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丹;杨德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准确性,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2002年全年分娩的巨大儿及其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防治开颅去骨瓣术后脑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所有开颅去骨瓣术后病人随机分为防治组(335例)和对照组(176例),防治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而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以术后一个月时骨窗脑膨出情况作出比较.结果防治组脑膨出17例(5%),对照组脑膨出52例(29.5%),防治组发病率明显降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可以有效地防治开颅去骨瓣术后脑膨出.
作者:吴国彪;卢天喜;陈永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外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102例患者.结果 85例行急诊手术抢救,17例非手术保守治疗;85例手术患者中,75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急诊行颅脑手术者68例,腹脑同时手术者58例;68例开颅患者术前均CT检查确诊;85例手术者死亡16例,病死率18.8%,17例非手术者中8例死于创伤后6小时内,死亡率47.1%.结论诊治腹部创伤的同时,应重视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并应根据伤情的主次选择手术主次,条件允许者可同时开腹开颅;准确判断病情,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失去手术抢救机会.
作者:郑少鹏;林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皮瓣在腕、掌、指创面的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乐意接受,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朝波;陈审;王伟琴;陈祝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整个心脏外科与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瓣膜外科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病在世界各地均属多发病,老年瓣膜病变手术相对增加,我院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行老年瓣膜置换术23例,现将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洪萍;张红;吴朝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应用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将42例接受结肠癌手术且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TPN组术后5~7天内常规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和电解质的混合静脉营养液,对照组术后仅给予5~7天的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空腹血糖、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TPN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浆蛋白及平均体重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空腹血糖分别为(8.68±1.72)mmol/L及(11.26±2.36)mmol/L(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PN组9.1%(2/22),对照组20%(4/20);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TPN组长(P<0.05).结论对术前营养正常或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结肠癌手术后常规应用TPN,可以促进恢复,避免或减少营养不良相关的合并症.
作者:李进展;方喜;陈进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损伤后嗅鞘细胞(OECs)和细胞外基质(ECM)凝胶复合移植对周围神经运动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只大鼠均切断右侧坐骨神经,之后以硅胶管套接于坐骨神经切断部位,实验组囊内给予OECs制成1×10ml的ECM凝胶,对照组囊内给予磷酸缓冲液(PBS)0.05ml.术后2周,应用酶组织学方法进行相应阶段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染色,通过标准网格法进行神经元计数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胞体的直径和面积.结果与正常侧相比,对照组损伤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NOS活性明显增高,实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损伤侧实验组3.8±1.4,对照组11.4±2.6,差异非常显著性.对照组损伤神经元胞体直径(27.83±5.28)cm,面积(630.24±52.27)cm2,未损伤侧直径(23.31±3.87)cm,面积(438.47±142.14)cm2,损伤明显增加.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嗅鞘细胞复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卢珂恩;李超;布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于出血性脑梗死(HI)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对498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HI组和NHI组;脑栓塞组和脑血栓组,应用x2检验.结果 HI发生率为9.24%.HI发生率大灶梗死与小灶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脑栓塞组与脑血栓形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HI组与NHI组无差异.结论脑栓塞、梗死面积大小与HI发生密切相关,可认为是H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与HI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沈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子宫根治术及后续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早期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指标和复发机制.方法本院38例临床分期为IB~ⅡA的宫颈癌患者,均伴有骨盆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20例相同临床分期,但未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标本,作为对照组.子宫根治术后,再施以放、化疗手段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统计各组患者的生存率.在各组患者治疗前,对血清中的鳞癌抗原水平进行检测;随后对切除组织中的细胞周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2.6%,远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患者70.0%(P<0.01);而复发率则达到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P<0.01).根据回顾性的资料统计,术后的放、化疗辅助治疗,对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在34%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鳞癌抗原(SCC-Ag)水平达到5ng/ml;而37%癌组织中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比例,可以达到20%甚至更高,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子宫根治术及后续的各种辅助治疗的预后往往较差,尤其是那些血清鳞癌抗原水平高于5ng/ml,或癌组织中细胞S期的比例高于20%的患者.
作者:龙世娟;苏玲;葛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可能应用于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的中药进行横向筛选,寻找具有抑制或杀灭真菌能力的中药.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11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丁香(100μg/ml、50μg/ml)对3株皮肤真菌敏感.其余10种中药不敏感.结论丁香(50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有体外抑菌活性,其余中药无活性.
作者:叶其馨;林吉;桂蜀华;钟美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并不常见,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影响前臂旋转功能,1995年~2004年,我院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奥治疗.结果丹奥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临床疗效对比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南;覃颖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麻疹患儿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应用GCV5~10mg/kg·d,静脉滴注5天;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治疗,前瞻性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GCV治疗组在住院、退热、咳嗽消失等的时间均比病毒唑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肺炎比率明显减少(P<0.05),而皮疹的消退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CV对小儿麻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锦光;黄万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MicroScan AutoScan-4(MS-Auto4)系统筛选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在MS-Auto4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的150株Eco和65株Kpn进行ESBLs筛选的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做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150株Eco和65株Kpn中,经确证ESBLs阳性的有40株和21株,系统提示为可疑产为ESBLs的有60株和26株,可筛选出全部ESBLs阳性菌株,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8%,假阳性率为16.2%,没有造成漏筛.结论用MS-Auto4系统对Eco和Kpn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同时,可利用其专家系统对ESBLs进行筛选,有助于临床及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致死率高,呼吸衰竭是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我院1999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AOPP合并呼吸衰竭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对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多方面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变、运动耐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防治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患者多方面受益
作者:梁伦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微创、快速、术后不需止痛、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月梅;魏月华;陈芳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估动脉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3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甲亢组、甲状腺炎组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的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甲状腺炎、甲低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韩久海;符海;杜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精液分析彩色图像检测技术是评估男性生育力主要方法,也是男科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主要依据,在泌尿男科、生殖医学、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等临床和科研中有广泛应用前景.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不仅克服了单纯人工分析的缺点,而且为运动分析的标准化,为各医疗单位和研究单位之间以统一的标准对同一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分析与比较提供了优于主观目测的评定结果.本文就应用该项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及精液动态分析标准化临床应用等进行评估.
作者:周贞学;钟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病例1:患儿女,住院号NO.257,出生7天,因鼻塞2天、咳嗽1天入院.患儿2天来出现鼻塞,伴吃奶减少、烦哭.1天来出现阵发性咳嗽、痰鸣,偶有惊跳,无发热、发绀.查体反应可,鼻翼无煽动,三凹征阴性,胸廓对称,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移动性干罗音,给予消炎治疗,病情无缓解.入院第2天中午,咳嗽增多,气促、发绀、哭闹,痰鸣加重,睡眠不宁,频繁惊跳.
作者:饶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