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昭前
目的探讨以心悸就诊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77例心悸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频次分为心悸频发室早组(10例)、心悸偶发室早组(25例)、心悸无室早组(42例)进行比较,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心悸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悸频发室早SDNN、SDANN明显低于偶发室早组(P<0.001),心悸并发室早组除SDAN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心悸无室早组(P<0.01).结论心悸患者HRV减低,反映了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悸患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黄峻;黄燕;鞠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t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在临床上并非十分罕见,该病进行性发展,诊断困难,而且药物治疗效果差,非手术病人一般只能生存2~3年,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上的进步,使该病的防治取得显著进展.
作者:蒙碧波;蒋宜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自80年代开展溶栓治疗以来,本病的治疗取得明显的进步,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梗死后的心衰发生率明显减少.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采用国产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一例弹力纤维瘤特殊染色和临床病理分析,及149例文献报道复习.结果肿物多位于肩胛下部,无包膜,边界不清.镜下瘤内弹力纤维呈波浪状、串珠状、锯齿状的或球状,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内异形弹力纤维表现多样,弹力纤维染色(+).
作者:郭健;卢义生;赵东晖;付莉萍;李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危重病患者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据CVP等调整临床补液.结果 54例危重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的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CVP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梁守敬;黄永健;甄栋良;郑普光;甄玉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缺乏特异性的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1日~2004年8月31日诊断的71例胰腺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胰腺癌的对策.
作者:陈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高氧液)和对照组(丹参高氧液)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和60%、8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严国山;朱向阳;杨小玲;聂亚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MicroScan AutoScan-4(MS-Auto4)系统筛选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在MS-Auto4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的150株Eco和65株Kpn进行ESBLs筛选的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做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150株Eco和65株Kpn中,经确证ESBLs阳性的有40株和21株,系统提示为可疑产为ESBLs的有60株和26株,可筛选出全部ESBLs阳性菌株,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8%,假阳性率为16.2%,没有造成漏筛.结论用MS-Auto4系统对Eco和Kpn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同时,可利用其专家系统对ESBLs进行筛选,有助于临床及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但近期婴幼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它可引起广泛而多样的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本文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1年来收治的1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合并有肺外表现的48例进行分析.
作者:周琼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例一:患儿,男,7岁,因咽部疼痛伴发热1天,于2004年7月19日上午门诊就诊,患儿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门诊检查:T37.6℃,咽部充血明显,心肺无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双黄连20ml静滴,当用药10余分钟后,患儿开始哭闹烦燥,主诉全身肌肉疼痛,当时检查未见异常,暂把滴数调减后10余分钟,患儿哭闹加剧,全身肌肉疼痛明显.诊断双黄连过敏,立即停用双黄连注射液,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吸氧、非那根12mg肌注,约10分钟后病儿哭闹停止,全身肌肉疼痛消失.
作者:黄昌说;蔡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A组)及糖尿病不合并脑梗死(B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的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C组相比,血TG、ApoA1、ApoB、HDL及BG值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血CHO值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血TG、BG、HDL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CHO、AopA1、ApoB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比,CHO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BG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TG、HDL、AopA1、ApoB两组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高血压检出率A组53.2%,C组39.2%,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血TG升高、HDL及AopA1的降低、高血压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降低高TG血症,升高血HDL及AopA1、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杨利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HIE的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变(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P<0.01),HIE恢复期与对照组PLT、MPV及PDW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结论临床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作者:钟亮;卢庆晖;阳红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精液分析彩色图像检测技术是评估男性生育力主要方法,也是男科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主要依据,在泌尿男科、生殖医学、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等临床和科研中有广泛应用前景.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不仅克服了单纯人工分析的缺点,而且为运动分析的标准化,为各医疗单位和研究单位之间以统一的标准对同一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分析与比较提供了优于主观目测的评定结果.本文就应用该项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及精液动态分析标准化临床应用等进行评估.
作者:周贞学;钟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58例(68眼)翼状胬肉病例行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月~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低,术后效果好.
作者:江毅;丁亚梅;崔鹏;王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9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继之奥曲肽25ug/h持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48~72h;对照组52例,垂体后叶素10u静脉注射,继之垂体后叶素40u、酚妥拉明10mg12小时维持静脉点滴,连续用药48~72h.结果治疗组止血率82.9%(34/41),对照组止血率59.6%(31/52).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孙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8例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81.3%)术前并存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其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75例(46.6%),心血管疾病54例(33.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3例(26.7%).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2例,伤口部分裂开9例,肺部感染39例,心血管并发症36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结论年龄不是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应生;林景泰;胡以则;李志雄;鲁培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小剂量肝素在治疗白血病合并DIC的疗效.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7例,采用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5例治疗有效.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DIC,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是治疗DIC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归纳日常工作中提高B超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率的一些措施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由我院B超诊断,后经手术证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经腹首诊10例,其余11例经3种措施处理后得到超声诊断结果,手术后证实20例超声诊断正确,误诊1例.结论 3种措施有助于提高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疸的诊断率,提高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估测患者预后.
作者:卞承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探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后已证实的323例异位妊娠患者附件区包块二维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3例患者B超检查发现附件区有包块.结论 B超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组对我院2001年2月~2005年3月的308例急腹症病人,经B超诊断胆道蛔虫病并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诊断胆道蛔虫病的实用价值.
作者:邓碧丹;杨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