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处理牙龈出血的体会(附87例)

赵磊;马进胜

关键词:急诊处理, 牙龈出血, 口腔科, 患者, 报告
摘要:牙龈出血在口腔科急诊中比较常见,笔者急诊处理牙龈出血患者87例.现简要报告如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庆大霉素外用治疗烧伤45例

    庆大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我们用其针剂外敷治疗烧伤,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金平;曹志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误诊分析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共急诊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482例,误诊26例,占5.3%.本文着重讨论分析误诊原因.

    作者:赵吉香;李维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51例窒息新生儿血电解质变化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窒息新生儿代谢紊乱及血电解质变化,促进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方法分析151例新生儿窒息治疗前血电解质及观察第3、7天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特别是重度者多存在低钠、低氯、低钙,总发生率分别为26.4%、16.6%、40.4%.血钙在第3天低.电解质紊乱与窒息程度相关.结论电解质紊乱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机制直接有关,应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血电解质变化,积极纠正血电解质紊乱.

    作者:陈路;郭少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达美康引起低血糖致暂时性偏瘫一例

    患者男性72岁.因突然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运动不灵2小时于2002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曾于1993年2月因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肾炎住院时发现有Ⅱ型糖尿病,出院后除发生急性感染时用胰岛素外,一直采用控制饮食和达美康口服40mg,每日2次控制血糖.查体:血压156/112mmHg,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呼吸平稳,两肺少许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强弱不等,无杂音,左鼻唇沟变浅,左侧肢瘫,肌力Ⅱ级,腱反射消失,左巴氏征阳性.实验室:尿糖及酮体(-),血糖2.07mmol/L.心电图:房颤.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立即静注50%葡萄糖120ml,病人神志逐渐清晰,继以用10%葡萄糖500ml静滴,患者渐渐能回答问题,肢瘫及肌力恢复正常,病理反射消失.诊断:达美康引起低血糖致偏瘫.

    作者:刘清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4例

    我们采用清开灵、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热带海岛环境下烧伤病人的细菌学调查

    目的调查热带海岛环境下烧伤病人细菌感染性药敏情况以指导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病人创面和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送检标本中检出13个菌属、28个菌种的细菌687株,其中创面培养细菌593株,血液培养细菌94株.细菌检出率排前五位的是铜绿假单孢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恶臭假单孢杆菌、表皮葡菌和不动杆菌.结论铜绿假单孢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恶臭假单孢杆菌、表皮葡菌等仍是主要的感染菌种,条件致病菌有逐步上升为烧伤病人主要致病菌的潜在危险,而霉菌感染仍不是烧伤感染的主导菌种.动态了解热带环境下烧伤病人感染菌及药敏情况,以便选择价廉、毒性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避免因滥用抗菌药物诱发新的耐药菌株形成有主要意义.

    作者:陈彦堃;潘云川;曾德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近况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的出血.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出血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其死亡率也是神经内科疾病中高的,但其治疗措施远未规范化,其中一些至关重要的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显然能改善预后.分述如下.

    作者:汪代杰;袁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治疗不孕症的新方法——精液洗涤

    精液洗涤作为一种近年来开展的新的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已成为众多不孕症患者的福音.通过精液洗涤可提高精子的活动力,增加受孕机会.

    作者:邹翠敏;史凤梅;戴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规律.方法选择3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依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每位患者分别于起病1天、7天、14天第21天进行血浆内皮素浓度的测定.并设30例同期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ET明显升高,21天时血浆ET水平仍显著升高(P<0.01);中、大梗死组的ET明显高于轻型者(P<0.01).结论 ET含量的升高是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监测ET能帮助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防治起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卓名;李泽林;陈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负压吸引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我院耳鼻喉门诊从2001年5月到9月,利用负压器清洁耳道分泌物,对耳科248例病例的诊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安;陈奕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与尿酸

    高尿酸血症对机体多方面影响已日益明确,对心血管病影响受到高度重视,高血压病及高尿酸对肾脏的结构和生理均有影响,本文意在了解高血压病患者与尿酸的关系及肌酐的状况。

    作者:苏寒冰;胥昌琼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室速(VT)和室颤患者,在心律失常发作时或电复律后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继以0.5~1.0mg/min静脉滴注维持,同时口服600~800mg/d,观察室性心律失常转复窦律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副作用.结果 65.5%(19/29)在24小时内转为窦律,48小时内累计75.9%(22/29)、72小时内累计89.6%(26/29)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6%(26/29).平均静脉用量792.8±319.6(600.0~1200.0)mg,维持静脉滴注3.6±1.5(1~5)天.静脉用药期间PR、QTC和QRS间期无显著性改变,4例出现心动过缓,药物减量后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吴明;李新明;张敬文;林劲;李斌;陈关良;苏哲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使用10%葡萄糖酸钙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120例孕妇剖宫产术前15min外周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ml,观察术中子宫收缩情况及出血量,同时与对照组130例剖宫产术孕妇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37%,催产素及麦角新碱的使用率均小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少.新生儿预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术术前应用葡萄糖酸钙是减少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心耸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随机对照研究IP/N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随机对照观察研究IP/NP方案治疗Ⅲ~Ⅳ期NSCLC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8月~2001年10月,治疗47例Ⅲ~Ⅳ期NSCLC,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别以IFO,DDP组成IP方案和以NVB,DDP组成NP方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IP组34.8%(8/23),NP组37.5%(9/24),NP方案近期疗效略高于IP方案,但二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P/NP方案治疗Ⅲ~Ⅳ期NSCLC疗效较为满意,血液学毒性能控制,非血液学毒性不严重,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秀芹;关小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目的探讨危重病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5例危重病儿和17例轻症病儿血糖和胰岛素进行测定.结果单器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组血糖浓度分别为8.97±3.22mmol/L,13.76±7.89mmol/L(P<0.01);两组胰岛素值分别为45.64±18.73mU/L和87.31±41.78mU/L(P<0.01).血糖<10mmol/L组,死亡率13.04%;血糖10-15mmol/L组,死亡率22.22%;血糖>15mmol/L组,死亡率66.67%.死亡组血糖值16.43±8.31mmol/L.结论危重病儿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值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黄牡丹汤加超短波治疗盆腔炎80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大黄牡丹汤加超短波治疗盆腔炎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氯雷他定中甲苯及三氯甲烷的残留量

    氯雷他定为抗组胺类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氯雷他定的质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甲苯及三氯甲烷的残留量.

    作者:王芳侠;陈赞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9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脑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9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脑电图异常93例,总异常率为94.9%.结论脑电图是及时评估病情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冯永仁;王淼君;覃淑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改进垂直褥式缝合在颈部手术切口的应用

    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作者对28例颈部手术患者皮肤切口采用改进的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术后病人皮肤外表美观瘢痕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代义壮;侯新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曲菌球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2年4月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2例肺曲菌球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病人只有8例术前诊断明确,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病人术前确诊较难,病人能耐受手术,手术又能切除原发病灶者应及早手术,手术以肺叶切除术为主.

    作者:陈锋夏;汤鹏;戴家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