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

陈洪

关键词: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现报告如下, 旋转功能, 前臂, 处理
摘要: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并不常见,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影响前臂旋转功能,1995年~2004年,我院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时相的初探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时相的特点.方法测定糖尿病胃轻瘫组和正常对照组0min以及食用馒头餐后15、30、60、120、180min血糖、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糖尿病胃轻瘫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时相血糖、GAS、MOT浓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轻瘫组0、15、30、60min的SS浓度均小于对照组,仅O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20和180min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轻瘫组餐后GAS、MOT、SS分泌峰值在60~120min之间,分泌峰延迟.

    作者:邹钢;邵豪;陆泽元;丁玉珍;陈观榕;傅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健康女性35-40岁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探讨

    目的获得本地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的参考值,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量丢失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在本地区范围内,随机抽样收集209例正常女性尿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脱氧吡啶酚,紫外酶法检测尿Cr,以nmolDPD/mmolCr比值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佛山城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为2.44~8.80nmolDPD/mmolCr;结论进行佛山城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的调查,获得本地区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值,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量丢失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张劲丰;苏荣;庄健海;叶俏霞;钟树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58例(68眼)翼状胬肉病例行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月~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低,术后效果好.

    作者:江毅;丁亚梅;崔鹏;王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AO分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42例随访6个月-5年,采用齐斌提出的标准,优3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2%.结论三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该术式疗效可靠.

    作者:李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检测糖尿病CRF长期HD患者血清NO水平,与非HD疗法糖尿病CRF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D显著增加了糖尿病CRF患者血清NO水平(P<0.05).结论 HD可增加糖尿病CRF患者血清NO,保护残肾功能.

    作者:袁捷;王东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观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流120例,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3~12天.24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4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治愈10例(41.67%),4周内治愈14例(58.33%).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张子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结肠癌切除术后全肠外营养的治疗效果

    目的了解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应用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将42例接受结肠癌手术且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TPN组术后5~7天内常规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和电解质的混合静脉营养液,对照组术后仅给予5~7天的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空腹血糖、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TPN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浆蛋白及平均体重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空腹血糖分别为(8.68±1.72)mmol/L及(11.26±2.36)mmol/L(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PN组9.1%(2/22),对照组20%(4/20);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TPN组长(P<0.05).结论对术前营养正常或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结肠癌手术后常规应用TPN,可以促进恢复,避免或减少营养不良相关的合并症.

    作者:李进展;方喜;陈进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背阔肌皮瓣面积大15×11cm2,小10×8cm2.结果术后10例皮瓣完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足部功能完全恢复,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耐磨损,适合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跟功能的重建.

    作者:胡钟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佳乐施对腰-硬联合麻醉血管扩张所致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目的比较佳乐施及林格氏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所致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佳乐施组,n=100例),B组(乳酸林格氏液组,n=100例),观察于注药前、注药后5、10、15、20、30分钟的血压变化及使用麻黄素的情况.结果A组于注药后5、10、15、20、30分钟各时间点,较用药前血压无明显下降(P>0.05),而B组注药后15、20、30分钟较注药前血压下降明显(P<0.05),B组使用麻黄素例数明显多于A组.结论佳乐施用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血管扩张所致的血压下降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周维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合并氟西汀及心理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前瞻性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心理治疗的同时使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观察其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日新;梁春鸣;周儒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3~5mg/kg,15min无效再重复.维持量为600mg-800mg/24h胺碘酮稀释于5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本组0.5h内平均负荷量(258.5±107.3)mg,第1个24h胺碘酮静脉用量平均(896.5±141.4)mg.总有效率91.3%,不良反应发生率13%,副作用小.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杜永才;韦海珠;周祥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钠素、内皮素测定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水平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人及慢性肺心病患者(30例)不同时期血浆BNP及ET-1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BNP分别为64±14ng/ml及52±8ng/ml,ET-1分别为67±18ng/ml及48±12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血浆BNP和ET-1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0.68,-0.82,P均<0.01),与PaCO2、RVPEP/AT呈正相关(r=0.67,0.58,P<0.01).缓解期血浆BNP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P>0.05),肺心病患者血浆BNP与ET-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BNP、ET-1均参与肺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曾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6例报告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小45岁,年龄大65岁,平均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均无椎弓根断裂,椎体均向前滑脱.L4滑脱17例,L5滑脱9例;Ⅰ度滑脱20例,Ⅱ度滑脱6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者10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5例.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结果 26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1例,1例因其他原因中断治疗,治愈率62%,有效率92.3%.结论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在改善症状,恢复功能,延缓病情发展上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丁春华;魏红沁;朱洁萍;赵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8例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81.3%)术前并存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其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75例(46.6%),心血管疾病54例(33.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3例(26.7%).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2例,伤口部分裂开9例,肺部感染39例,心血管并发症36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结论年龄不是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应生;林景泰;胡以则;李志雄;鲁培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断裂节育器宫腔残留23年孕产两胎一例

    患者李某,51岁,因阴道出血4天来诊.就诊时诉:已停经半年,4天来阴道出血、量多、色红、时有血块、无腹痛,曾在私人诊所输液止血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天,出血量有所减少,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则,LMP 2004年9月13日,生育4胎.

    作者:翁清燕;戴海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铜兰蛋白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铜兰蛋白(CER)浓度变化在Ⅱ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检测79例单纯DM患者.31例DM伴慢性病变患者和90例正常人血清CER,并将它们分成3组,比较各组CER浓度.CER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血糖采用酶电极法,美国贝克曼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DM组血清CER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有DM慢性病变者CER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DM患者(P<0.05);血糖控制好的患者CER浓度低于控制差的.结论血清CER的检测对DM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椎弓根内固定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管减压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4年9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23例6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16例,良4例,优良率77%.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关键是充分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应用,使老年人脊柱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虽然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通过置钉技术的改进,内固定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作者:朱伟红;苑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近8年来116例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黄昭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抗-HCV阳性血浆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抗-HCV阳性患者血浆中HCV-RNA的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生化方法检测ALT;FQ-PCR检测HCV R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54例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80 Copies/ml者103例,阳性率为66.88%;ALT>40单位/升82例,阳性率为53.25%.结论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与ALT有极高的相关性.

    作者:杨柳光;李卓园;蒋利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