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韩燕;杨玉莲;刘和平;柯多妹

关键词:螺杆菌, 幽门, 尿素, 碳放射性同位素, 消化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共测定了345例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慢性胃炎组21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8%(144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2%(68例).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干蛛网膜下腔囊肿一例误诊

    患者男,34岁,银行职员.因左眼睑下垂伴复视、视朦3个月于2004年6月25日入院.该患者自入院前3月无诱因出现左眼睑下垂,左眼上翻困难,晨起自觉较轻,傍晚稍重,伴复视、左眼视物模糊,无头痛、呕吐,无声嘶,无呛咳,地抽搐,无肢体麻木、乏力.既往无其它病史.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心肺腹(-).

    作者:蒙钟文;王尝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共测定了345例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慢性胃炎组21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8%(144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2%(68例).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燕;杨玉莲;刘和平;柯多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自80年代开展溶栓治疗以来,本病的治疗取得明显的进步,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梗死后的心衰发生率明显减少.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采用国产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患者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纤支镜经气管切开处进行支气管肺灌洗,使用0.5%甲硝唑冲洗镜身,后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丁胺卡那0.4g的配比液灌洗,灌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20ml加肾上腺素1mg进行管腔内喷洒.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急性期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其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只要操作手法熟练,轻柔且快捷,分次进行,可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郭九菊;冶兆军;肖勇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目的研究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创面范围大为12cmm×9cm,供区原位缝合或植皮.结果 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骶尾部褥疮病程长,合并症多,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燕图;林健敏;刘伟源;黄仁胜;吴岑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5例脊髓损伤后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的升高,但是(ASLA)的脊髓损伤积分却没有显著性的改变.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小丽;林明侠;沈宁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巨大儿255例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准确性,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2002年全年分娩的巨大儿及其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全身肌肉疼痛二例报告

    例一:患儿,男,7岁,因咽部疼痛伴发热1天,于2004年7月19日上午门诊就诊,患儿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门诊检查:T37.6℃,咽部充血明显,心肺无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双黄连20ml静滴,当用药10余分钟后,患儿开始哭闹烦燥,主诉全身肌肉疼痛,当时检查未见异常,暂把滴数调减后10余分钟,患儿哭闹加剧,全身肌肉疼痛明显.诊断双黄连过敏,立即停用双黄连注射液,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吸氧、非那根12mg肌注,约10分钟后病儿哭闹停止,全身肌肉疼痛消失.

    作者:黄昌说;蔡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与上肢淋巴水肿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腋淋巴结清扫术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关系.方法收集随访我院10年来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结果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是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避免上肢淋巴水肿有前途的技术.

    作者:韩华;潘辅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四种药物配伍方法用于孕14~24周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观察4组中孕妇女:第1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不超过6次.第2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同时阴道给米索前列醇0.2mg,而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5次.第3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当日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第4组: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4种方法引产效果.结果按照观察第1、2、3、4组顺序,引产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90%.自首次用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至胎盘排除时间分别平均为:356.70min、330.00min、1900.00min、2650.00min.胎盘胎膜完整娩出例数分别为38例、38例、28例、16例.住院时间分别为1.10天、1.05天、2.20天、3.50天.住院费用分别平均为:425.25元,469.53元,684.13元,840.85元.观察的第1、2、3组与第4组相比,完全流产率高,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低.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可提高流产率,缩短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经济支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防风等11种中药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对可能应用于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的中药进行横向筛选,寻找具有抑制或杀灭真菌能力的中药.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11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丁香(100μg/ml、50μg/ml)对3株皮肤真菌敏感.其余10种中药不敏感.结论丁香(50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有体外抑菌活性,其余中药无活性.

    作者:叶其馨;林吉;桂蜀华;钟美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背部弹力纤维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一例弹力纤维瘤特殊染色和临床病理分析,及149例文献报道复习.结果肿物多位于肩胛下部,无包膜,边界不清.镜下瘤内弹力纤维呈波浪状、串珠状、锯齿状的或球状,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内异形弹力纤维表现多样,弹力纤维染色(+).

    作者:郭健;卢义生;赵东晖;付莉萍;李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高氧液)和对照组(丹参高氧液)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和60%、8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高氧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严国山;朱向阳;杨小玲;聂亚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儿异物吸入二例误诊分析

    病例1:患儿女,住院号NO.257,出生7天,因鼻塞2天、咳嗽1天入院.患儿2天来出现鼻塞,伴吃奶减少、烦哭.1天来出现阵发性咳嗽、痰鸣,偶有惊跳,无发热、发绀.查体反应可,鼻翼无煽动,三凹征阴性,胸廓对称,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移动性干罗音,给予消炎治疗,病情无缓解.入院第2天中午,咳嗽增多,气促、发绀、哭闹,痰鸣加重,睡眠不宁,频繁惊跳.

    作者:饶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检测糖尿病CRF长期HD患者血清NO水平,与非HD疗法糖尿病CRF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D显著增加了糖尿病CRF患者血清NO水平(P<0.05).结论 HD可增加糖尿病CRF患者血清NO,保护残肾功能.

    作者:袁捷;王东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腺癌71例临床分析鲻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缺乏特异性的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1日~2004年8月31日诊断的71例胰腺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胰腺癌的对策.

    作者:陈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拜唐苹对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C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拜唐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C肽的影响.方法病人住院后均由营养师制定糖尿病食谱,在使用达美康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50mg,一天三次,一周后餐后2小时血糖(PBG)>10mmol/L,则剂量加大至100mg,一日三次.当PBG<10mmol/L后,逐渐减少达美康用量,并且使PBG仍保持<10mmol/L.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PB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并注意用药后胃肠道的反应.结果拜唐苹对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C肽有明显作用(P<0.01),可减少磺脲类药物的用量,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结论 拜唐苹是治疗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小雨;梁明;栾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3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甲亢组、甲状腺炎组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的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甲状腺炎、甲低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韩久海;符海;杜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肝硬化患者Hp感染与血氨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高氨血症的作用,以及根除Hp治疗后降低血氨的效果.方法确诊为高氨血症的70例肝硬化患者行胃粘膜活检病理和14C呼气试验检查,Hp阳性46例,Hp阴性组24例.所有肝硬化患者给予限制食物蛋白、药物降氨治疗,同时对Hp阳性者行三联根除治疗2周.方法洛塞克2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瑞贝克40mg,每日2次.在降氨及Hp根除后复查血氨.对同期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组(非肝硬化组)25例对照.结果 Hp阳性的肝硬化血氨浓度高于Hp阴性组,P<0.05;也明显高于Hp阳性的溃疡组,P<0.01.治疗后肝硬化Hp阳性组的血氨明显下降,P<0.01.而Hp阴性组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溃疡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使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升高,根除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氨;对肝功能正常者血氨影响不大.

    作者:王皓;王果;祝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86例小儿脑性瘫痪临床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小儿脑性瘫痪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病多见于男童,以痉挛型为多见,头颅CT或MRI检查、脑电图检查多有异常,易误诊为佝偻病等.小儿脑性瘫痪常见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有母亲患妊娠期疾病、早产、多胎及高产次妊娠、低出生体重儿、头围小、新生儿窒息、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社会性危险因素有父母亲生育年龄过大过小、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母亲从事体力劳动、月经紊乱、家庭暴力、吸烟.其他危险因素如旧法接生.结论应积极控制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预防脑性瘫痪的发生.

    作者:麦笃雄;吴邦发;李燕;林鲁飞;蒙秀英;陈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