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嗪酰胺片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一例

杨丽

关键词:吡嗪酰胺片, 马来酸氯苯那敏, 注射液, 异烟肼, 链霉素, 口服, 过敏反应, 短程疗法, 病人, 制药厂, 痰涂片, 利福平, 浸润性, 过敏史, 肺结核, 治疗, 症状, 诊断, 阴影, 医生
摘要:患者男性,34岁,因久咳且痰中带血,故来我所检查,胸透发现左上肺有阴影,X光片显示左上肺有空洞,痰涂片为阳性,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因是初诊病人,既往无过敏史,故使用短程疗法治疗.即口服利福平0.3g、异烟肼0.4g+链霉素注射液0.75g+吡嗪酰胺1g(广东华南制药厂,第二天感到口唇发麻,全身发痒.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8mg后,症状好转,主治医生认为可能是SM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叮嘱病人停用链霉素注射液,继续服用RFP+异烟肼+PZA.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致脑-心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70例经头颅CT确诊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24小时内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和时间,ST段改变,籍此了解心-脑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动态心电图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结论出血性中风以明显U波、Q-T间期延长、ST段改变为主,而缺血性中风则以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居多.

    作者:梁伟明;梁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3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癌伴胆管酶严重升高一例

    患者59岁,男,因咳嗽伴左侧胸痛1月加重伴气肾1周,于2002年9月18日入院.1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少许白炎,感左侧胸部持续性隐痛.1周前,咳嗽,胸痛明显加重,不伴咯血,声嘶,呛咳.既往无吸烟,饮酒嗜好.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侧呼吸动度差,左下肺叩浊,无干湿鸣.入院后经纤支镜活检,胸水查脱落细胞等检查确诊为左上肺腺癌T4N2M.辅查:ALT218u/L AST106u/L GGT313u/L ALP542u/L: TB、DBIL,IBIL正常.给予保肝降转氨酶治疗,ALT、AST一度下降,但3天后,患者出现黄疸,ALT288u/L AST250u/L TB76.06umol/L DB52.53umol/L IB23.5umol/L GGT1268u/L ALP1381u/L.转氨酶上升幅度1.3-2.3保;胆管酶上升幅度2.55-4.05倍,TB,DBIL,IBIL上升3-13倍.腹中CT多次检查均没发现癌肿肝转移的证据.在分析本病例权衡化疗利弊,征得家属同意后,选用健择化疗.第一次化疗后转氨酶ALT306u/IAST309u/L TB131.13umol/L DB91.3umol/L IB39.79umol/L GGT 1155u/L ALP1425u/L,转氨酶、胆管酶上升幅度仅1-1.7倍,较化疗前轻皮升高.经2个疗程后,胆管酶、转氨酶恢复正常.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重症肺炎致多器官损伤(附21例尸检病理分析)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是婴幼儿在重症肺炎的严重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为探讨重症肺炎多器官损伤情况与临床关系,本文将我院近20多年来因重症肺炎死亡病例较完整的尸解资料结合临床对其主要器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韩栋光;朱华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观察

    我院应用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王祖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髋关节后肿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的选择.方法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髋臼骨折患者36例,按stewart分型:1型17例,2型16例,3型1例,4型2例.经手法复位18例,切开复位17例,作持续骨牵引1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疗效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1型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1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2型患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6%;切开复位17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1型患者以手法复位为主,1型手法复位失败及2-4型患者应尽早切开复全.

    作者:黄振强;罗玉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82例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高发病,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宫颈炎的发生与感染、宫颈裂伤、外翻有关,治疗宫颈炎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欧月兰;何琼波;李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老年急性ARF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和治疗.结果老年ARF有多项诱因,病死率高,透析治疗提高疗效.结论早期有效治疗诱因是预防老年ARF发生的关键;要重视透析疗法的应用.

    作者:刘奕深;丁游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他巴唑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他巴唑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与服用他巴唑时间长短、总剂量的关系以及预后.方法对他巴唑所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病人的骨髓、外周血及病人治疗后的转归进行统计.结果服用他巴唑平均时间为45天;平均剂量为950mg ,造血停滞时间为8-20天;平均为14天;死亡病人1例;13例治愈.总结他巴唑可引起骨髓一系至三系的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造成病人出现出血、严重感染、部分病人可引起不可逆的抑制而导致死亡.

    作者:陈少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目的探索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3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急诊手术,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有限切口复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通过临床分析,综合评价该手术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结果 38例病人获治愈,随6个月-3年,平均1年零5个月,其中2例骨连接延迟,改静态固定为动态固定后获愈合.其中1例出现骨折端伤口感染,骨折端植骨后终连接,总满意率92.1%.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时间,熟练操作技术,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固,抗旋转、抗弯曲、抗剪力强,可以早期活动关节及扶拐早期下地活动,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感染率可得到满意的控制.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我院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内,所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即刻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左前降支病变39例,左回旋支病变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8例,原则上干预梗死相关动脉(IRA),共置入支架72枚,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3级67例,2级2例.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作者:李斌;李新明;陈关良;王圣;王天松;马建林;吴明;张敬文;林劲;苏哲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与脑电图探讨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发生于儿童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为抽动障碍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病程进展缓慢,治疗较为困难.现将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与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1988年1月~2002年8月所见的4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与脑电图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王晖;周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对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颈后因素的分析,探讨合理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方法对1987-1997年间收治的15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100例,姑息性切除术43例;采用AJCC胃癌TNM分期,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7%、40%、27%;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60.0%、56.0%、42.9%及9.3%、7.0%、0.0%,两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极显著,P值均<0.0001;根治性切除组中切缘癌残留占2%,D≤N占64%.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本组胃癌手术治疗颈后的关键因素,胃癌姑息切除、切缘癌残留及D≤N等可能为影响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的负面因素.

    作者:李仁峰;杨作衡;王国雄;汤鹏;周卫平;方壮伟;蔡国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神经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神经内窥镜始于20世纪初,如Dendy Mixter Pufman Scerff等都曾用神经内窥镜处理脑积水,实行脉络丛烧灼,第三脑室造瘘等,但在很长时间内该项技术都能以被精神外科医生广泛的接受,其技术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仪器的直径过大,光照度差,缺乏灵活性等致命的弱点.1960年Hopin透镜系统的发展是神经内窥镜的质量大为提高,Auer Criffith和Guciot等应用神经内窥镜处理更多的神经外科疾病.1986年Griffith等总结了神经内窥镜手术技术,将这一领域称为内窥镜神经外科.

    作者:刘洪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腹部卒中(附6例病例分析)

    腹部卒中是指自发性腹腔后或腹腔内出血引起的急腹症.现将近年来我科收诊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慢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慢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种,部分病例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该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现就我院从1992年1月至2002年10月诊治的慢性阑尾炎52例的诊治结果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圣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60例浅部真力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每日2次外用派瑞松霜涂于患处,疗程为3周.结果痊愈39例(65%),显效18例(30%),有效2例(3%),无效1例(2%). 总有效率为9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派瑞松霜是治疗浅部真菌病的安全、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四肢骨折骨不连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骨不连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病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极为复杂,经常为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治疗较困难.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四肢骨折病人2160例,其中闭合骨折1608例,开放骨折552例,共发生骨不连42例,占1.9%.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民庆;孙树立;王春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严重肺挫伤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保护性机械通气对肺挫伤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4例严重肺挫伤患者分为两组:保护性通气组21例,传统通气组23例.保护性通气组潮气量采用6-8ml/kg,传统通气组为12-15ml/kg,其它呼吸机参数按同一策略调整,比较两组间呼吸机使用天数及ARDS、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保护性通气组机械通气治疗天数及肺部感染率较传统通气组明显缩短(P<0.05),且ARDS的发生率低于传统通气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机械通气能减少肺挫伤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并降低肺部感染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龚立宏;李成继;彭学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质量的观察

    目的总结我院三年内小于15公斤儿童的预充情况.方法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小于15公斤儿童260例,平均年龄29个月(1-4岁),全组病例无死亡.麻醉方法:全组病人采用静脉加吸入全央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预充用晶体为乳酸林格氏液,胶体为血定安、贺斯,血制品为红细胞悬液、血浆、人血白蛋白,以及5%碳酸氢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抑肽酶等.中度低温(30-32℃)、中高流量(2.4-3.0L/min/m<'2>).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6.66±6.02ml,主动脉阻断时间46.03±5.28分,预充总量676.41±121.32ml/例,平均每公斤体重预充量55.99±16.55ml,预充红细胞悬液血量:313.28±54.83ml,预充红细胞悬液占预充总量的42.31±4.68%,体外循环结束时余血量417.71±103.04ml/例预充晶体液;144.73±92.1ml,胶体液:139.5±128.24ml.结论:在储血室100ml安全平面时,预充总量550-700ml是安全的.

    作者:于军;刘燕;张达雄;王中;王红卫;陈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