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动态心电图变化的临床分析

巫刚;潘肯林;刘新忠

关键词:葛根索注射液, 不稳定性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试验.将71例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的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每日1次;对照组21例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长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阵发性室速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对UAP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1997年5月~2007年5月诊治的3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同时行剖宫产术4例,孕妇均痊愈,2例并发先兆漉产治愈,1例并发早产,无母要死亡病例.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0例老年人哮喘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病程长,有吸烟史者多.诱因多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中、重度发病者多,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余国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9月~2006年6月应用腹腔镜进行6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达到预期效果.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大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问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尤为适合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祖师麻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祖师麻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0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萘普生、强的松、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祖师麻片每次3片,3次/日,疗程半年.结果 除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失访或未坚持治疗外,治疗半年后,两组其余病人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度、展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治疗组显效率78.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轻微.结论 祖师麻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林志翔;郑良成;戴益琛;戴禄寿;周明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向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比较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病理诊断标准对其转化机制进行探讨,并对转化前后二者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35例低度恶性MALT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对12例复发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LCA、CD20、CD79a、CD3、CD45RO、Ki-67等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其中2倒保持原有诊断MALT.其余10例转化为DLBCL.Ki-67指数在低度恶性MALT中≤20%,在DLBCL中≥40%,有的高度表达>90%,此项标记可作为二者鉴别的有效指标,以及转化的量化指标,也表明了其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一种轨迹.Ki-67也是表达生存状况的一项量化指标.关建词免疫组化;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转化

    作者:李胜难;罗小红;殷清华;杨清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17例

    目的 报道闭合复位克氏针骨折内固定术在手部掌、指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7倒23处手掌、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手法整复、闭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5周,术后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在X线监视条件下对掌、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损伤小、固定确切的优点.

    作者:赖苑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药效动力学影响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 44例ASAⅠ~Ⅱ级接受瑞芬太尼一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的病人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11例,A组为对照组25~46岁,B组60~69岁,C组70~89岁,D组90~97岁,均全麻诱导时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并进行神经肌肉阻滞监测.记录其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停药后T12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1)B、C、D组病人罗库澳铵起效时间分别为80.2±17.4s、75.8±15.2s、78.7±16.1s,较A组89.1±24.6s快(P<0.05).(2)无反应时间:B、C、D组明显比A组长(P<0..01),组间B、C组无反应时问无差异(P>0.05),D组病人则长于B组和C组(P<0.05).(3)不同年龄组罗库澳铵用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1).(4)B、C、D组停药后T125%恢复时问、恢复指数均较A组延长(P<0..01).结论 罗库溴铵随着高龄病人年龄的增长而肌松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黄惠彬;罗德兴;高晓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型碘仿糊剂在根管充填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型碘仿糊剂在根管充填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比较改良型碘仿糊剂与传统型糊剂在充填后3天内的疼痛反应及2年后的疗效.结果 改良型碘仿糊剂在根管治疗术后3天内的疼痛反应少于传统型糊剂,两者有显著性差异,2年后的疗效两者在统计调查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型碘仿糊荆在根管治疗中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去除容易,是准备行桩核冠修复的残冠、残根牙的一种较好的根充糊剂.

    作者:范恩典;赵琪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OPD急性呼衰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研究

    目的 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后EN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TPN组,临床相关费用低于TPN组.结论 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问,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威;冼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头晕的心理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头晕患者的相关心理因素.方法 对90例头晕患者和50名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合用帕罗西汀组.治疗2月后(两组失访4例和6例)观察患者HAMD、HAMA量表评分的变化及其与头晕症状变化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MMPI提示人格有偏移.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及头晕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头晕患者的人格因素和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从而有助于头晕症状的缓解.

    作者:罗秋华;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喜炎平联合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小儿复方氨基酸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应用思密达及微生态调节剂,口服ORS,并卧床休息,合理饮食,有严重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联合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与止泻时间上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联合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与对照组在病程及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陈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髁钢板固定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对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髁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42例股骨远端骨折根据A0分型,A1 11例,A2 12例,A3 8例,B1 2例.B2 2例,C1 3例,C2 3倒,C3 1例,42例均以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摄片骨折达解剖复位,骨性愈合,优25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 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坚强,失败率低,恢复好,疗效满意.

    作者:王和飞;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15例.常规监测有刨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开放上肢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面罩吸纯氧3min后开始诱导.SF组和RF组诱导时设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ng/ml和3ng/ml,2分钟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意识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2分钟后插双腔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不变,间断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关闭胸腔时停止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缝合切口时停止输注丙泊酚,术毕阿托品lmg和新斯的明2mg拮抗残余肌松,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意识清醒后拔管.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切皮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问、离手术室时间,第一次主诉需要镇痛药时间;IAAS评分;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RF组麻醉诱导时SBP、DBP、M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BP无明显变化,RF组围拔管期的SBP、DBP、MBP均高于SF组(P<0.05);SF组停药后的呼吸恢复、睁眼时问、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高于RF组(P<0.05),RF组停止异丙酚后30mnin内的OAAS评分高于SF组(P<0.05),30min后的OA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围拔管期的躁动发生率多于SF组(P<0.05),RF组第一次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时间早于SF组(P<0.05),需要镇痛药的比例高于S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过程更加平稳,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患者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高,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作者:崔卓越;魏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血糖浓度的测定,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精神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在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升高也越明显.结论 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变化明显,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功能有影响.

    作者:梁德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PCR对小儿EB病毒感染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EpBtein-Barr Virus DNA(EBV-DNA)在EB病毒(EBV)感染中临床意义.方法 对289例临床疑似EB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出145例EB病毒病原体DNA.男82例,女63饲.其中阳性结果拷贝数主要集中于4~5次方之间,占48.3%;其次为1~4次方之间,占32.4%.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57.2%、26.9%、35.9%.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张倩;樊茂;胡双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的以雄激分泌过多、持续无排卵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估计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可达5%~10%.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失调、不排卵、不孕,还可出现肥胖、多毛,卵巢可有多囊性改变.

    作者:宋洋;刘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牯膜下肌瘤电切术的要点和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6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其中37例为O型,22例为Ⅰ型,8例为Ⅱ型),大直径为3cm.行官腔镜电切术.结果 67例宫腔镜电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充分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4年年收治的38例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果 38例中32例为甲级愈合;6倒切口有轻微的红肿或线结反应,对症处理,4例2~3天愈合;1例发生切口感染,撑开原切口引流,经换药后治愈;1例术中巳发现盲肠壁坏死处理不当,术后第6天引流管有粪漏,经治疗2周后瘘道自行闭合.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间,合理使用胰岛素严密地血糖监测,个体化手术,防治并发症,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周志涛;陈伦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65例,未手术13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45例,78例均痊愈.结论 重视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适时的选择手术治疗,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失败45例分析

    目的 通过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失败病例的分析,初探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向.方法 将收住院的异位妊娠病例分两组,以1999年1月~2002年6月病例为A组,2002年7月~2005年12月为B组,药物保守治疗方案为MTX单次50mg/m2肌肉注射,多注射2次,同时予米非司酮100mg/日,口服3天.结果 治疗165例,A组药物保守治疗率18.15%,B组32.14%,两组比较p=0.0001.治疗失败45例,失败率27.27%,其中A组失败率45.61%,B组为17.59%,P<0.001.治疗失败改手术者,A组腹腔镜手术占26.92%,B组89.47%.p=0.0001.手术指征A组以腹痛+内出血为主,B组以附件包块增大为主,B<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趋势,药物保守治疗失败后剖腹手术或因腹腔大出血急诊手术减少.

    作者:黄建邕;李廉;郑惠冰;衣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