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附323例分析)

王方

关键词:异位妊娠, B超诊断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后已证实的323例异位妊娠患者附件区包块二维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3例患者B超检查发现附件区有包块.结论 B超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永久起搏新疗法随访8例分析

    1999年12月~2004年8月,我科对符合永久起搏新疗法指征的8例,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后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永才;向立权;田杰;宁琳;杨义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新生儿黄疸程度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黄疸程度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将足月窒息儿、早产儿窒息儿黄疸的发生程度与头颅血肿无窒息的足月儿对照比较.结果通过统计学检验,足月儿轻、重度窒息黄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轻、重度窒息黄疸的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缺氧窒息严重的新生儿,不论足月与否,其黄疸程度反比无窒息缺氧的轻.

    作者:南卫东;王会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IL-6和sICAM-1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探讨其与心梗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45例AMI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sICAM-1和IL-6水平,并对AMI组分别按心功能不同和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对sICAM-1和IL-6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MI组外周血IL-6、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9);②AMI心功能Ⅲ、Ⅳ级组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心功Ⅰ、Ⅱ级组(P<0.01),Ⅱ级组又较Ⅰ级组明显增高;sICAM-1水平同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IL-6无此变化;③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组sICAM-1水平较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29);④IL-6与sICAM-1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ICAM-1而非IL-6水平同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杜利清;陈晓春;秦林金;白剑强;袁红梅;陈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时相的初探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时相的特点.方法测定糖尿病胃轻瘫组和正常对照组0min以及食用馒头餐后15、30、60、120、180min血糖、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糖尿病胃轻瘫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时相血糖、GAS、MOT浓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轻瘫组0、15、30、60min的SS浓度均小于对照组,仅O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20和180min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轻瘫组餐后GAS、MOT、SS分泌峰值在60~120min之间,分泌峰延迟.

    作者:邹钢;邵豪;陆泽元;丁玉珍;陈观榕;傅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莫昔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35例疗效观察

    2003年5月~11月,我院采用口服莫昔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3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72例均经肥达氏反应阳性或血培养证实有副伤寒甲沙门菌生长而确诊,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55岁,中位年龄35岁,入院前发热天数(6.7±2.2)天.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0~57岁,中位年龄38岁,入院前发热天数(7.1±2.3)天,两组年龄、性别,入院前发热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光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高氧液)和对照组(丹参高氧液)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和60%、8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严国山;朱向阳;杨小玲;聂亚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3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甲亢组、甲状腺炎组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的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甲状腺炎、甲低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韩久海;符海;杜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泰勒宁片用于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的序贯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泰勒宁片用于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并与克洛曲片相比较.方法采用开放型双向序贯检验方法,评价13对中度以上中重度癌痛患者,在分别应用泰勒宁片和克洛曲片后,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结果泰勒宁组取得了更好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泰勒宁片为临床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琳;王蔚;邢雪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拜唐苹对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C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拜唐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C肽的影响.方法病人住院后均由营养师制定糖尿病食谱,在使用达美康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50mg,一天三次,一周后餐后2小时血糖(PBG)>10mmol/L,则剂量加大至100mg,一日三次.当PBG<10mmol/L后,逐渐减少达美康用量,并且使PBG仍保持<10mmol/L.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PB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并注意用药后胃肠道的反应.结果拜唐苹对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C肽有明显作用(P<0.01),可减少磺脲类药物的用量,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结论 拜唐苹是治疗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小雨;梁明;栾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HIE的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变(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P<0.01),HIE恢复期与对照组PLT、MPV及PDW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结论临床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作者:钟亮;卢庆晖;阳红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十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病因为肾前性衰竭和肾实质性衰竭的占40%.主要的产科并发症为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为:急性肝炎、糖尿病、心脏病、中毒性休克.本组病例发病的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中无规则产检8人,规则产检1人,宫外孕1人.与非法行医相关2人.预防应加强围产保健,治疗包括及时终止妊娠,处理产科并发症,治疗内科疾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是妇产科少见而危急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应加强产检,及时处理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以预防为主.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关键.

    作者:邹娜;梁小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1999年昆明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7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73例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T变化(27.2%)及期前收缩(24.5%)多见.心脏扩大(10.9%)、心功能不全(5.4%)、心源性休克(2.7%)、心脑综合征(2.7%)少见.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53.4%),心肌钙蛋白Ⅰ阳性(10%).均未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38%,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0%.死亡2例,死亡率2.7%,其余病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近年来轻症、不典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日益增多,除柯萨基病毒外,轮状病毒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心电图在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吴玉蕊;向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关系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感染率明显增加,中心静脉导管在医院中应用于药疗、输液、全胃肠外营养、血液动力学监测、血液透析等,感染是其严重并发症,并导致病人死亡率上升,在美国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死亡率10-20%,ICU病房大于25%,因此降低感染率是非常重要的[1,2].本文对18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导管留置时间与其引起感染的关系.

    作者:朱永;何振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小型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小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了3年来99例发病在6~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54例为观察组,用血栓通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小型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钟纯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手术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胃道吻合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胰腺假性囊肿根据不同部位分别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7例、囊肿胃吻合4例、囊肿空肠侧侧吻合3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1例.对合并有胆道结石者同时行胆道手术.结果 35例无死亡,术后1例急性胰腺炎,1例腹腔感染,症状消失25例,减轻7例,未缓解3例,手术有效率94%,囊肿消失22例,缩小10例,无变化3例.结论囊肿胃肠道吻合术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种切实可行手术方法.术中应根据囊肿部位、多少来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林健敏;吴岑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苯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汀新、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病残率.方法将1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汀新5~10mg/d;倍他乐克6.25~100mg/d,治疗0.5~2年.治疗6个月后心脏超声复查,对治疗终点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随访2年其死亡率及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洛汀新加倍他乐克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彭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并不常见,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影响前臂旋转功能,1995年~2004年,我院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

    儿童意外损伤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它属于一类疾病.目前我国意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某些经济、文化、传统习俗等特点,我国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处于奇高水平[1].意外死亡居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2].儿童意外损伤不仅给众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所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是无法估量的.它将给受伤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终生难以消除的影响.所以重视儿童意外,保护儿童生命及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已刻不容缓.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儿科急诊及住院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如下.

    作者:廖凯;张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联用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产科自从大规模推广新式剖宫术以来,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加之近年来多种社会因素,剖宫产术直线上升,剖宫产导致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也逐年上升,给产科医生带来了不少困扰.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住院我科分娩的产妇,其中36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中术后使用了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唐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与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187病例分治疗组-Ⅰ80例,治疗组-Ⅱ27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肝苏冲剂口服、促肝细胞生长素或甘利欣静滴,治疗组-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滴1次/日;治疗组-Ⅱ只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滴1次/日;各组病例有黄疸者加用苦黄静滴,疗程3周.结果疗程结束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肝功能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治疗组-Ⅰ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30)、TBil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无毒副作用.结论还原型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配合其他保肝药治疗起协同作用.

    作者:周世明;刘养明;吴彪;贾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