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惠东;叶藻
作者自2001-2002年间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颈椎牵引和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在1999年5-12月期间住院患儿应用思密达同抗生素治疗急性菌痢42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资料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骨不连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病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极为复杂,经常为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治疗较困难.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四肢骨折病人2160例,其中闭合骨折1608例,开放骨折552例,共发生骨不连42例,占1.9%.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民庆;孙树立;王春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63岁,因左侧耳聋20天入院,入院诊断(1)高血压,(2)脑梗塞,(3)左侧耳聋.
作者:陈明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脉造影已证实90%有血栓存在,从而奠定了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大量研究资料证明,急性心梗(AMl)早期(在6小时内)给予溶栓治疗,可使血栓迅速溶解,冠脉再通,从而缩小梗塞面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国内常用的溶栓剂为尿激酶(UK)和链激酶(SK).本人收集急性心梗早期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20例病人做一小结.
作者:蔡青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下消化道大出血,为了明确病因,而进行肠镜检查.本科在1990年11月-2002年5月间共接诊52例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作者:王文文;吴克利;吴春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于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应用力源精纯溶栓酶(由昆明白马制药厂提供)颈动脉穿刺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5例,并于同期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相近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信;田秀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是婴幼儿在重症肺炎的严重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为探讨重症肺炎多器官损伤情况与临床关系,本文将我院近20多年来因重症肺炎死亡病例较完整的尸解资料结合临床对其主要器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韩栋光;朱华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1983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2262例精神病人的病历中,入院前、后有自杀的念头、自杀的言论和自杀行为等病史的75例住院精神病人为对对象,全部病历资料来自本院病案室.
作者:陈维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3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于1997年6月~2002年10月共收治18例癔病患者.其中年龄在14~36岁之间:女性12例,男性6例.对其瞳孔观察:9例眼球上翻,无法确切了解瞳孔变化;7例瞳孔直径正常,对光反射灵敏;但有2例出现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癔病发作伴瞳孔改变报道较少,兹将我院中的2列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朱其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3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急诊手术,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有限切口复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通过临床分析,综合评价该手术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结果 38例病人获治愈,随6个月-3年,平均1年零5个月,其中2例骨连接延迟,改静态固定为动态固定后获愈合.其中1例出现骨折端伤口感染,骨折端植骨后终连接,总满意率92.1%.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时间,熟练操作技术,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固,抗旋转、抗弯曲、抗剪力强,可以早期活动关节及扶拐早期下地活动,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感染率可得到满意的控制.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老年急性ARF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和治疗.结果老年ARF有多项诱因,病死率高,透析治疗提高疗效.结论早期有效治疗诱因是预防老年ARF发生的关键;要重视透析疗法的应用.
作者:刘奕深;丁游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应用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王祖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颈动脉痛是一种原因未完全明了的颈动脉血管性疼痛综合征.本文报道笔者亲自诊治的急、慢性颈动脉痛20例,并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有关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作者:王道雄;赵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农垦三亚医院建院已有四十年历史.四十年间,医院从原来仅服务局部的一家小型医院,发展至今成为一家医疗设备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对外开放型、琼南地区一流的综合性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更新更高的起跑线上,面对日趋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医院如何立足服务宗旨,再创新辉煌?笔者认为,努力实现现代化医疗科技是促进大发展的关键.
作者:陈元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我院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内,所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即刻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左前降支病变39例,左回旋支病变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8例,原则上干预梗死相关动脉(IRA),共置入支架72枚,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3级67例,2级2例.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作者:李斌;李新明;陈关良;王圣;王天松;马建林;吴明;张敬文;林劲;苏哲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34岁,因久咳且痰中带血,故来我所检查,胸透发现左上肺有阴影,X光片显示左上肺有空洞,痰涂片为阳性,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因是初诊病人,既往无过敏史,故使用短程疗法治疗.即口服利福平0.3g、异烟肼0.4g+链霉素注射液0.75g+吡嗪酰胺1g(广东华南制药厂,第二天感到口唇发麻,全身发痒.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8mg后,症状好转,主治医生认为可能是SM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叮嘱病人停用链霉素注射液,继续服用RFP+异烟肼+PZA.
作者:杨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对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行人工流产术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行人工流产术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人工流产时的注意事项.结果术前确诊6例,术中B超确诊6例,术后B超确诊3例,9例在B超监护下行吸宫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术前早期诊断,术中操作认真轻柔,必要时在B超监护下进行,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常乐;杨舒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围生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新生儿期危害大的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常引起新生儿残废或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如何诊断已成为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我科1996年10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9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罗兰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