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吴洪涛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年轻化及上升趋势.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早期(Ⅰ期-Ⅱ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2].
作者:苏雪红;黄秀群;梁如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作者: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通幽聪耳片的组方研究和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组方研究.运用半浸膏制粒法制备片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处方中何首乌、川芎、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CL检出何首乌、川芎、丹参,经专属性、重复性考察,适合鉴别定性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通幽聪耳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每片不低于0.016mg,有效控制了成品质量.结论 组方合理,制备方法 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所建立的检测方法 简便可行,可用于通幽聪耳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李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蚓激酶胶囊及复方丹参注射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蚓激酶胶囊能使纤维蛋白原下降(P<0.001),血粘度下降(P<0.05),表明该药能明显改善高粘状态以及脑的微循环,可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蚓激酶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复方丹参,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陈研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纳米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褥疮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Ⅱ期褥疮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为纳米烧伤敷料和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40 u/联合应用在创面上,每日一次;对照组为10%的碘伏清洗创面后外用丁胺卡那霉素换药,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全程记录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用明胶酶普法检测褥疮伤口渗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含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2.8±1.7)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0.6±2.4)d.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9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MMP-2,9水平在7 d及21 d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能促进褥疮创面的愈合.
作者:吕勤;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69例)予以拉米夫定100 mg,1次/d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时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周,HBVDNA阴转率为57.6%,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早期应答率;治疗24周和48周时,HBVDNA阴转率为81.3%和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48周时HBeAg阴转率为28.8%,肝功能复常率为98.3%,且无耐药病例出现,提示有较良好的持续应答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陈强;邱邦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院心脑血管中成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消耗的心血管中成药用药品种、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年至2008年心血管中成药销售金额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上升快.结论 中成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中成药应向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方便的剂型发展.
作者:闫佳红;李得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可行的新技术,其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
作者:何海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对30例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切开、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 30例随防3-24个月.据髋关节临床活动功能进行了评价:优12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86.7%.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切开、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黄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 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205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血尿、排石等情况,及早发现并配合医生处理.结果 所有病例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重视手术每个环节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有力保证.
作者:齐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对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2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的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作者:邹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探讨s-NSE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高胆期及黄疸消退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NSE及行NBNA,生后1、3、6个月追踪随访,并与24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 高胆期:s-NSE水平随血清总胆红素(TSB)升高而升高,各组s-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287,P<0.01);高胆组NBNA评分明显下降,NBNA评分随TSB升高而降低,各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7,P<0.01);s-NSE水平与NBNA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r=-0.509,P<0.01).高胆消退后,s-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NBNA评分同步上升.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s-NSE浓度显著升高,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ABE的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作者: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新生儿先天性巨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简称K-M综合征)临床少见,死亡率高,对小儿危害大.我科2007年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珺凌;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与在临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护长及护理人员的管理、急危重及特殊病人护理、环境、用物安全、急救设备及药物等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及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制定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此标准及要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电脑信息化管理,将信息整理后下发到各病区进行整改,以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结果 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各个工作环节、各个工作时段、各级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护理职业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士的安全隐患意识目的 .结论 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形成了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保证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作者:刘艳;李小金;丁平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重症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76例化脓、穿孔、根部坏疽伴腹腔积脓而引发严重盲肠壁炎症的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妥善处理阑尾根部,裁剪带蒂大网膜覆盖于阑尾的残端及炎症严重的盲肠区.结果 7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粪瘘.结论 通过以上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急性重症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粪瘘的产生.
作者:贺绍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情绪及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每天游泳和抚触各1次,对照组每天进行传统沐浴1次.对2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哭闹情况及行为神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1),哭闹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1),行为神经评分优于对照组(P<0.1).结论 游泳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大脑、行为神经的发育及新生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
作者:胡炜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性脆性骨折病人及家属对于老年性脆性骨折的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开展病区及社区范围内的老年性脆性骨折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表格,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科因脆性骨折住院的85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脆性骨折的认知情况、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方式等.结果 患者及其家属对脆性骨折的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知识较为缺乏.普遍认为需要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预防骨质疏松及预防跌倒的知识传递,床边个体化教育、社区疾病知识普及海报得到广泛的认可.结论 通过分析个体的危险因素,脆性骨折发生的条件,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丰富教育模式,加大教育力度,把脆性骨折的预防知识由医院传递到社区,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施海红;黄淑芬;程小云;李锦丽;叶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 Ⅰ-Ⅱ级输尿管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下行URSL.持续监测两组患者HR、MAP、RR,SpO<,2>、P<,ET>CO<,2>,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有无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术中呼吸抑制较B组少(P<0.01),术后头晕也较B组少(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B组高(P<0.01).两组病人麻醉后MAP均有所下降(P<0.05),B组术中MAP低于A组(P<0.05),B组于诱导后出现-过性心率下降(P<0.05),A组RR、SpO<,2>与P<,ET>CO<,2>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B组麻醉后RR、SpO<,2>较麻醉前下降(P<0.05),P<,ET>CO<,2>较麻醉前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URSL麻醉效果确切,但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安全性不及七氟醚吸入麻醉.
作者:刘睿;周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对4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越高.首次发生以出生后24 h内多见,其次在出生后2-7 d,原发性呼吸暂停于出生后2-7 d多发,继发性可发生于出生后任何日龄,>7 d均为继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病因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药物治疗以多沙普仑或氨茶碱均有效,有效率97.62%,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应在出生后即开始,对早产儿要进行连续监护,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脑损伤,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翠玉;陈继昌;韦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诊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A组注射2%氯普鲁卡因,B组注射碳酸利多卡因,每组各30例.麻醉开始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麻醉前、切皮时、取出胎儿时、关腹时、术毕时的心率、血压、脉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取出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两组基本相同,运动恢复时间氯普鲁卡因组优于碳酸利多卡因组(P<0.05);氯普鲁卡因的寒战、耳鸣症状显著少于碳酸利多卡因(P<0.01);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结论 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在麻醉起效、痛觉消失、运动阻滞、痛觉恢复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运动恢复时间比碳酸利多卡因早,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较碳酸利多卡因安全.
作者:郑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