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岑松;刘元晓;钟江;冯雄;董德欣
1.临床资料我院在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大为4岁,小为15天.发病时间短为半天,长为15天.2岁以下为6例,3-4岁为5例.患儿均有阵发性腹痛或阵发性哭闹不安病史.呕吐3例,血便2例.1例自出生之日起未自行排便.使用机型为麦迪逊-5500、麦迪逊-6000C,探头频率为3.5-6.5MHz.患儿取仰卧位,常规进行腹部扫查.发现病灶后作纵、斜、横切实时检查,观察肠腔的蠕动情况并测量病灶大小及摄片记录.
作者:丘雅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女,47岁,已婚,海南文昌籍,家庭妇女.缘患者于10天前无意间发现左锁骨下有肿块突出,无疼痛,无发热.身体一向健康,于11月3日来院检查,T36.8,P81/分,R20/分,BP18/11KPU,身体较肥胖,营养状况良好,颈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眼等五官检查无特殊发现,两胸廓对称,双乳房未发现肿块,心肺物理学检查亦无异常,皮肤未见明显突起色素痣.
作者:苏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科从1998年9日至此2002年9月诊治非泌尿系感染的尿频、尿急患者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淑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胸痛是冠心病常见的症状,但是许多非心源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胸痛,与冠心病不易鉴别.其中消化性胸痛在临床比较常见,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3例反复发作的消化性胸痛,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此病症的认识.
作者:吕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135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117例、人工早产28例,分别与同期的200例足月分娩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妇无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原因不明、胎盘因素(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双胎、臀位、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与自然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前检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
作者:刘洁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对开放性骨关节损伤结合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锻炼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关节病废.方法有针对性多次清创,坚强固定,关节腔内高压冲洗、置对口灌注抗生素盐水,早期使用CPM锻炼.结果随访1-8年,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结论彻底清创、坚强固定、适时早期康复锻炼得到满意效果.
作者:关晋龙;徐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16-65岁灾民在灾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灾民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神经症调查表>和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并进行结果对照. 结果灾民组受损失,家人患风湿病等生活事件多于对照组,两组Scl-90各因子均分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神经症现患病率相近.结论灾民心理健康状况无恶化,这可能与灾后善后工作做得好及当地人民历来曾多次遭受过洪灾有关.
作者:吴挺刚;罗儒献;杨庆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重度妊高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的特点与诱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14例重度妊高征合并MODS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例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均存在2个或2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诱因为胎盘早剥3例,肺部感染2例,羊水栓塞2例,腹部卒中2例,死胎1例,急产1例;孕产妇抢救成功11例,3例死亡,病死率21.4%;围生儿16例,死亡6例,死亡率37.5%.结论重度妊高征并发MODS处理关键是控制诱因的进一步发展,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前提,及时终止妊娠,保护相关脏器功能和全身支持疗法至关重要.
作者:周忠义;陈娇燕;施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120例胎儿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测定不同孕期胎儿心脏心内结构,瓣口血流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结果发现先天性心脏病6例,94例出生后复查证实心内结构正常,胎心腔大小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结论胎儿心脏右心占优势.胎儿心室顺应性低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5%.胎儿心脏数据也可用以监测胎儿发育.
作者:曹卫红;沈一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与腹股沟斜疝同期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1例前列腺增生及腹股沟斜疝的患者同期手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未见尿失禁、尿道狭窄、伤口感染及腹股沟斜疝复发.结论同期行前列腺摘除术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感染,疝复发率等并发症并未增加,能减少住院时间及两次手术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卫;岑松;刘元晓;钟江;冯雄;董德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大部切除是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该手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祥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首发脑血管疾病时2型糖尿病的诊断状况及相关临床表现.方法入选对象为本院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按已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首次确诊2型糖尿病分组,将入选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些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占总数的27.66%,两组体重指数均超标,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组其体重指数显著高于以往已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79.49%和84.78%,年龄、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相似.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被诊断时已患病数月至数年,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易并发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未及时诊治或治疗不达标是导致并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郁红;唐艰音;沈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癌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49.2%(0.01<P<0.05);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68.2%、44.1%和22.2%,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但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3.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8.3%)(0.01<P<0.05);临床Ⅲ~Ⅳ期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6.3%)低于临床Ⅰ~Ⅱ期(58.7%)(0.01<P<0.05).结论 hMLH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翁阳;王小英;蔡望伟;吴文川;孟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男,48岁,住院号17647.因周期性寒战发热4天,眩晕及左右耳先后在数小时内听力突然急剧下降1天,于2003年3月12日入院.10天前曾到过高疟区居住5天.无高血压病、颈椎病、糖尿病、中耳炎、耳毒性药物接触史,也无耳聋家族史.体查:T39.3°C,R20次/分,P84次/分,BP130/60mmHg.
作者:张长山;邢泽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本文整理了近年来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44例内外科疾病进行临床分析.多种疾病具有乏力、纳差、厌油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肝功异常等,很易误诊,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银代淑;刘洪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2002年海南省八种监测性病(艾滋病除外)共报告病例8371例,年发病率为106.10/10万,高于2001年7.60%,现将疫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裴东怒;马岳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肠外瘘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困难,病程周期长,死亡率高,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病例之一.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救治肠瘘3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元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03例病人经病史、体检、腹部X线明确诊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85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1人死于伴发的急性心肌梗塞,手术治疗1人死于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并发症为膈下脓肿,切口感染,吻合口不完全梗阻.结论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指征,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治疗.
作者:吴安任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碘仿氢氧化钙复合剂在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根尖孔未闭合的意外露髓和早期或局部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69例,行碘仿氢氧化钙开髓切断术.结果连续追踪观察2年,结合X-ray牙片及临床症状,终成功57例,成功率为83%,失败12例.结论碘仿氢氧化钙复合剂即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对组织无刺激,又可诱导牙本质桥的形成,能有效地保护年轻恒牙的根髓活力和功能,使年轻恒牙的根尖得以继续发育.
作者:李露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菌必治治疗甲型副伤寒病人8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