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孙玉明

关键词:奥曲肽,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食管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9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继之奥曲肽25ug/h持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48~72h;对照组52例,垂体后叶素10u静脉注射,继之垂体后叶素40u、酚妥拉明10mg12小时维持静脉点滴,连续用药48~72h.结果治疗组止血率82.9%(34/41),对照组止血率59.6%(31/52).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论 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11.69%,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60%.

    作者:曾春荣;李丰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分析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致命性损伤,严重者常未及抢救而现场死亡,死亡率高达55.6%~71.1%.我科1986-2003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奋;李丹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联用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产科自从大规模推广新式剖宫术以来,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加之近年来多种社会因素,剖宫产术直线上升,剖宫产导致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也逐年上升,给产科医生带来了不少困扰.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住院我科分娩的产妇,其中36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中术后使用了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唐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十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病因为肾前性衰竭和肾实质性衰竭的占40%.主要的产科并发症为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为:急性肝炎、糖尿病、心脏病、中毒性休克.本组病例发病的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中无规则产检8人,规则产检1人,宫外孕1人.与非法行医相关2人.预防应加强围产保健,治疗包括及时终止妊娠,处理产科并发症,治疗内科疾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是妇产科少见而危急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应加强产检,及时处理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以预防为主.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关键.

    作者:邹娜;梁小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与上肢淋巴水肿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腋淋巴结清扫术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关系.方法收集随访我院10年来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结果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是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避免上肢淋巴水肿有前途的技术.

    作者:韩华;潘辅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22例误诊分析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或习惯性痉挛,是抽动障碍中多见的一种类型[1].由于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非专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往往造成误诊.我院从1999年9月至2004年5月诊治22例短暂性抽动障碍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赖燕全;陈敬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提高B超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率的措施及意义

    目的总结归纳日常工作中提高B超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率的一些措施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由我院B超诊断,后经手术证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经腹首诊10例,其余11例经3种措施处理后得到超声诊断结果,手术后证实20例超声诊断正确,误诊1例.结论 3种措施有助于提高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疸的诊断率,提高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估测患者预后.

    作者:卞承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白细胞直方图中间型细胞异常原因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是近年来各医院实验室使用较多,且较为普及的临床细胞计数分析的仪器之一,尤其以三分类的血细胞计数仪较为普遍.它的使用较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控制工作.但血细胞计数仪是采用电阻抗法原理,该原理是基于细胞在系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设定的阈值比较得出数据,不仅能检测更多的血细胞实验结果,还能提供相应的白细胞直方图,对细胞进行分类.由于仪器只能识别细胞颗粒的阻抗大小,而不能识别细胞的性质,因而,对白细胞直方图须进行综合分析,以提供临床的观察和治疗.本文就CoulterACT diff型血细胞分析仪所示直方图的中间细胞异常结果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向磊;袁顺辉;田俊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患者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纤支镜经气管切开处进行支气管肺灌洗,使用0.5%甲硝唑冲洗镜身,后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丁胺卡那0.4g的配比液灌洗,灌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20ml加肾上腺素1mg进行管腔内喷洒.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急性期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其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只要操作手法熟练,轻柔且快捷,分次进行,可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郭九菊;冶兆军;肖勇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背阔肌皮瓣面积大15×11cm2,小10×8cm2.结果术后10例皮瓣完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足部功能完全恢复,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耐磨损,适合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跟功能的重建.

    作者:胡钟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观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流120例,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8例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81.3%)术前并存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其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75例(46.6%),心血管疾病54例(33.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3例(26.7%).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2例,伤口部分裂开9例,肺部感染39例,心血管并发症36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结论年龄不是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应生;林景泰;胡以则;李志雄;鲁培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02例报道)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外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102例患者.结果 85例行急诊手术抢救,17例非手术保守治疗;85例手术患者中,75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急诊行颅脑手术者68例,腹脑同时手术者58例;68例开颅患者术前均CT检查确诊;85例手术者死亡16例,病死率18.8%,17例非手术者中8例死于创伤后6小时内,死亡率47.1%.结论诊治腹部创伤的同时,应重视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并应根据伤情的主次选择手术主次,条件允许者可同时开腹开颅;准确判断病情,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失去手术抢救机会.

    作者:郑少鹏;林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悸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以心悸就诊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77例心悸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频次分为心悸频发室早组(10例)、心悸偶发室早组(25例)、心悸无室早组(42例)进行比较,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心悸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悸频发室早SDNN、SDANN明显低于偶发室早组(P<0.001),心悸并发室早组除SDAN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心悸无室早组(P<0.01).结论心悸患者HRV减低,反映了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悸患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黄峻;黄燕;鞠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

    儿童意外损伤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它属于一类疾病.目前我国意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某些经济、文化、传统习俗等特点,我国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处于奇高水平[1].意外死亡居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2].儿童意外损伤不仅给众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所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是无法估量的.它将给受伤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终生难以消除的影响.所以重视儿童意外,保护儿童生命及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已刻不容缓.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儿科急诊及住院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如下.

    作者:廖凯;张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国内外盛行的一种切除子宫的方式,它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自80年代开展溶栓治疗以来,本病的治疗取得明显的进步,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梗死后的心衰发生率明显减少.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采用国产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共测定了345例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慢性胃炎组21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8%(144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2%(68例).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燕;杨玉莲;刘和平;柯多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MicroScan AutoScan-4系统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可靠性评价

    目的对MicroScan AutoScan-4(MS-Auto4)系统筛选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在MS-Auto4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的150株Eco和65株Kpn进行ESBLs筛选的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做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150株Eco和65株Kpn中,经确证ESBLs阳性的有40株和21株,系统提示为可疑产为ESBLs的有60株和26株,可筛选出全部ESBLs阳性菌株,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8%,假阳性率为16.2%,没有造成漏筛.结论用MS-Auto4系统对Eco和Kpn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同时,可利用其专家系统对ESBLs进行筛选,有助于临床及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椎弓根内固定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管减压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4年9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23例6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16例,良4例,优良率77%.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关键是充分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应用,使老年人脊柱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虽然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通过置钉技术的改进,内固定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作者:朱伟红;苑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