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18例体会

覃海宁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粉碎骨折, 坐骨神经损伤, 髋关节脱位,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 颅内血肿, 髋臼骨折, 坠落伤, 血气胸, 肝破裂, 分类法, 车祸伤, 砸伤, 年龄, 检查, 后壁
摘要:2001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髋关节脱位86例,其中合并髋臼骨折18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25~57岁,平均33.4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4例,压砸伤合并其他损伤2例,依Tudet-Letournel分类法,髋臼后后柱骨折3例,后柱后壁骨折,髋臼粉碎骨折,臼顶骨折各1例,合并血气胸颅内血肿、肝破裂.坐骨神经损伤各1例,手术治疗的12例中全部行CT检查.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普罗宁致腮腺肿大一例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N-2巯基丙酰基一甘氨酸),可降低肝细胞或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提高细胞ATP含量,改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抑制肝细胞蛋白、糖代谢,维持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是一种新型代谢改善解毒剂[4],主要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大,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发生的一例应用硫普罗宁致腮腺肿大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艾冬华;蔡昭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颈电环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方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81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一次成功率为95.1%(77,81),平均手术时间为6.2min,出血量为5.6ml.术中患者无痛苦,耐受好.结论 LEEP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理想方法.

    作者:甄妙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血糖浓度的测定,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精神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在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升高也越明显.结论 精神病患者血糖浓度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变化明显,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功能有影响.

    作者:梁德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采取高频喷射通气的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年龄为1岁零3个月~7岁的气管异物患儿分为两组.即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肌松A组和氯胺酮复合γ-羟丁酸钠组B组,A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B组采用侧孔吸纯氧或必要时高频喷射通气.比较其手术时间、苏醒时闯;术中术后HR、SPO2、BP、ECG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低SPO2.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及HR、SPO2、BP、ECG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别,两组苏醒时间及发生呛咳、屏气及支气管痉挛和低SPO2:的例数和次数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麻醉.

    作者:彭春;周力平;卿帅;郭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形态和功能改变

    目的 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Amplatzer封堵术后右心房、有心室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25例继发孔型房问隔缺损患者,男9例,女16例;均行右心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封堵器或国产类似Amplatzer ASD封堵器.术前、术中、术后3天、术后3个月分别经胸彩色多普勒心脏检查,观察右心房、右心室大小、三尖瓣反漉、肺动脉压力、右室射血分散及左室射血分效.结果 2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偏移.CDFI:术后3天1例患者封堵器旁见3mm的分漉信号,此例患者术后1月复查未见分流信号.余24例术后3天均未见穿隔分流信号.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前后径、长径、横径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0.01);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3个月后复查右心房、右心室的大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ASD患者经封堵术后不仅消除了异常分流,而且使右心室的高动力状态得以纠正,也改善了左室收缩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评价心脏的恢复情况.

    作者:马青琳;李传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且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增高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1)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TC、TG、LDL-C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至ST段下移1mm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值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伐他汀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可明显减轻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作者:陈力;林琼申;李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S-100β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液和脑脊液中NSE、S-100β水平的变化,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S-100β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S-100β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且血液和脑脊液中NSE、S-100β水平的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血液和脑脊液中NSE、S-100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脑组织损伤的生化指标.

    作者:余振;彭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急性牙周脓肿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用康复新液局部冲洗加漱口,对照组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局部冲洗,1%碘甘油牙周袋或脓腔上药.两组均使用替硝唑口服.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效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急性牙周脓肿,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尹灿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26例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方法与单纯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肌酐、白蛋白及临床症状.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2小时后MMS显著下降,单纯血液透析对MMS无影响,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患者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生其它任何副作用.结论 作为清除MMS的治疗措施,血液灌流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梁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脏小血管瘤的螺旋CT四期表现及评价

    目的 研究肝脏小血管瘤螺旋CT四期表现并进行评价.方法 40例经手术和MR检查及病理确诊的肝脏小血管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发现48个病灶,67%(32/48)具有公认典型血管瘤强化表现,25%(12/48)通过四期表现分析可以明确诊断,8%(4/48)四期扫描不能确诊.平扫48个病灶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扫描32(67%)个病灶边缘部强化,12(25%)个均匀显著强化,4(8%)个病灶不强化.门脉期32(67%)个病灶均匀强化,12(25%)个病灶强化范围由边缘向中央部扩大,4(8%)个病灶不强化,平衡期和延迟期44(92%)个病灶呈等密度,4(8%)个病灶不强化.结论 肝脏小血管瘤的螺旋CT四期增强扫描表现具有典型和非典型改变,认识这些表现,可以与肝脏的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

    作者:张广源;黄士强;关惠英;陈世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牯膜下肌瘤电切术的要点和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6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其中37例为O型,22例为Ⅰ型,8例为Ⅱ型),大直径为3cm.行官腔镜电切术.结果 67例宫腔镜电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充分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型钢板治疗成人桡骨小头骨折的体会

    目的 研究并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对23例(17例Mason Ⅱ、6例Ⅲ型)的成人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对23例患者进行5个月~3年的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优18例,良4例,中1例,且均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及桡骨小头坏死的病例.结论 微型钢板治疗成人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志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神经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下肢手术临床上一般都首选椎管内麻醉,但部分病人不适用椎管内麻醉.老年人常常伴有脊柱僵直、严重骨质增生、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等脊柱异常,伴有心血管疾息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有时对于腰或髋部外伤而无法安置侧卧体位.

    作者:沈晓敏;姜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艋床神经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42例中存活26例,存活率62%,均遗留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中2例呈植物状态,死亡16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宜斌;李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PCR对小儿EB病毒感染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EpBtein-Barr Virus DNA(EBV-DNA)在EB病毒(EBV)感染中临床意义.方法 对289例临床疑似EB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出145例EB病毒病原体DNA.男82例,女63饲.其中阳性结果拷贝数主要集中于4~5次方之间,占48.3%;其次为1~4次方之间,占32.4%.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57.2%、26.9%、35.9%.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张倩;樊茂;胡双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吉西他滨1000mg/m2,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21天为1个周期,所有病例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32例患者入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1例,总有效率为87.5%(28/3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哎吐、脱发及皮疹,有4例(12.5%,4/32)发生了Ⅲ~Ⅳ度骨髓毒性.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艾小红;向其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EUSA方法检测血MP-1gM>1:80,对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175例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呼吸道表现,82例(46.86%)有肺外脏器受累,年长儿60例(73.17%),受累脏器中以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系统、胸膜、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48.78%,30.49%,23,17%,18.29%,12.20%,而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少见,分别为3.66%,2.40%.全部病例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均痊愈,无后遗症.结论 对于呼吸道感染同时有多脏器受累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做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有创机械通气救治左心衰竭严重肺水肿的体会

    目的 观察有刨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严重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肺水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前后对比.结果 治疗后17例肺水肿病员的呼吸、心率、血气饱和度有显著好转,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救治左心衰竭严重肺水肿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文英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颅骨缺损钛合金网修补术73例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适应证、时机、修补材料、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73例颅骨缺损行钛合金网颅骨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骨缺损用钛合金网修补,手术方法为覆盖法,颅骨修补手术时间术后立即修补3例,其余距受伤3个月~1年.术后36例原有轻头痛、头晕不同程度改善;12倒不明显;术前8例肢体偏瘫患者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前癫痫1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症状消失,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颅骨缺损直径≥3cm、缺损部位在额部、颞、顶部等,应当及时行修补术.目前手术材料选用钛合金网,其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佳.

    作者:王盛;王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彩色灰阶血流成像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灰阶血流成像在血管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的110根血管在常规二维模式,彩色多普勒成像模式(CDFT)和彩色灰阶血流成像模式(colorB-flow imaging)下对比观察.结果 在动脉斑块,静脉血栓形成,弯曲血管及假性动脉瘤等的疾病的图像显示中,模式优于CDFl模式和常规二维成像模式.结论 colorB-flow imaging模式在血管病变的检查中能够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刘燕;于立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