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英
目的 了解近年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46例STD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验盒进行检测.结果 446例中支原体阳性211例,感染率为47.3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9.46%(176例)、2.02%(9例)、5.83%(26例).UU对9种药物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99.43%),其次是美满霉素(96.02%).耐药性高为氧氟沙星(76.14%),其次为左氧氟沙星(67.05%).结论 STD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47.31%,主要为UU引起(39.46%);交沙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唐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关俭;唐洁凤;郭荣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局部浸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炉甘石洗剂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创面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卢惠卿;洪穗花;莫港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NAFLD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8);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治疗前分别测定NAFLD组及健康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静脉肝纤维谱包括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III前胶原(P-III-P)及IV型胶原(IVC).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治疗后6个月测定上述各指标.结果 NAFLD患者TG、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IVC均明显升高,adiponectin则明显减少(P<0.05).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及IVC均明显下降,adiponectin则明显升高(P<0.05). 对照组各指标则无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邓庆文;罗亮;冯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290例作为观察对象,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5.36%,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34%,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倪飞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同时出现黎明现象者,并根据试验前空腹血糖(FBG)水平的不同分为三组:一组7.0 mmol/L10.0 mmol/L.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0.5-0.85g,观察患者试验后FBG水平的变化,FBG≤7.0mmol/L为达标,FBG>7.0mmol/L为未达标,记录患者病程、年龄、身高、体重.结果①一组、二组、三组达标率分别为62.5%、45.5%、21.1%.试验后不论那一组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但FBG水平越低,疗效越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病程对疗效有明显的影响,而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疗效没有影响.结论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小雨;栾晓军;梁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大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对毕节地区医院2001年至2007年间52例大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首诊误诊、延误治疗1个月以上.左半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者肿瘤一期切除、近端横结肠造瘘21例,返院闭瘘2例.肿瘤不能切除者12例,占23%.术后化疗5例,占DukesB、C期患者的12.5%. 结论基层医院大肠癌患者的首诊误诊率高;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准备多未开展;肿瘤一期切除患者多需二期闭瘘,且易忽视术后化疗在肿瘤切除后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影响了综合治疗的效果,有待改进.
作者:黄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1∶2;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剂,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2∶1.疗程相同,并作随访登记,对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90%;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与甲硝唑栓疗效相似(P>0.05),但不良反应比甲硝唑栓低,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其对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洪勤英;计灿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探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124名手术后患者分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对照绗1名病人发生了压疮;试验组62名手术病人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玲;刘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吴桂深;袁园;梁宏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性脊髓损伤多是因车祸、坠落伤等造成脊柱脱位、骨折等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水肿、出血、挫伤或断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脊柱骨折中14%合并脊髓损伤,绝大多数为单节段伤,高位完全截瘫者死亡率高达49%-68.8%[1].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现复习文献,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邓忠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指导其治疗.方法 将尿毒症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非透析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T3、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病人中血液透析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少于非透析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透析治疗能减少其发生.
作者:王胜;林晓明;陈生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例老年人胃癌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43例恢复良好,17例发生各种并发症38例次.结论 重视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黄正有;李致文;覃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拟诊为HIE的83例患儿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62例CT诊断为HIE,其中轻度35例,中度 17例,重度 10例.结论 CT诊断对早发现HIE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HIE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陈科;杜绪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的疗效观察,掌握用药的时间并及时给药.结果 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无一病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多西紫杉醇毒性反应防治,护理及时得当,病人不仅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化疗,还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5例作对照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潘孝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8例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除1例放弃救治外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就诊时间相关,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毒蛇咬伤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咬伤后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梅;杨欢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管理.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管理: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树立新的急救理念;绿色通道的建立等等.结果 通过加强管理使中转型急诊科能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与院内中转站分流危重病人的任务.结论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综合管理,使我院的急诊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朱明辉;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5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均予切开复位和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38足,良15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91.4%.结论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牢固,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作者:黄春育;梁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病逐年升高.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尤其是重症病人30 d内死亡率高达30%-40% ,预后极差,病残率高.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潘均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