 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和规范管理护理人员,提高她们的理论和操作规程,规范职业行为,解决存在的危险性,及时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把职业危害降至低程度,对保障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卢杏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四种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腰硬联合加浅全麻、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喉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A)、腰硬联合加浅全麻组(B)、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组(C)和喉罩组(D).于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气腹后,5min(T2)、手术开始后15min(T3)、结束气腹后5min(T4)监测呼气末CO2浓度(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C和B组比较,在T1、T2、T3、T4时ETCO2、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SpO2无明显差异,A、B和D组三者亦无明显差异;在T1、T2时C和A组比较,HR、MAP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B和D组三者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容易维持气道,通气效率明显提高,对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小,拔罩反应轻等特点.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继恩;侯铁军;陈沛华;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与非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的关系.方法 将周围性面瘫患者46例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组与非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组各23例,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组病人出现患侧乳突及其周围疼痛者比非糖尿病组少(x2检验,P<0.05);糖尿病组息侧与健侧面神经诱发肌电动作电位M波波幅比非糖尿病组低(t检验,P<0.01).两组病人均在3个月内恢复,没有后遗症.结论 大多数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的病人,是糖尿病合并症,而非糖尿病面神经损伤的单颅神经病变.
作者:陈德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AXB)后,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实施AXB后,病人迅速将手臂内收放置在身体两侧;Ⅱ组为实施AXB后,病人手臂保持阻滞时的外展姿势.两组病人均保持相应姿势至阻滞成功为止.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成功率及镇痛时间.结果 Ⅱ组阻滞成功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Ⅰ组,其持续时间长于Ⅰ组(P<0.05).结论 实施AXB后手臂保持外展姿势,可提高阻滞成功率,缩短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并延长阻滞持续时间.
作者:姚乃修;桂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化疗治疗高危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5例高危晚期膀胱癌患者行分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化疗的综合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的短期效果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重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结论 分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化疗是高危晚期膀胱癌的较好的治疗方法,有望降低瘤荷,降低肿瘤分期,可作为高危晚期膀胱癌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向新;尹杰;麦能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脾外伤病人中选择性非手术治疗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Ⅰ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7例,Ⅲ级损伤7例;29例有合并伤.52例均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合理应用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是脾外伤病人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川;刘林波;朱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的危症、重症,死亡率高达50%-86%[1].我科于2005年4月24日收治了1例由院外转入的羊水栓塞患者.通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的运用,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有关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远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