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探讨

郑东旭;王希敏

关键词:糖尿病, HbAlc, 空腹血糖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I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FBG),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的HbAlc与空腹血糖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646).结论 HbAl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作用优于空腹血糖,为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HbAlc.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菌和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者为感染组,阴性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感染组以6个月-2岁患儿为主,四季皆发病,在发热、肺部阴影及肺外表现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在止咳平喘的基础上以抗支原体为主;而对照组以2-6个月发病为主,冬春季发病,治疗以抗病毒为主.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罗念辉;李建军;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钛轮钉吻合术制作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桡动脉和头静脉作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吻合血管,采用钛轮钉吻合法制作内瘘.结果 92例人工内瘘成功85例(92%),术后4-6周使用,血流量可达200-250 ml/min.结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采用钛轮钉吻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于内科医师掌握、血管通畅率高、内瘘成熟快、不易形成动脉瘤等优点,很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杜书同;赵春秀;贾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AVE-763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镜检法尿检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AVE-763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显微镜检三种方法 检测尿中红、白细胞并将结果 比较分析.方法 将所收集的样本分装两管,按仪器操作规程和尿显微镜检查规程分别使用AVE-763尿液分析仪、BW-2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 尿RBC总检出率AVE-763为31.%,W-200为33.%,显微镜为25.%;尿WBC总检出率AVE-763为32.%,W-200为12.%,显微镜为29.%.结论 AVE-763分析仪检测尿中RBC和WBC结果 与显微镜检相近,无明显差异(P>0.5);AVE-763分析仪结合BW-200对尿中RBC和WBC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将大大提高;当尿液混浊有干扰因素存在时必须用显微镜复检.

    作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妇科专家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妇科专家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取得资料.结果 妇科专家门诊患者心理状态为:急躁不安、围观就诊型;忧郁、多疑型;紧张、忧郁型;焦虑、恐惧型;自卑心理型等.结论 妇科专家门诊患者心态复杂多样,门诊护士应力求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的佳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就诊.

    作者:郭孝琴;周光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PCIA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普胸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吗啡组(A组),芬太尼组(B组),曲马多组(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全麻用药方案相同.术毕三组患者均安置镇痛泵.镇痛配方:A组为吗啡40 mg+恩丹西酮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为芬太尼0.5 mg+恩丹西酮8 m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曲马多700 mg+恩丹西酮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参数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PCA2.0ml,锁定时间为15 min.分别于病人苏醒拔管后4、12、24、48 h观察并记录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各时点的SpO2、每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数值.观察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中以A组镇痛效果佳,术后24 h时点SpO<,2>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与术前比较,三组患者呼吸频率(RR,次/min)增快,Vt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B组较A组和C组变化明显(P<0.05).头晕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嗜睡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组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PCIA均能获得满意效果,尤以曲马多为佳.

    作者:袁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一例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行食道静脉套扎术的护理配合,加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满意性.方法 对该食道静脉套扎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及饮食的护理总结.结果 治疗效果好,恢复快.结论 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全程护理配合可提高其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友兰;丁运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过程,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以期提高疗效.方法 将52例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血压水平、高血压病龄、血压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一组行介入治疗及围治疗期强化护理,另一组行前、后鼻孔填塞压迫止血,比较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 介入治疗护理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的机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高血压并顽固性鼻出血的一项比传统填塞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围治疗期强化护理是介入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钟燕青;王豪;肖叶玉;洪壁楷;吴熙中;肖榜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种给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三种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方法 将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国产)、注射用洛赛克(进口奥美拉唑)和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三种用药方案在疗效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成本分别为2627.0元、3838.0元、1856.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0、40.0、20.0.结论 注射用泮托拉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优药物.

    作者:刘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的护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14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行颅内血肿清除.结果 14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后,例治疗护理效果满意,例转院治疗,例放弃治疗.结论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后合理的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的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华琴;郭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Mirizzi综合征2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人分别行胆囊切除或部分胆囊切除,直接瘘口修补或胆囊壁补片修补及Roux-en-Y式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或空肠吻合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手术方式依据病理分型而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及B超是术前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严江;古松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报告

    目的 评价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

    作者:茅宇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80例老年患者,无中转开腹.均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而痊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细心缜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是安全实施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重点.

    作者:黄瑜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并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中上段骨折并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跟骨牵引闭合复位松质骨螺钉、克式针,有限切开解剖钢板(钛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随访36例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优16例,良16例,可4例.结论 胫骨中上段骨折并胫骨平台骨折系较复杂的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需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类型,同时要兼顾到胫骨中上段骨折的类型,采用跟骨牵引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后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支小卫;张小军;习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内科胸腔镜肺大疱内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复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科胸腔镜直视下肺大疱内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对复发性气胸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95例复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内科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直视下肺大疱内注入生物蛋白胶.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气胸吸收时间、复发率(随访1年)有无差异及治疗组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气胸吸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发热25例,胸痛27例,症状均较轻微.胸水增多1例,抽胸水后好转,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 内科胸腔镜直视下肺大疱内注入生物胶能提高复发性气胸近期疗效,减少远期复发,注药后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作者:李俊华;李龙发;周爱莲;戚璟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纳米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褥疮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米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褥疮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Ⅱ期褥疮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为纳米烧伤敷料和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40 u/联合应用在创面上,每日一次;对照组为10%的碘伏清洗创面后外用丁胺卡那霉素换药,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全程记录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用明胶酶普法检测褥疮伤口渗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含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2.8±1.7)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0.6±2.4)d.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9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MMP-2,9水平在7 d及21 d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能促进褥疮创面的愈合.

    作者:吕勤;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满18-24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和制剂的副反应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的推广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本院对18-24个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9%,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13.2%,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5%.结论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安全可靠,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尤其是满18-24个月龄的儿童可全面覆盖注射.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肿微创术后预防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可行的新技术,其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

    作者:何海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脑病与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措施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临床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措施等,分析脑出血与肝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平均动脉血压等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合并脑出血发生率为10.8%,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2×10<'9>/L的患者脑出血风险增加(P<0.05),血压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不影响脑出血发生率.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高达33%,联合止血药物与甘露醇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 肝硬化合并脑出血并不罕见,肝功能减退、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时间延长等因素与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及时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伟鸿;温凌;王巧瑜;李翠琼;沈丽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滴,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总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治疗组(84%)显著高于对照组(68%),治疗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使用银杏达莫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

    作者:张云赣;汤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