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尿酸与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陈容升;张杰忠;冯锦波

关键词:高血压, 血脂, 尿酸, 胆红素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脂、血尿酸(U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9例高血压病患者(EH组)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含量及24 h平均脉压(MPP).结果 EH组TC、LDL-C、UA及MPP均显著增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组T-BIL、HDL-C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MPP值与TC、LDL-C、UA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的变化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0.75%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与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40例,ASA Ⅰ级,随机分为两组(n=20):S组(舒芬太尼15μg+0.75%罗哌卡因15 ml)和R组(0.75%罗哌卡因15ml).选择L<,2-3>间隙穿刺,将上述药液注入硬膜外腔.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高阻滞平面及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中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牵拉反应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结果 S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达高平面的时间短于R组,持续时间延长,高平面升高,两组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及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牵拉反应程度低于R组.结论 剖宫产手术患者混合舒芬太尼可增强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作者:郑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5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6例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如无继发性青光眼及继发性出血则预后较好,如有继发性青光眼及继发性出血则预后较差.结论 儿童挫伤后就诊越早和治疗护理及时与视力恢复有密切关系,24 h内就诊预后效果好,3 d后就诊效果欠佳且并发症多.

    作者:曹兰;张翠荣;宋梅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运用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

    作者:杨雯;霍建珊;黄师菊;周雪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双J管置入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双侧置管成功,6例单侧置管成功;在置管后尿量均即刻增加,总肾功能在5-14 d的内恢复正常.7例合并上尿路急性感染者,体温在1-4 d内恢复正常.结论 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简便、安全、有效,并可为下一步处理结石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蒋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对宫颈糜烂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113例宫颈糜烂病例,分别给予保妇康栓(A组)、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B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组有效率分别为96.%、98.%,成本分别为288.0元、377.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8.5、384.6.结论 A组方案较B组合理、经济.

    作者:廖竹君;戴承国;欧阳艳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 成功率的高低.方法 将我院儿科住院部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的1010例1岁以下的患儿分为两组做比较,实验组560例为直刺方法 入针,对照组450例为斜刺方法 入针.结果 直刺方法 入针成功率明显高于斜刺方法 入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入针方法 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罗瑞珍;李美花;林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CerbB-2、nm23、ER及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浸润性乳腺癌C-erbB-2、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1)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2)nm2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3)C-erbB-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统计学意义;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无显著性正相关,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erbB-2、nm23、ER及PR的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

    作者:柴小兰;韩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27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 治疗的25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 的效果及止血时间.结果 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 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无明显副作用,其有效率及平均止血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俭庆;贾金荣;黄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对胃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寻找更好疗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提高胃癌的治愈率.方法 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奥沙利铂化疗组)或顺铂方案(顺铂化疗组)治疗59例胃癌术后Ⅲ期病人,并且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91.53%.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前组89.66%和48.28%;后组88.00%和44.00%.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胃癌复发及转移.

    作者:邓建良;张国强;钱章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3例临床分析

    对单纯母乳喂养、腹泻及使用抗生素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应注意强化预防措施.本文就我院2006年至2008年收治的2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蒙传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灯盏花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采用灯盏花治疗突聋80例(86耳),将灯盏花50 mg加入5%GS 500 ml,2次/d,静脉滴注,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突聋的结果 .结果 灯盏花治疗突聋疗效为91.25%,耳鸣疗效80%,眩晕97%.结论 灯盏花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突聋伴耳鸣、眩晕者.

    作者:苏芳;宋江顺;召美君;谢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龄胃癌患者76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至2008年近9年间收治的76例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胃癌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病程长、晚期病例多、并发症多的特点.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能够减少高龄胃癌患者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符少邦;黄定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子宫脱垂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和探讨子宫脱垂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33例子宫脱垂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特殊护理要求,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33例子宫脱垂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重要环节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梁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0例15至65岁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按入门急诊输液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丽卿;杨伟花;方月梅;徐小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隐匿性肝硬化患者的预测及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隐匿性肝硬化患者的预测及处理方法 .方法 对自1994年9月-2007年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发现肝硬化患者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成功73例,无一例中转.术前确诊慢性乙肝患者14例,HBsAb(+)患者57例,HCV Ab(+)1例,酗酒史者3例.肝功能检查ALB平均为(38.7±3.2)g/L.术中发现明显肝硬化患者13例,轻度肝硬化者60例.术后引流液>500 ml/d,为漏出液,肝功能检查第3 d ALB平均为(30.2±12.4)g/L,第7 d ALB平均为(37.5±2.4)g/L.全组无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4.7±2.2)d.结论 术前重视肝炎或曾经患过肝炎患者,术中注意观察肝脏硬化程度,术后加强肝功能检测及引流液的观察,积极保守治疗即可痊愈.

    作者:万建华;余少鸿;陈先锋;周亚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AVE-763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镜检法尿检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AVE-763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显微镜检三种方法 检测尿中红、白细胞并将结果 比较分析.方法 将所收集的样本分装两管,按仪器操作规程和尿显微镜检查规程分别使用AVE-763尿液分析仪、BW-2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 尿RBC总检出率AVE-763为31.%,W-200为33.%,显微镜为25.%;尿WBC总检出率AVE-763为32.%,W-200为12.%,显微镜为29.%.结论 AVE-763分析仪检测尿中RBC和WBC结果 与显微镜检相近,无明显差异(P>0.5);AVE-763分析仪结合BW-200对尿中RBC和WBC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将大大提高;当尿液混浊有干扰因素存在时必须用显微镜复检.

    作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8例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69例)予以拉米夫定100 mg,1次/d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时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周,HBVDNA阴转率为57.6%,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早期应答率;治疗24周和48周时,HBVDNA阴转率为81.3%和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48周时HBeAg阴转率为28.8%,肝功能复常率为98.3%,且无耐药病例出现,提示有较良好的持续应答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陈强;邱邦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过程,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以期提高疗效.方法 将52例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血压水平、高血压病龄、血压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一组行介入治疗及围治疗期强化护理,另一组行前、后鼻孔填塞压迫止血,比较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 介入治疗护理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的机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高血压并顽固性鼻出血的一项比传统填塞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围治疗期强化护理是介入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钟燕青;王豪;肖叶玉;洪壁楷;吴熙中;肖榜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8月在我院住院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达到恢复期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50例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干预组),另50例为对照组(未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患者BPRS总分、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BPRS总分(21.45±4.2)较干预前(26.1±4.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7例)较对照组(完全依从23例,部分依从14例)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春娥;卢迟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