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庄泽吟;陈秋阳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进展性脑梗死(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5例TIA患者和3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全量与半量使用奥扎格雷钠,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及临床疗效.结果 TIA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治疗组的C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能显著改善TIA与PCI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何学芳;赵玉章;杜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监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浓度的变化在评估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病情在急性期和治疗缓解期血清LDH、CK、ALT、AST、ALP、GGT浓度的变化,并将这些酶浓度的变化与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32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病情急性期血清LDH、CK、ALT、AST、ALP浓度的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1).2)血清TG浓度与血清酶LDH、CK、ALT浓度呈正相关关系,FIB浓度与LDH、CK、ALP、TG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连续监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血清LDH、CK、ALT、AST、ALP浓度的变化可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运生;李长钢;黄宝兴;孙玲玲;章文;吴跃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宫颈糜烂(cervical evosion)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约占妇科门诊总数60%左右,是宫颈炎的一种病理表现,也是诱发宫颈症的高危因素之一.现今对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有微波,电熨,激光,冷冻及中药等方法,均有一定疗效.我院应用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妇康栓加用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榕娟;林洁;龙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增城地区儿童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i)的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鼻咽拭子采集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应用Hi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K-B法检测Hi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头孢硝基噻酚显色反应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814份标本分离出458株Hi,分离率为25.2%,其中102株Hi 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2.3%.458株Hi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100%)其它依次为头孢呋肟(99.8%),阿奇霉素(98.9%),环丙沙星(96.5%),阿莫西林/棒酸(95.0%),头孢噻肟钠(93.7%),利福平(93.4%),头孢克洛(93.4%),氨曲南(92.4%);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耐药率高,分别为:34.1%,74.7%,46.1%.结论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潘翠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绝大多数发生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妊娠之后,称继发性绒癌.原发性绒癌为非妊娠性绒癌,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院2006年5月收治一例卵巢原发性绒癌并畸胎瘤被误诊为宫外孕破裂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问题.方法 对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3例MP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6例(69.6%),好转4例(17.4%),死亡3例(13.0%),部分患儿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UP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中以UP脑炎多见,早期诊断及治疗MP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害对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尤为重要.
作者:刘晓日;吕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辅助气道建立与通气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目的在于保持足够的氧合,并使二氧化碳得以充分排出体外.在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脏骤停初的数分钟内,胸外按压相对人工呼吸更为重要.因此,在抢救室颤所造成的心脏骤停的初几分钟内,单人复苏者应减少因人工通气而造成的胸外按压的中断.高级生命支持者在尝试置入辅助气道或者检查心脏节律时,也必须谨慎以减少对胸外按压的中断.
作者:宋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轮状病毒(RV)A、B、C组均可感染人类,A组是婴幼儿、年幼动物的重要致病原.它可以在小肠粘膜分化上皮内复制,导致急性,自限性腹泻,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属秋冬季腹泻的首位.近年来,各国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RV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发病早期即可发生病毒血症并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并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初步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RV肠道外感染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杨慧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不同分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用99mTc-DTPA肾清除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其结果与生化法测定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 GFR与Ccr呈正相关(r=0.7135),GFR与Scr呈负相关(r=-0.651),GFR与BUN间无相关性(r=0.109).结论 由于生化方法测定Ccr与Scr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且方法繁琐、费时,不适合临床,99mTc-DTPA测定清除率方便、快捷和准确,而且99mTc-DTPA测定清除率还有重复性能好等优点.
作者:官荣光;李繁;陈锦超;柯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对脑梗死后遗症期的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用氨氯地平作降血压治疗,对照组不服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1月时、6月时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波动指数(PI)、血流量(VOLUME)有显著差异.治疗6月时与治疗1月时比较,治疗组SBP、DBP、颈内动脉PSV、EDV、PI、VOLUME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1月时、6月时SBP、DBP、颈内动脉PSV、EDV、PI、VOLUME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观察起始时、1月时、6月时SBP、DBP、颈内动脉PSV、EDV、PI、VOLUME无显著差异.结论 氨氯地平不仅能降低脑梗死后遗症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显著改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颈内动脉血流量.
作者:张炜;占琼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至200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56例,其中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诊断依据B超、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肿瘤位于膀胱5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全膀胱切除术1例.肿瘤位于尿道3例,行前列腺部尿道肿瘤电切术2例,尿道外口肿瘤切除术1例.14例特殊病理类型的肿瘤术后予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和随访.结果 病理诊断: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41例,非典型性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4例,混合性肿瘤(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8例;尿道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45例随访1个月-11年,平均5.5年,3例特殊病理类型的肿瘤术后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均行TURBT.结论 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容易误诊,需术后病理检查确诊;TUR是标准治疗方法;大部分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但特殊病理类型的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需按移行细胞癌处理,进行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和随访.
作者:翁明高;陈仕平;朱绍兴;李启镛;岑和;许恩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5例在初诊或入院时被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元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胆囊管造影88例,发现胆总管结石20例,经T管造影46例,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6例,2例肝胆管穿刺造影正常.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有利于避免不必要胆总管探查,防止胆道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颖;王家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牙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碘防糊剂根管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糊剂根管充填,观察一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2.63%,对照组有效率为82.16%,实验组对照组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比较理想.
作者:李素珍;邢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胶(bFGF-FG)对大鼠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bFGF-FG,将bFGF-FG喷涂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下方,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率、微血管密度.并与单独使用bFGF组进行对比.结果 皮瓣成活率A组为(80.6±6.9)%,B组为(75.3±11.2)%,C组为(56.4±10.2)%.微血管血管密度A组为27.15±5.42/mm2,B组为22.6±4.56/mm2,C组为15.95±3.18/mm2.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FGF-FG能够更好地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鲜华;梁杰;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病人无动性缄默症(AM)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损伤后AM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6例病人经治疗15例恢复正常语言能力,1例呈木僵状态.结论 颅脑外伤后缄默症是一不常见但预后较好的暂时并发症,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积极治疗颅内感染、脑积水并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欣洪;罗富华;饶卫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异常报警信息与白细胞显微镜复检的相符性.方法 通过对2120例标本结果的数据统计,根据仪器给出的警示信息的169例标本和随机抽取无警示信息的100例标本,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测定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KX-21血液分析异常报警信息的敏感性98.2%,特异性为62.8%,阳性预测值为65.7%,阴性预测值98%.结论 KX-21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可起到很好的过筛作用,异常报警的标本应进行显微镜人工复检.
作者:梁海珊;陈海花;林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MTX联合米非司酮以及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2例因腹腔内出血多改行手术;其余40例保守治疗成功(40/42).结论 合理使用MTX联合米非司酮以及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克;金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应用上海产GF-1吻合器吻合的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等.结论 上海产GF-1吻合器灵敏度、性能精确度比进口一次性吻合器较差,但价格便宜,只要严格掌握吻合器吻合的适应症和吻合器吻合技术,吻合效果还是可靠的.
作者:黄定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9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穿孔修补137咧(占46.13%),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中毕Ⅰ式术12例(占4.04%),毕Ⅱ式术148例(占19.83%).结果 全组病例治愈284例(占96.6%),死亡10例(占3.4%),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处理,要早诊断,早手术处理,手术方法宜简单有效.
作者:蓝玉华;容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