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与运动干预的相关性

王秀芹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生命质量, 运动学, 治疗学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门诊就诊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前后的对照观察.运动干预前仅靠药物治疗,运动干预时鼓励指导病人参加业余体力劳动和运动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反复的糖尿病基本知识讲座,定期的血糖监测.结果:运动干预3个月后,DM病人空腹血糖在5.10±0.87(mmol),餐后2小时血糖在6.02±1.36(mmol).运动干预前药物控制有效率71.454%,运动干预后病情控制有效率在91.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h.长期锻炼有利有血糖的控制,是运动效果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的效果.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炎消黄治疗28例Ⅰ、Ⅱ度烧伤疗效分析

    炎消黄油是在中药四黄散的基础上研制成的一种外用中药油剂,该药具有抗感染、消除炎症,去腐生肌,促进组织再生功能[1].本院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6月收治28例,用炎消黄油湿敷治疗,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廖定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干预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999年12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例.其中女性患者21例,年龄56-70岁,平均60 ± 9.2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42.9%),不稳定心绞痛12例(占57.1%).男性患者45例,年龄38-76岁,平均57± 9.8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例(28.9%),不稳定心绞痛32例(占71.1%).观察其临床特点、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高血压(52.3% vs 42.2%)、糖尿病(47.6% vs 22.2%)、高脂血症(42.9% vs 33.3%)较多.6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均未发生严重内膜撕裂、急性闭塞、冠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女性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行PCI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李斌;李新明;王圣;陈关良;王天松;马建林;吴明;张敬文;林劲;苏哲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内血肿引起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偏瘫一例

    患者男性,33岁,因遭受抢劫被他人用砖块砸伤头部,当时昏迷时间约15分钟.2小时后来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左颞部硬膜下血肿,(量约5ml).入院查体:GCS评分: 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敏.未见脑脊液鼻漏、耳漏. 四肢肌力正常.

    作者:杨彦龙;晋玉秦;第五飞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丙泊酚与咪唑安定一芬太尼配伍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对咽喉部刺激性强,病人心血管反应明显,并对通气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手术历时较短,对麻醉处理要求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非气管插管条件下简便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艳峰;姬保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Ⅱ型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与运动干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门诊就诊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前后的对照观察.运动干预前仅靠药物治疗,运动干预时鼓励指导病人参加业余体力劳动和运动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反复的糖尿病基本知识讲座,定期的血糖监测.结果:运动干预3个月后,DM病人空腹血糖在5.10±0.87(mmol),餐后2小时血糖在6.02±1.36(mmol).运动干预前药物控制有效率71.454%,运动干预后病情控制有效率在91.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h.长期锻炼有利有血糖的控制,是运动效果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的效果.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青年猝死临床病因分析

    本文通过对14例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探讨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特点,总结中青年猝死的病因构成与老年人不同之外,以提高其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桂芝;卢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56例低血糖症回顾分析

    低血糖症是近年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院近20年(1980-2001)低血糖症病例56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林田;许刚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58例体会

    农村基层医院常年可见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口服中毒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多导睡眠图检查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Ⅱ度以上对睡眠呼吸及机体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27例病例进行一整夜7小时以上的多导睡眠监测,记录分析SP02,呼吸紊乱指数,微觉醒指数,睡眠结构等指标.结果 27例患者PSG检查均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Hl72.4±22.3,睡时低SPO2(%)61.5±19.9,△SPO2(%)37±13.5,睡眠结构中Ⅰ(%)16.74±9.6,Ⅱ (%)584±23.1.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Ⅱ度以上患者均有中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夜间睡眠低氧血症,出现睡眠结构紊乱以ⅠⅡ期睡眠为主.

    作者:曾祥毅;王小平;丘蓉;张涛;吴伟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

    目的探讨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术后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价值.方法对7例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后施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光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例经1-2次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复位,另2例后改行玻璃体切除术获得视网膜复位.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可有选择地应用于治疗部分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病例.

    作者:冼文光;张开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马凡综合征手术麻醉一例报告

    男患41岁,体重59Kg.因胸闷、胸痛、夜间呼吸困难入院.经查心界扩大,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区均可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彩超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直径为93mm,主动脉瓣重度返流,二、三尖瓣轻度返流.心电示左心室肥厚、ST-T改变.确诊为马凡综合征.

    作者:田毅;田国刚;许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血钠、血糖改变分析

    目的认识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病人血糖以及血钠改变.方法对 10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电汽化术后立即给予抽血查血钠、血糖.结果低血钠为21人占21%,平均值为127.87mmol/L,高血糖者为65人,占65%,平均值为14.06mmol/L;结论切破前列腺包膜是引起高血糖、低血钠的直接和显著因素,手术时间过长也有一定关系.观察血糖的改变是更快和简捷方法之一,有效防止电切综合征发生.

    作者:李杰贤;朱健研;刘春晓;林宇峰;钟锦卫;李广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上腺皮质癌并发脑梗塞一例

    患者女性37岁发现血压增高半年,高血压220/110mmHg未详细检查及治疗,无高血压家族史.左侧肢体乏力伴麻木9小时入院,当时查体:神清Bp190/109mmHg,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颈软无抵抗,心肺(-),腹(-)左侧肢体肌力0°,右侧肢体肌力Ⅴ°,左侧病理征(+)余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脑缺血性改变.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钾 2.1mmol/L,尿醛固酮53.4ug/d(正常2.3~21.4ug/d),血醛固酮卧位 437.2pg/ml(正常29.4~161.5pg/m1)立位531.5pg/ml(正常38.1~313.3pg/ml), ACTH、皮质醇、睾酮正常,肾上腺增强CT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入院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脑梗塞予安替舒通等降压、补钾、活血治疗血压恢复正常,血钾正常,明确为肾上腺肿瘤,转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7.5×4.5×3.5cm3包膜完整,予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右侧肾上腺皮质癌,核分裂,继发性坏死,血管内有癌栓.术后随访2月,目前患者血压正常,血钾水平正常.

    作者:沈娟;唐艰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多巴酚丁胺和氨茶碱联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提高对多巴酚丁胺和氨茶碱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认识.方法对42例按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改用多巴酚丁胺和氨茶碱联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效17例,占40%,有效20例,占48%,无效5例,占12%,总有效率为78%.结论两者联用对缓解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效果显著,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作者:伍国强;李朝阳;温宇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二种给药途径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的比较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成功地代替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提高了成功率.本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二种用药途径诱导流严,对其效果及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通里攻下法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

    肺心病病人经常表现为喘促、胸闷,本人多年来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有呼吸衰竭及无呼吸衰竭)观察,发现约有40%的患者同时亦出现有腹胀、便秘的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于此类患者,用西医系统治疗的同时,中医辨证施治,通里攻下,疗效得以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强;霍娟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5例体会

    1996年一2001年,我科采用B超引导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杭庆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复方象胆水煎剂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复方象胆水煎剂在体外对人肺癌、胃癌等肿瘤细胞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改良MTT测定法观察该复方象胆水煎剂主要配伍药中的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剂对癌细胞的影响.用DNA末端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单独应用单味药的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不及复方象胆水煎剂,复方象胆水煎剂的杀伤作用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而使抑制效应增强,复方象胆水煎剂对培养的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象胆水煎剂能有效抑制肺癌、胃癌细胞的生长,复方象胆水煎剂能有效地诱导癌细胞凋亡.

    作者:杨策尧;杨丽红;包群;曾卫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及其治疗与电解质失衡(附32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2月-2001年8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32例患者的治疗,特别是利尿剂的使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规范的抗心衰治疗并注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使用,可减少心衰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结论纠正电解质失衡应贯穿心衰治疗的始终,利尿剂的使用应个体化.

    作者:刘跃;关影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30例急性盆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盆腹膜炎的病因,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盆腹膜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急性盆腹膜炎,其中22例为女性生殖器的严重感染波及盆腔腹膜,1例为盆腹膜异位卵巢畸胎瘤破裂并感染, 4例为陈旧性宫外孕并感染,3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22例生殖器感染病例中有4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总的误诊率为36.7%.结论急性盆腹膜炎因病情急、重,病因复杂,容易误诊,因此加强对妇科急腹症的认识,并注意与外科阑尾炎的鉴别及加强与外科的联系,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