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全身肌肉疼痛二例报告

黄昌说;蔡锋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 肌肉, 疼痛, 患儿, 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咽部充血, 门诊就诊, 门诊检查, 静滴, 地塞米松, 葡萄糖, 非那根, 主诉, 心肺, 吸氧, 健康, 过敏, 发热, 调减
摘要:例一:患儿,男,7岁,因咽部疼痛伴发热1天,于2004年7月19日上午门诊就诊,患儿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门诊检查:T37.6℃,咽部充血明显,心肺无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双黄连20ml静滴,当用药10余分钟后,患儿开始哭闹烦燥,主诉全身肌肉疼痛,当时检查未见异常,暂把滴数调减后10余分钟,患儿哭闹加剧,全身肌肉疼痛明显.诊断双黄连过敏,立即停用双黄连注射液,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吸氧、非那根12mg肌注,约10分钟后病儿哭闹停止,全身肌肉疼痛消失.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女性35-40岁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探讨

    目的获得本地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的参考值,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量丢失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在本地区范围内,随机抽样收集209例正常女性尿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脱氧吡啶酚,紫外酶法检测尿Cr,以nmolDPD/mmolCr比值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佛山城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为2.44~8.80nmolDPD/mmolCr;结论进行佛山城区35-40岁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的调查,获得本地区健康女性尿脱氧吡啶酚值,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量丢失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张劲丰;苏荣;庄健海;叶俏霞;钟树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与诊断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不典型结脑病人越来越多,往往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对我院1998-2-2003-8收治的53例不典型结脑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死亡率.

    作者:陈进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HLA部分不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唯一方法,因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的机率小,无法满足受者移植的需要.故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开展HLA部分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的预处理方案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直接影响移植的疗效和移植相关毒性,国内各家移植医院的预处理方案多有一定差别.我们于2004年采用阿糖胞苷(Ara-c)、马利兰(BU)、环磷酰胺(CTX)、甲环亚硝脲(Me-CCNU)联合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作为预处理方案成功进行了一例HLA部分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明;王琳;陈晓霞;刘春苗;罗贤生;吴琴;黄淑梅;王云英;符容香;黄海妹;黄姿英;黎丽琼;许振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腺癌71例临床分析鲻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缺乏特异性的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1日~2004年8月31日诊断的71例胰腺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胰腺癌的对策.

    作者:陈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磁性固位体的制作体会

    磁体固位系统是由一对异极磁体所组成.一极嵌入义齿内,称为固位体.另一极则固定于牙根内,称之为衔铁(Keep-er).当义齿戴入口腔内时,因磁体的吸力而使义齿就位,并产生固位力.

    作者:吴健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3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

    随着整个心脏外科与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瓣膜外科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病在世界各地均属多发病,老年瓣膜病变手术相对增加,我院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行老年瓣膜置换术23例,现将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洪萍;张红;吴朝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AO分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42例随访6个月-5年,采用齐斌提出的标准,优3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2%.结论三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该术式疗效可靠.

    作者:李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四种药物配伍方法用于孕14~24周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观察4组中孕妇女:第1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不超过6次.第2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同时阴道给米索前列醇0.2mg,而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5次.第3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当日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第4组: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4种方法引产效果.结果按照观察第1、2、3、4组顺序,引产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90%.自首次用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至胎盘排除时间分别平均为:356.70min、330.00min、1900.00min、2650.00min.胎盘胎膜完整娩出例数分别为38例、38例、28例、16例.住院时间分别为1.10天、1.05天、2.20天、3.50天.住院费用分别平均为:425.25元,469.53元,684.13元,840.85元.观察的第1、2、3组与第4组相比,完全流产率高,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低.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可提高流产率,缩短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经济支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3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甲亢组、甲状腺炎组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的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甲状腺炎、甲低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韩久海;符海;杜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

    儿童意外损伤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它属于一类疾病.目前我国意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某些经济、文化、传统习俗等特点,我国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处于奇高水平[1].意外死亡居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2].儿童意外损伤不仅给众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所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是无法估量的.它将给受伤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终生难以消除的影响.所以重视儿童意外,保护儿童生命及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已刻不容缓.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儿科急诊及住院儿童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90例分析如下.

    作者:廖凯;张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全身肌肉疼痛二例报告

    例一:患儿,男,7岁,因咽部疼痛伴发热1天,于2004年7月19日上午门诊就诊,患儿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门诊检查:T37.6℃,咽部充血明显,心肺无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双黄连20ml静滴,当用药10余分钟后,患儿开始哭闹烦燥,主诉全身肌肉疼痛,当时检查未见异常,暂把滴数调减后10余分钟,患儿哭闹加剧,全身肌肉疼痛明显.诊断双黄连过敏,立即停用双黄连注射液,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吸氧、非那根12mg肌注,约10分钟后病儿哭闹停止,全身肌肉疼痛消失.

    作者:黄昌说;蔡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观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流120例,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晚期妊娠妇女血清酶活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肝脏、心脏、胰腺等有关的12种酶活性的改变.方法对103例晚期妊娠妇女,41例肝脏疾病的患者,1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以及50例正常对照人群测定12种血清酶的活性.结果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碱性磷酸酶(AL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酶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疾病患者10项酶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项酶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淀粉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正常晚期妊娠时的心肌酶、淀粉酶以及大部分肝酶谱均无明显变化,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碱性磷酸酶(AL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单胺氧化酶(MAO)的改变为妊娠的特殊生理反应,非肝脏疾患所致.

    作者:周明术;唐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川崎病40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有关.为探讨其临床表现与诊治,本文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40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睿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背阔肌皮瓣面积大15×11cm2,小10×8cm2.结果术后10例皮瓣完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足部功能完全恢复,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耐磨损,适合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跟功能的重建.

    作者:胡钟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HIE的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变(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P<0.01),HIE恢复期与对照组PLT、MPV及PDW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结论临床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作者:钟亮;卢庆晖;阳红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癌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有效率为52.4%,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45.0%,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2%,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55.0%,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疗效较好,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毒副反应亦较单用化疗组少.

    作者:许成勇;潘坤波;张业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IL-6和sICAM-1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探讨其与心梗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45例AMI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sICAM-1和IL-6水平,并对AMI组分别按心功能不同和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对sICAM-1和IL-6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MI组外周血IL-6、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9);②AMI心功能Ⅲ、Ⅳ级组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心功Ⅰ、Ⅱ级组(P<0.01),Ⅱ级组又较Ⅰ级组明显增高;sICAM-1水平同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IL-6无此变化;③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组sICAM-1水平较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29);④IL-6与sICAM-1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ICAM-1而非IL-6水平同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杜利清;陈晓春;秦林金;白剑强;袁红梅;陈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近8年来116例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黄昭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5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微创、快速、术后不需止痛、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月梅;魏月华;陈芳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