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26例的诊断和治疗

徐周;梅佩冬;蔡郁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 功能性排空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6年-2007年5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中有2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4.4%.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28d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并与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静滴国产泮托拉唑40mg,一日两次和静注奥美拉唑40mg,一日两次,生长抑素及其它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24h止血有效率分别为77.05%、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无疑为临床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供了一种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作者:李耀东;汪永寿;邓宏;罗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制比色板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代金属底冠比色板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由5名专业口腔修复医生,分别采用自制带金属底冠定制比色板和VITA比色板对40例门诊患者在自然光下进行比色,从临床视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根据自制带底冠比色板制作的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的色差,小于根据VITA比色板制作的修复体;医生和患者对前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后者.结论 自制比色板的比色效果优于VITA比色板.

    作者:丁有彪;张国强;刘长兰;朱树文;徐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X-2mR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5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皮肤COX-2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正常对照皮肤中均有COX-2mRNA的表达,但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内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COX-2可能参与了尖锐湿疣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康生;李常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与非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的关系.方法 将周围性面瘫患者46例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组与非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组各23例,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组病人出现患侧乳突及其周围疼痛者比非糖尿病组少(x2检验,P<0.05);糖尿病组息侧与健侧面神经诱发肌电动作电位M波波幅比非糖尿病组低(t检验,P<0.01).两组病人均在3个月内恢复,没有后遗症.结论 大多数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的病人,是糖尿病合并症,而非糖尿病面神经损伤的单颅神经病变.

    作者:陈德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动喉刨削器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动喉刨削器在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ryker电动喉刨削器对103例广基型声带息肉病变施行切削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1次手术完成,其中59例于术后次日即发音正常,其余44例于术后1周内恢复或接近正常发音,治愈率100%.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复发2例(1.9%).结论 电动喉刨削器在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不损伤声韧带,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海生;范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82例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现场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多发伤的现场特点及救治方法,探讨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现场急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院外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现场救治资料.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率75例,死亡7例,死亡率8.5%.结论 多发伤病情急,诊治难度大,加强和提高院外急救人员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使伤病员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卢珂恩;谢谦;赵佳;张森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石症合并上消化道溃疡42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胆石症合并上消化道溃疡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胆石症合并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讨论总结.结果 2例术后少许胆汁漏,余病例均痊愈出院,1例2年后溃疡复发.结论 正确的术前诊断和术式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谢素丰;郑宗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血管意外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在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薛桂凤;秦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肺间质疾病36例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间质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结果.结果 36例患者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及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组20例(56%ILD),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16例(44%lLD).IPF组年龄偏大,多数肺部有爆裂音,占38.9%,杵状指者占11.1%.高分辨率CT扫描(HRCT)表现比较典型.两组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的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IPF组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较继发性组下降明显,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显著且早,是较敏感的基础肺功能指标.结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各有特点;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及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ILD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红卫;黄兰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局灶性放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9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并辅以中低剂量的局灶性普通放疗,每个疗程间进行CT或MRI检查,观察肿瘤消退情况.结果 肿瘤完全消失6例,瘤体缩小90%以上3例,无复发.随访2-6年全部病例生存状况良好.结论 静脉化疗辅以中低剂量普通放疗可使两者治疗作用相加,毒副作用相减,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和平;蔡永辉;田进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实施循证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满意率及生活自理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循证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杨红秀;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等离子低温消融与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等离子低温消融与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无明显鼻塞或偶有鼻塞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等离子低温消融组30例,微波治疗30例.通过对鼻丘及双侧下鼻甲粘膜治疗,以降低神经敏感性,抑制腺体分泌,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结果 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有效率为73.33%,微波治疗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均无鼻腔粘连.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明显鼻塞或偶有鼻塞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行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

    作者:陆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及预防治疗.方法 分析1998-2007年甲状腺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64例的血清变化.结果 低钙血症多在术后第1-3d出现,术后第2d血钙低.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易发生低钙血症,术前、术中、术后的积极预防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作者:陈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至就诊时间24h以内7例(13%),25-48h19例(34%),超过48h30例(53%).主要临床表现:右下腹痛29例(52%),转移性腹痛21例(38%),右下腹麦氏点附近有一固定压痛点37例(66%),典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13例(23%),穿孔18例,穿孔率32%,治愈54例,治愈率97%.结论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就诊时间延误、临床表现不典型、穿孔率高,主要诊断依据:①右下腹痛或转移性腹痛;②右下腹压痛.及时手术是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季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消毒法在骨牵引针眼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消毒方法的针眼护理效果.方法 对220例骨牵引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消毒方法进行针眼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方法上对红肿疼痛和化脓的针眼采用庆大霉素湿敷、冲洗等方法进行护理,对照比较效果.结果 患者红肿、化脓的针眼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骨牵引术后采用联合针眼消毒法能有效地预防牵引针眼处感染.

    作者:杨发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5例.按A0分型:A1型11例,A2型12例,A3型12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3例;合并胫骨粉碎性骨折13例,合并髌骨骨折3例.结果 骨折完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标准评定:优35例,良19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 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可以获得早期坚强内固定的目的,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周海辛;冯光;麦鸿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巧用橘皮自制吸氧管固定鼻塞方法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能操作,目的为患者提供氧气、改善由缺氧引起的各种缺氧症状.一次性双侧鼻导管使用方便、无菌,但有别于传统鼻道管给氧,鼻道管给氧可以用医用胶布固定给氧端,但一次性双侧鼻导管需旋挂耳或头部,鼻塞不易固定常滑脱并触及鼻部皮肤黏膜感觉不适,通过观察,自制橘皮固定双侧鼻导管鼻塞的方法不易滑动,减少及皮肤粘膜不适感并可让患者吻到淡淡橘味、芳香醒脑,临床使用达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宏;秦亚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护士的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护士良好业务素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雨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电凝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诊断PCOS不孕患者43例,行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术后随访3-12月,观察术前、术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OT)、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术后月经和排卵情况,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术后LH、TOT、LH/FSH、PRL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FSH、E2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术后排卵率为93%(40/43),排除干扰因素后妊娠率为68.5%(24/35),早期流产率为16%(4/24),术后附件区粘连率为7.8%(3/38).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治疗PCOS相对于任何激素治疗具有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粘连轻等优点,是使用克罗米芬(CC)治疗失败后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肖长凤;王丽敏;龚玉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时几种临时血管通路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寻找急诊血液透析时佳的建立血管通路的方式.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及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透的患者.结果 共438例患者接受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直穿1次成功率75.4%,透析时能提供血流量>180ml/min者69.9%,不能保留.深静脉置管成功率97.5%.透析时均能提供>180ml/min的血流量,平均保留时间31d.深静脉置管中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27.7%),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19.6%),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36.8%).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好,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影响患者活动,应作为急诊血液透析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

    作者:李如意;张美君;陈红梅;周玉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