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黛力新与可多华联合治疗伴焦虑症女性尿道综合征

杨红

关键词:尿道综合征, 焦虑, 黛力新, 可多华
摘要:目的 观察黛力新与可多华联合治疗伴焦虑症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焦虑精神症状,将伴焦虑患者分为2组:黛力新与可多华联合治疗组、可多华对照组,随访4周,评价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Zung积分.结果 6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42例伴有焦虑,治疗后Zung积分下降,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女性尿道综合征焦虑症发生率较高,黛力新与可多华联合治疗伴焦虑症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较好.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不同分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用99mTc-DTPA肾清除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其结果与生化法测定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 GFR与Ccr呈正相关(r=0.7135),GFR与Scr呈负相关(r=-0.651),GFR与BUN间无相关性(r=0.109).结论 由于生化方法测定Ccr与Scr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且方法繁琐、费时,不适合临床,99mTc-DTPA测定清除率方便、快捷和准确,而且99mTc-DTPA测定清除率还有重复性能好等优点.

    作者:官荣光;李繁;陈锦超;柯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ICU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 收集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319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62份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19株,阳性率56.8%.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68%),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2.6%,真菌占9.4%.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4%),肺炎克雷伯氏菌(11.3%)不动杆菌属(9.4%)和真菌(9.4%)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为63.2%和41.2%.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为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特征,并有上升趋势.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防止抗菌素滥用,控制院内感染病原菌传播的关键.

    作者:黄玉环;李南洋;冼翠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31例心室率为160-240 次/分,平均为180次/分;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形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作者: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2例临床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了解MTX联合米非司酮以及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2例因腹腔内出血多改行手术;其余40例保守治疗成功(40/42).结论 合理使用MTX联合米非司酮以及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克;金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预防术后干槽症(DS)的效果.方法 选择210例拔除阻生牙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实验组向牙槽窝中置入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两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槽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96%和6.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拔牙创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作者:李向东;卢忠林;林少萍;王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牙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碘防糊剂根管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糊剂根管充填,观察一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2.63%,对照组有效率为82.16%,实验组对照组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比较理想.

    作者:李素珍;邢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0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无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中保证吻合口有良好的血运而无张力,避免过度牵拉、揉搓食管及胃壁,用胸膜或带蒂的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加强围术期处理,可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张永宏;谭传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肠损伤的术式选择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78例结肠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单纯损伤7例,合并伤71例.一期手术治疗63例,术后发生肠瘘1例,治愈62例,死亡1例.二期手术治疗15例,再次手术后发生肠瘘1例,治愈13例,死亡2例.结论 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谢虹桥;张卓军;吴雄辉;黄勇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各种心律失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首选药物.我院心内科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9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现将临床用药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裕;王艺玲;雷叶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方法的改进

    目的 观察臂丛(肌间沟)与颈浅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及1:20万u肾上腺素混合液,先行肌间沟法臂丛阻滞,效果确切后,再作同侧颈浅丛阻滞.结果 44例病人均获得麻醉效果,2例因疼痛剧烈以氯胺酮完成手术,成功率为95.6%.结论 锁骨骨折手术所经区域受颈丛及臂丛神经双重支配,单纯的臂丛神经阻滞或局部麻醉很难达到完全的镇痛效果,甚至造成麻醉失效,故锁骨骨折手术内固定麻醉时,采用臂丛阻滞加同时阻滞同侧的颈浅丛,大大提高了麻醉效果,此法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推广应用.

    作者:申黎光;苗颖;郑涛;贺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136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胆囊管造影88例,发现胆总管结石20例,经T管造影46例,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6例,2例肝胆管穿刺造影正常.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有利于避免不必要胆总管探查,防止胆道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颖;王家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97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9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穿孔修补137咧(占46.13%),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中毕Ⅰ式术12例(占4.04%),毕Ⅱ式术148例(占19.83%).结果 全组病例治愈284例(占96.6%),死亡10例(占3.4%),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处理,要早诊断,早手术处理,手术方法宜简单有效.

    作者:蓝玉华;容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外伤后无动性缄默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病人无动性缄默症(AM)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损伤后AM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6例病人经治疗15例恢复正常语言能力,1例呈木僵状态.结论 颅脑外伤后缄默症是一不常见但预后较好的暂时并发症,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积极治疗颅内感染、脑积水并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欣洪;罗富华;饶卫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为了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试验采用TBA循环酶速率法,对正常对照组、肝病患者(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进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 各类肝病患者的总胆汁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蔓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硬化钠代谢紊乱52例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根据血清钠的标准判定预后.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低钠血症中,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中轻度患者.结论 正确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吴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bFGF-FG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胶(bFGF-FG)对大鼠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bFGF-FG,将bFGF-FG喷涂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下方,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率、微血管密度.并与单独使用bFGF组进行对比.结果 皮瓣成活率A组为(80.6±6.9)%,B组为(75.3±11.2)%,C组为(56.4±10.2)%.微血管血管密度A组为27.15±5.42/mm2,B组为22.6±4.56/mm2,C组为15.95±3.18/mm2.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FGF-FG能够更好地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鲜华;梁杰;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洋藻类药物研究进展

    海洋藻类药用植物在我国中医药学中,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地位,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中包括藻类在内的海洋湖沼药物近10%[1].近年来对海洋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藻类药物在抗癌、抗菌抗炎、免疫、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是一类可以作为开发的天然资源.

    作者:张万科;欧阳林旗;罗志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

    目的 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P-选择素(P-selectin)动态变化,探讨它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中P-选择素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颅脑外伤后6小时血浆中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外伤后24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在外伤后7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测定其含量变化,对于伤情判定、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延成;孙奡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的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关系密切,牙髓为牙本质提供营养,并能不断形成牙本质,牙本质则将牙髓与外界有害刺激隔离,一旦牙本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髓暴露,常需将牙髓去除,终可能导致牙丧失.

    作者:周丽珍;郭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管状吻合器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应用上海产GF-1吻合器吻合的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等.结论 上海产GF-1吻合器灵敏度、性能精确度比进口一次性吻合器较差,但价格便宜,只要严格掌握吻合器吻合的适应症和吻合器吻合技术,吻合效果还是可靠的.

    作者:黄定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