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云;王政华
目的 调查肿瘤患者使用脂肪乳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12月所有使用脂肪乳注射液肿瘤患者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500份,根据相关标准就脂肪乳的适应证、药物选择、配伍合理性、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专项点评.结果 调查的1 500例肿瘤患者中,以围手术期患者居多,占68.2%.528例用药不合理,占35.2%;其中,适应症不适宜占16.1%,药物选择不适宜占44.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50.6%,配伍禁忌占18.3%.结论 该院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需采取措施强化该类药品的规范使用.
作者:张霓;贺宝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阿司匹林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阿司匹林预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及队列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和5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能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RR=0.69,95%CI(0.54,0.89),P=0.004]及肺栓塞发生率[RR=0.60,95%CI(0.43,0.84),P=0.003].与低分子肝素□LMWH□相比,阿司匹林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肺栓塞发生率、血红蛋白下降量分别为[RR=1.06,95%CI(0.96,1.17),P=0.22],[RR=1.04,95%CI (0.93,1.18),P=0.48]以及[MD=-7.61,95%CI(-11.73,-3.49),P=0.000 3].结论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能降低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与LMWH相比,在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血红蛋白下降量低于LMWH;阿司匹林与空白对照、LMWH的其他并发症比较没有差异.
作者:郭华;付强;张俊清;王培;任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胃肠肿瘤是我国人口中消化系肿瘤的多发病种,而针对其进行放疗、化疗治疗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毒性不容忽视.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同时,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且对正常细胞无伤害,使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对中药多糖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人结直肠腺癌细胞LoVo、HCT-116、HT-29的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多糖的抗胃肠肿瘤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许峰巍;孟静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钠肽.用药48 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排尿量、血肌酐、血钾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48 h,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用药后LVEF均明显的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尿量均明显增加,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浓度均轻度升高,观察组血钾浓度轻微升高,对照组血钾浓度轻微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未见进一步加剧.结论 应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降低血浆BNP水平,利尿,对肾功能未见不良影响.
作者:郭琳;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8月发布了《药品说明中儿童安全包装描述的指导原则》,主要介绍对药品说明书、纸盒标识和容器标签中儿童安全包装描述的要求.而目前在我国尚无类似的指导原则,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期待引起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视与参考以及对我国药监部门有所启示.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入院后被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依据治疗后的疗效、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和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5.0%,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心动过速、喂养不耐受、支气管肺发育等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氨茶碱相比,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快速降低呼吸暂停的发作频率,消除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是理想的用于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药物.
作者:王玉;倪莎莎;韩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计算机化系统在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报告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但目前计算机化系统在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中应用尚未普及,或仅使用了计算机化系统部分模块功能.基于计算机化系统在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机构的应用现状,简要介绍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GLP法规要求、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流程、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状态的保持、计算机化系统运行需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等内容,以期为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并加快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与国际接轨.
作者:霍桂桃;张曦;吕建军;李琛;屈哲;林志;李佐刚;耿兴超;霍艳;王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头孢他啶组给予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组给予万古霉素,两组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炎症因子及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万古霉素组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CT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万古霉素组BNP、TNF-a、IL-6、PCT下降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施金虎;孙辉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变化,探讨重症患者优化的伏立康唑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伏立康唑并监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重症患者,从性别、年龄、体重、APACHE2评分、剂量、总胆红素、白蛋白与浓度相关性,浓度分布情况、质子泵抑制剂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99例患者,监测150例次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其中仅76.00% (114/150)达目标范围1~5.5 mg/L,<1 mg/L占13.33% (17/150),>5.5 mg/L占12.67%(19/150);高龄患者(年龄≥60岁)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中青年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外(P=0.000),性别、体重、体重标准化剂量、APACHE2评分、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对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165),联用泮托拉唑患者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4),联用泮托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相比伏立康唑谷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伏立康唑达标者与未达标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9,P=0.809).结论 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临床有监测的必要,年龄、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影响较大,制定给药方案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作者:梁培;郭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槐杞黄颗粒治疗,2次/d,<3岁5.0g/次,≥3岁10g/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5水平均明显降低,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4、IL-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3例(6.0%),对照组复发12例(24.0%),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刘海燕;杨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D62p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幅度是否≥10%,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有效(C2)组和氯吡格雷抵抗(C1)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CD62p以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的水平,并分析其变化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经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分为C1组(57例)和C2组(93例),其中C1组患者CD62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患者CD62p、PAGM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变化幅度显著大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治疗前后CD62p的变化幅度与PAGM下降幅度的相关性(r=0.424,P=0.001)优于C1组(r=0.387,P=0.020).结论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小板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抵抗可能与血小板活性状态相关.
作者:王萌萌;柯福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在5种不同提取条件下可提取物成分,评估其迁移量对药品安全性的风险.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ICP-MS)法分析测定萃取液中24种元素含量.结果 建立24种元素标准曲线,确定检出限及定量限,完成5种提取溶液中元素测定并评价其安全性.结论 用于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冻干产品包装的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Li、V、Cr、Fe、Co、Ni、Cu、Zn、As、Cd、Sb、Ba、Hg、Pb 14种元素每天的迁移摄入量均低于人每日允许暴露量(PDE),迁移量不会给药品带来风险,因而不影响注射剂质量.
作者:鞠爱春;潘超;李海燕;岳洪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全世界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长效基础型胰岛素类似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其中甘精胰岛素(IGla)、地特胰岛素(IDet)以及德谷胰岛素(IDeg)是临床上常用的3种基础型胰岛素,通过改变结构获得了缓慢的吸收和分布,以及相对较长的作用时间,更符合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对这3种胰岛素制剂在分子结构以及长效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和药效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张星艳;李亚卓;曾勇;李俊;伊秀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去势疗法是否会增加前列腺癌(PCa)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方法 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 Central关于去势疗法(ADT)应用于PCa并报道该治疗与糖尿病相关性的临床试验研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Meta分析.结果 共8项临床研究,涉及65 695名应用ADT及91 893名未应用去势疗法(non-ADT)的PCa患者纳入分析.应用ADT的患者其糖尿病的发病率较non-ADT者高出39%[RR=1.39,95%CI(1.27~1.53),P<0.01];亚组分析发现,不同的ADT对糖尿病发病率亦有不同的相关性,促雄性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能明显增加PCa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RR=1.45,95%CI(1.36~1.54),P<0.01];促雄性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联合口服抗雄性激素药物[RR=1.40,95%CI(1.01~1.93),P<0.01],以及睾丸切除术也可明显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风险[RR=1.34,95%CI (1.20~1.50),P<0.01],而单纯服用抗雄性激素的药物则与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RR=1.33,95%CI (0.75~2.36),P=0.33].结论 ADT可明显增加PCa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提示临床应用该疗法需考虑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喻俊峰;陈文举;范攀越;苏智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7年1月选择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诊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两组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辅助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采用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 (GPⅡ b/Ⅲa).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2.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和LVESD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GP Ⅱb/Ⅲa值分别为(10.22±3.12)%和(14.32±2.9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0.98±3.30)%和(21.22±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出血与死亡等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9.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心功能,降低GPⅡ b/Ⅲa的表达,从而提高近期与远期疗效.
作者:李亚云;王政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苍耳亭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靶点,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其对肝癌HepG2细胞相应靶点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EMT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蓬乱蛋白(Dh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为作用靶点,采用分子对接虚拟技术评价苍耳亭与其空间结合能力,并与相应内源性物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醋酸离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N-乙酰葡糖胺对比;培养HepG2细胞,给予1、5、20 μmol/L浓度的苍耳亭,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其对Dhs、Vimentin、Snail、VEGFR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苍耳亭与EMT过程中作用靶点均具有一定亲和力,其中与Dhs、Snail、VEGFR3的亲和力高于内源性物质,与Vimentin的亲和能力不及内源性物质;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苍耳亭显著下调Vimentin、Snail、VEGFR3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0.01、0.001).结论 苍耳亭对肝癌侵袭转移关键因子E-cadherin、Vimentin、Snail、VEGFR3有明显影响,可能是其潜在靶点;分子虚拟对接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预先提示潜在靶因子.
作者:吴育;曹刚;石美琴;杨水英;姜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70例.A组单独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B组单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C组的有效率为92.86%(65/70),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足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金冰;蔡永林;王俊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中航工业西安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计算FEV1/FVC的值,以及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6(IL-6)水平,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半年内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EV1、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GRQ评分、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急性加重1次及以上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次数,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IL-6水平.
作者:庄英鸿;尚东;巫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10种抗风湿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ACQUITYUPLC BEHC18(5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以含0.1%乙酸0.02 mol/L醋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10种化学物质的质谱检测线性范围宽,线性关系良好,r≥0.996 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2.5%~101.8%,RSD为0.9%~3.1%,检出限为0.001 5~0.018μg,定量限为0.004 5~0.55 μg,27批样品中有10批样品检出了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作为抗风湿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作者:罗廷顺;石桂兰;胡建勇;刘泽弘;孙钢;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TOF-MS)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法,对产复康颗粒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及定量分析,并进行初步药动学研究.方法 HPLC-TOF-MS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100 mm×3.0 mm,1.8 μtrn)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扫描范围m/z 100~2000.HPLC-MS/MS法采用Waters XBridge(R) BEH C18(150 mm×4.6 mm,2.5 μrn)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Scheduled MRM正负离子切换监测模式定量分析.ig给予SD大鼠产复康颗粒(0.5、5g/kg),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颈静脉取血0.2 mL,分离血浆,HPLC-MS/MS法检测产复康颗粒入血成分及含量.结果 HPLC-TOF-MS法鉴定产复康颗粒中24种成分;建立的HPLC-MS/MS方法分离度良好,各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对13种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水苏碱、黄芪甲苷和益母草碱的含量较高,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药动学结果显示,仅在给药剂量5 g/kg时,血浆中可检测到水苏碱和益母草碱,水苏碱的消除较慢,益母草碱快速消除.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产复康颗粒中多种成分的鉴定和含量的测定,为药材的质量控制、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静;蒋慧宇;邵姝鸣;张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