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飏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作者: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对4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越高.首次发生以出生后24 h内多见,其次在出生后2-7 d,原发性呼吸暂停于出生后2-7 d多发,继发性可发生于出生后任何日龄,>7 d均为继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病因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药物治疗以多沙普仑或氨茶碱均有效,有效率97.62%,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应在出生后即开始,对早产儿要进行连续监护,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脑损伤,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翠玉;陈继昌;韦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 Ⅰ-Ⅱ级输尿管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下行URSL.持续监测两组患者HR、MAP、RR,SpO<,2>、P<,ET>CO<,2>,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有无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术中呼吸抑制较B组少(P<0.01),术后头晕也较B组少(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B组高(P<0.01).两组病人麻醉后MAP均有所下降(P<0.05),B组术中MAP低于A组(P<0.05),B组于诱导后出现-过性心率下降(P<0.05),A组RR、SpO<,2>与P<,ET>CO<,2>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B组麻醉后RR、SpO<,2>较麻醉前下降(P<0.05),P<,ET>CO<,2>较麻醉前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URSL麻醉效果确切,但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安全性不及七氟醚吸入麻醉.
作者:刘睿;周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氨呫咕诺口腔贴片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试验组给予氨来呫诺口腔贴片贴于患部,4次/d;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来咕诺口腔贴片为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
作者:何芸;陈俊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肾功能、血电解质、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27例度过危重期转入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血液渗透压无影响,明显提高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海燕;廖祖春;宋斌;叶浩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浸润性乳腺癌C-erbB-2、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1)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2)nm2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3)C-erbB-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统计学意义;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无显著性正相关,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erbB-2、nm23、ER及PR的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
作者:柴小兰;韩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替硝唑药膜在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84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按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分为A、B两组,每组分别再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局部使用替硝唑药膜,另一组常规治疗上碘甘油作为对照组,每组治疗均为1次/d,观察1-5 d局部用药的疗效.结果 无论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替硝唑药膜组疗效明显优于碘甘油组(P<0.05).结论 替硝唑药膜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曾素娟;刘江峰;方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对30例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切开、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 30例随防3-24个月.据髋关节临床活动功能进行了评价:优12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86.7%.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切开、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黄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双侧置管成功,6例单侧置管成功;在置管后尿量均即刻增加,总肾功能在5-14 d的内恢复正常.7例合并上尿路急性感染者,体温在1-4 d内恢复正常.结论 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急性肾衰简便、安全、有效,并可为下一步处理结石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蒋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对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16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为保证甲状腺手术的成功,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洁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体外研究方法 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原代人结肠上皮细胞谷氧还蛋白(Grx)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原代人结肠上皮细胞;通过相同浓度H<,2>O<,2>或不同浓度H<,2>O<,2>刺激原代人结肠上皮细胞,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2>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H<,2>O<,2>对细胞Gr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400 μmol/L以上的H<,2>O<,2>降低细胞活力,300μmol/L浓度的H<,2>O<,2>在一定时间内随刺激时间的延长Grx基因表达相应增加(P<0.05),且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Grx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在30 min时表达量多;在300 μmol/L以下,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Grx基因表达水平亦相应增加(P<0.05),而500 μmol/L浓度的H<,2>O<,2>组Grx基因表达与400μmol/L组相比有所下降(P<0.05).结论 H<,2>O<,2>引起的氧化应激可明显上调原代人结肠上皮细胞Grx基因的表达,可能在基因水平上参与了对抗H<,2>O<,2>的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赋予了细胞良好的抗凋亡能力,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黎思毅;彭红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磷霉素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效应.方法 应用K-B法对临床分离出的24株多重耐药菌进行磷霉素和亚胺培南(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舒谱深的敏感率分别为91.7%、95.8%、95.8%.结论 磷霉素可以成为治疗临床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一种选择.
作者:陆桃红;田凤喜;高灵宝;朱晓丽;陈亚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CVST发病年龄多为20-45岁,常发生于围产期妇女,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以头痛、癫痫发作及肢体瘫痪为主;多伴有脑脊液压力升高;核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MRV)及螺旋CT静脉成像(CTV)均可发现静脉窦不同程度的静脉闭塞、回流障碍.如能及时确诊并干预,预后较好.结论 对于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以颅内高压为突出表现,而无明显中枢感染迹象的中青年患者,尤其是围产期或长期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女性,应考虑CVST的可能.CTV和MRV的确诊率高,安全无创,检查方便、快捷,是目前诊断CVST的首选方法 .
作者:赖穗翩;黎冠东;左克扬;梁宇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86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级高血压28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0例;合并心肌缺血30例,左心室肥厚20例,术后发生心肌梗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高血压病人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时应联合内科做好术前评估和充分的准备,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水平,术中尽量保持血压平稳,术后严密监测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肌梗塞、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殿远;庄彦章;张伟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院血液感染的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 进行血细菌培养,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血液培养阳性率为5.4%,检出细菌共23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2株(53.0%),革兰阳性球菌92株(40.0%),真菌16株(7.0%).大肠埃希菌60株(26.1%)占首位,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48株(20.9%).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有较高敏感性.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有较高敏感性.结论 本院血液标本检出率一般,了解血液感染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对减少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东红;林贵良;黄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放疗病人皮肤反应的有效干预方法 .方法 根据52例患者产生皮肤反应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干预后皮肤反应均得以缓解,减轻病人的痛苦,能将病人接受有效的照射剂量.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找出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因素.采用循证护理寻求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继侠;田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老年人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60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6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60例中痊愈11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平均手术时间(16.55±3.66)min;平均住院时间(5.07±1.25)d;平均疗程(10.±2.55)d.术后疼痛(Ⅱ、Ⅲ度)24例、出血(>50 ml)3例、尿潴留24例、肛缘水肿2例.对照组60例中痊愈1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手术时间(45.25±7.97)min;平均住院时间(8.32±1.55)d;平均疗程(15.47±1.56)d.术后疼痛(Ⅱ、Ⅲ度)57例、出血(50 ml)6例,尿潴留29例、肛缘水肿11例.两组近期无狭窄和严重感染,远期疗效有待观察.结论 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老年人混合痔是一种有效方法 ,手术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出血少、皮瓣水肿少、缩短了疗程,有效地减少了诱发术后老年合并病,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建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脊柱外科基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过引进多种国外新技术和有关器械,手术治疗方法不断发展成熟,颈椎前路手术在临床中开展得到普及.
作者:利雪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自中心血库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和实施以来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为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中心血库实验室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拒收的113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不合格血液标本占有率为1.74%.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乳糜血标本多,溶血、标识不清或不正确的标本占有率次之,标本量少、试管破损也有一定比例.结论 应加强献血者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完善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操作规范与流程,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以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率.
作者:张生吉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