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注射对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疗意义

黄维军

关键词:硬膜外注射, 腰椎间盘脱出症, 意义和作用, 注射方法, 诊治, 病人
摘要:本文对腰椎间盘脱出症病人使用硬膜外注射的方法进行诊治,旨在了解硬膜外注射方法在腰椎间盘脱出症诊治中的意义和作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青年猝死临床病因分析

    本文通过对14例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探讨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特点,总结中青年猝死的病因构成与老年人不同之外,以提高其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桂芝;卢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指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或唯一表现的一类支气管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性咳嗽,因临床上无喘息、哮鸣音等典型哮喘症状,常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现总结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1例CVA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邢凌翔;刘志兵;余中英;刘耀松;向正中;王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咨询患者的心理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及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心理所受来自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越来越重,要求心理咨询的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加.焦虑病状是心理咨询患者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焦虑自评量表(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患者的主观感受,应用SAS对要求心理咨询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对我院开展心理门诊有所启示.

    作者:韩天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壁切口裂开的病因及预防(附21例分析)

    腹壁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须再次清创缝合手术.其发生病因是多方面的.作者结合我院10年来21例腹壁切口裂开临床资料,对此病因及预防加以分析.

    作者:刘兴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的病程演变及治疗.方法报告2例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均用开博通(Captopril)治疗后痊愈,随访12~18个月无复发,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起病时Hb先于HCT增高.开博通是一种治疗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周文定;岳美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应用与分析

    目的评价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及提高对空气灌肠无法复位或有肠穿孔危险的小儿肠套叠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应用JS一818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对1l 5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肠套叠整复术.结果整复成功者有98例,成功率约93.3%.整复失败者有17例(其中3例整复时穿孔),经手术后证实12例回盲部组织水肿,套叠肠管嵌入过紧,2例包块位于结肠肝区远端,较大且有分叶,3例有肠坏死.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Ⅱ型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与运动干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门诊就诊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前后的对照观察.运动干预前仅靠药物治疗,运动干预时鼓励指导病人参加业余体力劳动和运动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反复的糖尿病基本知识讲座,定期的血糖监测.结果:运动干预3个月后,DM病人空腹血糖在5.10±0.87(mmol),餐后2小时血糖在6.02±1.36(mmol).运动干预前药物控制有效率71.454%,运动干预后病情控制有效率在91.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h.长期锻炼有利有血糖的控制,是运动效果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的效果.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58岁.住院号015388,病理号002646.因无意中发现左颈前有一鸡蛋大的肿块而入院治疗,无明显自觉症状.检查见生命体征正常,颈软,气管右偏,颈静脉无怒张.左甲状腺Ⅱ°肿大,左甲状腺可扪及一约5.0cm×6.0cm的肿块,表面光滑,质中,无压痛,局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可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右甲状腺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CT:左甲状腺见4.7cm×5.8cm×7.5cm不均匀软组织肿块,与气管分界不清,气管受压变形.诊断考虑:甲瘤.入院后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见部分小圆形细胞,考虑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T3、T4、FT3、FT4、TSH等均正常.手术见肿物几乎占据左甲状腺,约5.0cm×6.5cm×7.5cm,包膜欠完整,界欠清,与左甲状腺前肌群及气管粘连,质硬,行左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作者:范长玲;覃承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通里攻下法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

    肺心病病人经常表现为喘促、胸闷,本人多年来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有呼吸衰竭及无呼吸衰竭)观察,发现约有40%的患者同时亦出现有腹胀、便秘的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于此类患者,用西医系统治疗的同时,中医辨证施治,通里攻下,疗效得以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强;霍娟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干预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999年12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例.其中女性患者21例,年龄56-70岁,平均60 ± 9.2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42.9%),不稳定心绞痛12例(占57.1%).男性患者45例,年龄38-76岁,平均57± 9.8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例(28.9%),不稳定心绞痛32例(占71.1%).观察其临床特点、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高血压(52.3% vs 42.2%)、糖尿病(47.6% vs 22.2%)、高脂血症(42.9% vs 33.3%)较多.6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均未发生严重内膜撕裂、急性闭塞、冠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女性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行PCI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李斌;李新明;王圣;陈关良;王天松;马建林;吴明;张敬文;林劲;苏哲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锁骨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5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Ⅰ组n=25)和颈丛神经阻滞组(Ⅱ组n=25),Ⅰ组静注芬太尼2ug*kg-1、异丙酚2~3mg*kg-1作为诱度量在20~40s内注入,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9mg*kg-1*h-1,维持,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作调整.必要时静脉追加异丙酚30~50mg.Ⅱ组用1.2%利多卡因20ml在患侧作颈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后的血压、脉博、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并发症.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但诱导后SBP、DBP、HR、SPO2降低.而Ⅱ组用药后HR增快,手术中5例有疼痛现象,要加镇痛药或改麻醉方法. 结论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作者:张坤全;田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

    目的探讨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术后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价值.方法对7例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后施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光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例经1-2次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复位,另2例后改行玻璃体切除术获得视网膜复位.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可有选择地应用于治疗部分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病例.

    作者:冼文光;张开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孕23+4周并胎膜早破安胎治疗10周一例

    患者33岁,G6P1,个体户,因停经23+4周,阴道流水(量多色清)6小时,于99年10月6日入院.该妇曾经4次自然流产,92年1月足月顺产一女婴.查体:T36.3℃,P96bpm.R20pbm,BP12/7.5KPa,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产检:子宫底21cm,腹围82cm,H先露,胎方位LOA,FHR140pbm,阴道液PH>7.拟诊:G6P1宫内妊娠23+4周胎膜早破.

    作者:王红霞;周觉平;翁清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烧伤并发精神障碍的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人烧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与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18例老年烧伤原因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有效的创面处理. 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在治愈的病例中,经综合治疗后创面均得到及时修复,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控制,平均2周左右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出院后未见复发现象. 结论老年人烧伤后极易发生精神障碍以及其它并发症,其治疗的关键,是重在早期预防与治疗,不仅能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提高控制率,且能促进创面早期修复.

    作者:陈啸;周荣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58例体会

    农村基层医院常年可见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口服中毒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非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癌两例分析

    将非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癌而错误地施行睾丸切除手术,临床少见但实属不该.我院近期收治2例这样的病例,现就误诊原因做一简单分析,以免类似错误再发生.

    作者:李强;卓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红霉素、维生素K1、硫酸镁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

    我科对2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维生素K1、硫酸镁静脉点滴,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梅;管季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产科服务新模式探讨--孕期全程服务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产科服务模式,提高产科质量.方法选择600名孕妇为实验组,由其自己选择医务人员作为孕期保健医生,对其进行一对一服务;并与在本院门诊建卡的600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产检八次率、高危管理率、高危妊娠预测、妊娠结局及医疗投诉和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全程服务在大程度上保证了孕妇良好的妊娠结局,能提高产科质量,融洽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伯韦;潘维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假被囊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860例体会

    10年来我科甲状腺大部切除术860例采用假被囊内术式,现就其优越性及能所减少的部分术后并发症结合文献,浅谈体会.

    作者:王连东;王淑敏;贺鹏;尚宪荣;徐光玉;尹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对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剖宫产病人术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拟剖宫产病人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实验组)和Ⅱ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均采用下腹部横切口,全组病人均不用静脉辅助麻醉,以排除其对结果的影响.于手术结束时,全组病人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在注射吗啡之前,实验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结果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实验组15%,对照组51%(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降低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唐兴祥;胡旭东;黄盛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