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转复快室率房颤的疗效观察

王志永;于磊;王雪艳

关键词: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心房颤动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或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分别给予胺碘酮或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观察20 min.结果 20 min时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8.2%,无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控制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起效更快.结论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安全有效.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放疗病人皮肤反应的有效干预方法 .方法 根据52例患者产生皮肤反应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干预后皮肤反应均得以缓解,减轻病人的痛苦,能将病人接受有效的照射剂量.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找出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因素.采用循证护理寻求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继侠;田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隐匿性肝硬化患者的预测及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隐匿性肝硬化患者的预测及处理方法 .方法 对自1994年9月-2007年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发现肝硬化患者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成功73例,无一例中转.术前确诊慢性乙肝患者14例,HBsAb(+)患者57例,HCV Ab(+)1例,酗酒史者3例.肝功能检查ALB平均为(38.7±3.2)g/L.术中发现明显肝硬化患者13例,轻度肝硬化者60例.术后引流液>500 ml/d,为漏出液,肝功能检查第3 d ALB平均为(30.2±12.4)g/L,第7 d ALB平均为(37.5±2.4)g/L.全组无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4.7±2.2)d.结论 术前重视肝炎或曾经患过肝炎患者,术中注意观察肝脏硬化程度,术后加强肝功能检测及引流液的观察,积极保守治疗即可痊愈.

    作者:万建华;余少鸿;陈先锋;周亚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0.25%盐酸罗哌卡因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0.25%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各20例.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T4-5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1.33%利多卡因3ml(试验量),随后两组分别分次加入0.25%盐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8-10 ml.评定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A、B两组起效时间分别为(8.40±4.5)min,(130.6±6.5)min;两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pO<,2>、血压、心率注药前后有变化(P<0.01),而A组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心率变化B组>A组(P<0.05).结论 0.25%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世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创伤118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例,采用尽早建立人工气道、手术、脱水、亚低温、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38例,中残31例,重残2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死亡原因为脑疝所致的继发性脑干损伤、原发脑干损伤.结论 降低重型颅脑创伤的病死率,关键在于超早期手术、加强综合治疗,重点应放在尽早解除脑组织的压迫、提高脑灌注及防止脑缺血上,还有赖于密切观察,积极治疗低血压、缺氧、发热和颅高压,维持正常生理环境,尽量减少继发性脑损害,对其进行预防有助于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 将于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24例分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42例及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82例,对比术后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约11.9%,对照组约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Ⅰ、Ⅱ期)需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显著减少术后患者上臂内侧感觉障碍,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江树嵩;孙淑明;林兴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治疗的4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分别应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按Matta评分:优31例,良7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2.6%.结论 手术治疗髓臼骨折行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疗效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燕青;吴利民;黄仕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对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16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为保证甲状腺手术的成功,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洁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情绪及行为神经的影响与护理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情绪及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每天游泳和抚触各1次,对照组每天进行传统沐浴1次.对2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哭闹情况及行为神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1),哭闹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1),行为神经评分优于对照组(P<0.1).结论 游泳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大脑、行为神经的发育及新生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

    作者:胡炜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人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86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级高血压28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0例;合并心肌缺血30例,左心室肥厚20例,术后发生心肌梗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高血压病人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时应联合内科做好术前评估和充分的准备,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水平,术中尽量保持血压平稳,术后严密监测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肌梗塞、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殿远;庄彦章;张伟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奥硝唑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奥硝唑冲洗宫腔、腹腔术野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9月30日在该医院住院并采用剖宫产术的病人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110例,胎盘娩出后,用干纱布擦净宫腔内积血及胎膜,用浸有药液奥硝唑200 ml加适量生理盐水的纱布擦洗宫腔,然后用药液冲洗宫腔下段并保留之.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后,用奥硝唑冲洗腹腔,药液不必全部吸净,缝合腹膜后再冲洗腹壁切口,逐层缝合腹壁.B组(对照组):90例,术中清理腹腔残血后关腹.两组病人术中均采用林格氏液500 ml+缩宫素20 u静滴,缩宫素10 u麦氏管滴入.术后均采用5%葡萄糖500 ml+头孢曲松3.0 g静滴1次/d.益母草冲剂、新生化冲剂冲服1包/次,3次/d,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宫腔感染、术后病率.结果 两组腹壁切口感染率、术后病率和宫腔感染率奥硝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冲洗宫腔腹壁切口可减少剖宫产后感染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伍雨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滴,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总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治疗组(84%)显著高于对照组(68%),治疗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使用银杏达莫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

    作者:张云赣;汤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双J管置入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双侧置管成功,6例单侧置管成功;在置管后尿量均即刻增加,总肾功能在5-14 d的内恢复正常.7例合并上尿路急性感染者,体温在1-4 d内恢复正常.结论 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简便、安全、有效,并可为下一步处理结石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蒋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髁部骨折7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减少肱骨骨折术后后遗症的方法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8例儿童肱骨髁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78例肘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97%,无肘内翻、肘关节活动受限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等后遗症.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效果显著,优良率高,术后后遗症少.

    作者:廖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3例临床分析

    对单纯母乳喂养、腹泻及使用抗生素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应注意强化预防措施.本文就我院2006年至2008年收治的2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蒙传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阑尾炎切除术后粪瘘的预防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重症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76例化脓、穿孔、根部坏疽伴腹腔积脓而引发严重盲肠壁炎症的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妥善处理阑尾根部,裁剪带蒂大网膜覆盖于阑尾的残端及炎症严重的盲肠区.结果 7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粪瘘.结论 通过以上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急性重症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粪瘘的产生.

    作者:贺绍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对胃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寻找更好疗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提高胃癌的治愈率.方法 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奥沙利铂化疗组)或顺铂方案(顺铂化疗组)治疗59例胃癌术后Ⅲ期病人,并且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91.53%.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前组89.66%和48.28%;后组88.00%和44.00%.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胃癌复发及转移.

    作者:邓建良;张国强;钱章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螺旋CT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 13例胃间质瘤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及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3例,肿块大径都小于5 cm,密度均匀,多呈均匀强化,潜在恶生(交界性)2例,介于两者间,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恶性8例(包括低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5例),肿块大径多大于5 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 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作者:闫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4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 将牙周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牙龈颜色、质地、出血情况,牙齿松动、牙周溢脓、牙周袋、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组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的情况较前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为67%.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杜郁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通幽聪耳片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通幽聪耳片的组方研究和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组方研究.运用半浸膏制粒法制备片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处方中何首乌、川芎、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CL检出何首乌、川芎、丹参,经专属性、重复性考察,适合鉴别定性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通幽聪耳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每片不低于0.016mg,有效控制了成品质量.结论 组方合理,制备方法 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所建立的检测方法 简便可行,可用于通幽聪耳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李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和经腹膜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手术和经腹膜后开放手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腹腔镜和40例经腹膜后开放手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痊愈率以及手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双侧病变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均为1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比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杜新建;曾良玉;段广军;刘难平;丁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