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穗翩;黎冠东;左克扬;梁宇闯
目的 探讨妈富隆和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能迅速止血、调整周期和简便、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收治并确诊的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73例随机分入妈富隆组(40例)和妇康片组(33例),对临床资料和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妈富隆组与妇康片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5%、93.9%,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妇康片组平均出血量多于妈富隆组[分别为(146±54.6)ml和(115±55.7)ml,P<0.05],妇康片组完全止血时间及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时间均长于妈富隆组[分别为(69.38±19.8)h:(49.86±19.68)h,(35.32±12.88)h:(24.23±11.18)h,P<0.05].结论 妇康片与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在止血治疗方面均有效,而妈富隆组效果更优.
作者:黄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孕晚期妇女超声检查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法估测羊水量,分析比较西安济仁医院妇产科152例羊水过少者(观察组)和150例羊水量正常的妇女(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生期妊娠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探讨s-NSE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高胆期及黄疸消退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NSE及行NBNA,生后1、3、6个月追踪随访,并与24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 高胆期:s-NSE水平随血清总胆红素(TSB)升高而升高,各组s-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287,P<0.01);高胆组NBNA评分明显下降,NBNA评分随TSB升高而降低,各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7,P<0.01);s-NSE水平与NBNA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r=-0.509,P<0.01).高胆消退后,s-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NBNA评分同步上升.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s-NSE浓度显著升高,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ABE的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作者: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寻找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损害的规律,探讨其远近立体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动态随访病人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临床资料(如用同视机检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觉,包括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结果 间歇性外斜视以远立体视大部分损害、近立体视保存为特征.远立体视中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顺序发生逆行损害.近立体视中非交叉视差、交叉视差及零视差依次受损.保存的视锐度低于正常人群.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融合功能的损害出现早、严重,故对于融合范围异常的患者,即使视锐度正常也应立即手术,以利于功能治愈;如三级视功能基本正常,可进行正位视训练治疗.
作者:王朝球;崔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磷霉素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效应.方法 应用K-B法对临床分离出的24株多重耐药菌进行磷霉素和亚胺培南(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舒谱深的敏感率分别为91.7%、95.8%、95.8%.结论 磷霉素可以成为治疗临床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一种选择.
作者:陆桃红;田凤喜;高灵宝;朱晓丽;陈亚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生大黄粉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Bell分期,将68例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大黄粉100 mg/kg,每8 h一次.结果 应用生大黄粉干预治疗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生大黄粉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好,价格便宜.
作者:赖春华;王维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与在临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护长及护理人员的管理、急危重及特殊病人护理、环境、用物安全、急救设备及药物等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及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制定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此标准及要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电脑信息化管理,将信息整理后下发到各病区进行整改,以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结果 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各个工作环节、各个工作时段、各级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护理职业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士的安全隐患意识目的 .结论 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形成了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保证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作者:刘艳;李小金;丁平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60例GSC≤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体会,分析了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对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在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康复出院40例,好转18例,死亡2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伍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措施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临床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措施等,分析脑出血与肝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平均动脉血压等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合并脑出血发生率为10.8%,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2×10<'9>/L的患者脑出血风险增加(P<0.05),血压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不影响脑出血发生率.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高达33%,联合止血药物与甘露醇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 肝硬化合并脑出血并不罕见,肝功能减退、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时间延长等因素与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及时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伟鸿;温凌;王巧瑜;李翠琼;沈丽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3例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1例患者的损伤类型及处理结果 .结果 对所有肝外胆管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局部病变及解剖变异、操作不当、经验缺乏是肝外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及时发现肝外胆管损伤并及时合理的处理,愈后仍良好.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踇趾腓侧皮瓣在手指指腹缺损及手指再造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应用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及手指再造15例.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逼真,有罗纹,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例,良6例,供足行走、跑、跳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及拇指再造,可大限度恢复伤指的外形与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奇鸣;洪小芳;杨福周;余林权;孟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为寻找更好疗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提高胃癌的治愈率.方法 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奥沙利(铂奥沙利铂化疗组)或顺铂方案(顺铂化疗组)治疗59例胃癌术后Ⅲ期病人,并且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91.53%.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前组89.66%和48.28%;后组88.00%和44.00%.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胃癌复发及转移.
作者:邓建良;张国强;钱章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替硝唑药膜在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84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按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分为A、B两组,每组分别再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局部使用替硝唑药膜,另一组常规治疗上碘甘油作为对照组,每组治疗均为1次/d,观察1-5 d局部用药的疗效.结果 无论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替硝唑药膜组疗效明显优于碘甘油组(P<0.05).结论 替硝唑药膜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曾素娟;刘江峰;方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4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糖及临床症状观察,同时给予严格控制血糖、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肢体麻木、疼痛及发凉等临床症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结论 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配合正确护理,对巩固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陈妙妆;林华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人分别行胆囊切除或部分胆囊切除,直接瘘口修补或胆囊壁补片修补及Roux-en-Y式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或空肠吻合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手术方式依据病理分型而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及B超是术前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严江;古松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改良腮腺切口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行传统手术切口,另一组实行改良腮腺切口,两组均保留腮腺筋膜,并采取面神经干顺行分离及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分离法.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腮腺切口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和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腮腺切口改良式手术方法 切口入路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患者有较满意的面部外形,腮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较传统手术切口有其优越性.
作者:李慧;赵晓英;邓衍铭;王怡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r-IFN-2b)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探讨该病的更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113例0-2岁儿童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为本院儿童保健体检健康儿童20名,余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院的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特布他林雾化液压缩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压缩雾化吸入.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白介素-4(IL-4),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γ-IFN、IL-4的水平变化.结果 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上,干扰素组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IL-4水平在急性期即治疗前明显升高而γ-IFN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干扰素组血浆γ-IF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IL-4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较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对照组血浆γ-IFN水平较治疗前也升高,IL-4水平较治疗前也下降,但变化程度不如干扰素组明显;治疗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IL-4水平增高而γ-IFN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缩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且痛苦小、副作用少.
作者:徐小红;阮骆阳;谭梦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动态血糖监测是适合各种糖尿病患者使用的且能提供24 h连续血糖图谱的新型血糖检测手段.目前国际上动态血糖监测仪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微创型、无创型、无线型几种.且众多研究均在探索如何解读动态血糖图谱及建立其正常参考值,同时动态血糖监测已被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
作者:赵嘉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于2008年2月1日入院患者,女,7岁,缘于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39℃,伴全身酸痛,间断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于2008年2月1日入院,在院外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后热退.
作者:李以贵;徐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 成功率的高低.方法 将我院儿科住院部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的1010例1岁以下的患儿分为两组做比较,实验组560例为直刺方法 入针,对照组450例为斜刺方法 入针.结果 直刺方法 入针成功率明显高于斜刺方法 入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入针方法 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罗瑞珍;李美花;林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