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

倪飞英

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290例作为观察对象,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5.36%,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34%,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估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和近期损伤情况.方法 70例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GP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近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7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和43.2%.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9例,占41.4%;咽部粘膜反应28例,占 40.0%;放疗区皮肤损伤4例,占5.7%,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78.7%和48.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 GP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可耐受,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作者:罗在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鼻气管内吸痰方法的探讨

    目的 对传统经鼻气管内插管吸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0例需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吸痰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患者体位、充分润滑、插管方法、适时吸引等.对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吸痰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显著轻于常规组(P<0.01).结论 新的吸痰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轻呼吸道损伤.

    作者:倪乐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麻高频喷射通气辅助下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

    目的 探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间采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操作与麻醉、有效通气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红梅;顾庆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封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rigger finger, TF)的效果.方法门诊随机分为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50例(实验组),以及醋酸强的松龙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42例(对照组).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出现皮肤白变和皮肤萎缩2例(4.0%),对照组4例(9.5%);实验组1年内复发3例(6.0%),对照组为7例(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有较少的皮肤并发症和复发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局部封闭药物组合.

    作者:罗春晓;李晓玲;霍建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思美泰联合易善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美泰(Same)联合易善复(Essental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思美泰与易善复联合治疗10d,对照组单用思美泰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与间接胆红素(DB)的含量,并进行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ALT、TBA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明显减少(P<0.05),用药后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Same)联合易善复(Essential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明显,且对母婴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何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指导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该病以青年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90%-95%[1].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随着临床免疫学的发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已不再是难题,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有效的自我护理对该病的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我科对 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的41例病人进行了院外自我护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惠玲;曾秀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胎儿有核红细胞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产前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型作出准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方式有: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胎儿镜等,这些技术都属于侵入性技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胎儿丢失率,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利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进行产前诊断是近年研究较活跃,颇具潜力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本文就这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寅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6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同时出现黎明现象者,并根据试验前空腹血糖(FBG)水平的不同分为三组:一组7.0 mmol/L10.0 mmol/L.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0.5-0.85g,观察患者试验后FBG水平的变化,FBG≤7.0mmol/L为达标,FBG>7.0mmol/L为未达标,记录患者病程、年龄、身高、体重.结果①一组、二组、三组达标率分别为62.5%、45.5%、21.1%.试验后不论那一组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但FBG水平越低,疗效越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病程对疗效有明显的影响,而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疗效没有影响.结论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小雨;栾晓军;梁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使用塞来昔布镇痛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塞来昔布于膝关节僵硬患者,行膝关节松解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镇痛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同一种方法施行膝关节松解术.在麻醉尚未消退时(一般为术后3h)即开始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天两次,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肛塞,每天两次进行镇痛,连续使用7d.指导患者结合CPM机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各时点可视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塞来昔布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镇痛,副作用小,镇痛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叶久敏;卿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讨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选择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患者,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并应用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4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神经鞘瘤1例(胃).镜下观察: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呈弱嗜酸性,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波形蛋白均为阳性,其中4例表达CD117,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表达形式有弥漫胞膜/胞质强阳性、散在阳性、胞质点状着色等.1例表达CD34.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影;员永生;王甜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290例作为观察对象,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5.36%,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34%,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倪飞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住院的首位;严重者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存活者三分之二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高胆的防治措施的研究,提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神经损害,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陈骏田等研究结果显示高胆可导致新生儿听神经损伤.此外,有的学者研究得出高胆红素血症能够对新生儿心、肝、肾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好,副作用小,其中日光散光用于预防高胆有效,机理是胆红素分子能吸收可见光波长在 380-700 nm之间,而太阳光的波长为510 nm.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要早发现,早预防治疗,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作者:孙长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拔除颈内静脉导管致迷走神经反射一例护理体会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我科于2008年10月10日成功救治一位在拔除颈内静脉导管引起迷走反射的尿毒症患者.现将该个案介绍如下:

    作者:霍红燕;黄仙霞;郭艳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记录书写之探索

    目的 通过岗前培训实习生护理记录的书写,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进入临床实习前先进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培训.结果 培训后实习生进入临床能顺利进行护理记录书写.结论 岗前培训有助于实习生提前掌握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在实习过程中掌握要领,少走弯路.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作者:温远辉;赖海燕;张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劳务工晕厥的相关诱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女性劳务工晕厥病例,找出相关诱因,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9月劳务工晕厥病例248例,分析诱因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低血糖性、单纯性晕厥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所致晕厥;7月份及每周星期一发病率高.结论特殊群体--劳务工发生晕厥有其特殊性,须劳务工本人、厂方、社康中心三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晕厥的发病率.

    作者:何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 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 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肖占祥;戚悠飞;吴奕强;周开伦;梁安林;陈劲松;张震生;吴昌雄;郑进方;邢贻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亚低温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疗法,使患者的体温降至32℃-34℃之间维持3-5d.结果本组50例中,死亡13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9例、中残12例、良好11例.结论亚低温疗法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有效的.

    作者:朱为民;虞聪;顾庆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溶酶200u,以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另用依达拉奉30mg,以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7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45%,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58%) (P<0.01);治疗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1),治疗组无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子渊;郑振文;杨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后勤物资供应与采购管理

    医院的物资供应是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它涉及医院医疗设备、医用物质、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等物质的采购及供应.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控制以上物质的采购过程和环节,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核算和资本经营,也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作者:崔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