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陈奕辉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2年4月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2例肺曲菌球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病人只有8例术前诊断明确,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病人术前确诊较难,病人能耐受手术,手术又能切除原发病灶者应及早手术,手术以肺叶切除术为主.
作者:陈锋夏;汤鹏;戴家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共急诊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482例,误诊26例,占5.3%.本文着重讨论分析误诊原因.
作者:赵吉香;李维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规律.方法选择3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依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每位患者分别于起病1天、7天、14天第21天进行血浆内皮素浓度的测定.并设30例同期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ET明显升高,21天时血浆ET水平仍显著升高(P<0.01);中、大梗死组的ET明显高于轻型者(P<0.01).结论 ET含量的升高是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监测ET能帮助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防治起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卓名;李泽林;陈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在各种肺炎中所占的比例.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170例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AbIgM).结果 Mp-AbIgM的阳性率是38.24%.<2岁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低于2~6岁组(X2=4.49,P<0.05)和7~16岁组(X2=5.1,P<0.05).2~6岁组和7~16岁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8,P<0.05).结论 MPP是一种常见疾病,应该引起重视,以便及早诊治.
作者:郭占元;孙燕;韩红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大黄牡丹汤加超短波治疗盆腔炎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深度大面积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于4~5天即行切痂,以异体甘油皮为支架,将有限的自体皮制作成微粒皮后均匀地复合植于创面.结果对5例共12个肢体2个躯干进行早期切痂后异体甘油皮+自体微粒皮的复合移植,成活后的创面平坦、外观平整、颜色淡红或近似正常皮肤,触软、收缩少.结论异体甘油保存皮+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文福;张先安;关少强;罗苑青;郑崇武;金树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癌细胞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癌细胞是否被细菌、霉菌及支原体污染.结果细菌、霉菌污染培养细胞后培养液呈混浊状,固紫染色能清晰分辨细菌及霉菌的形态,支原体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绿色小亮点.结论检测出细菌、霉菌污染的培养瓶及时丢弃,严格按细胞培养的操作程序传代细胞,减少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
作者:贾伟;杨志伟;赵德萍;陆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窒息新生儿代谢紊乱及血电解质变化,促进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方法分析151例新生儿窒息治疗前血电解质及观察第3、7天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特别是重度者多存在低钠、低氯、低钙,总发生率分别为26.4%、16.6%、40.4%.血钙在第3天低.电解质紊乱与窒息程度相关.结论电解质紊乱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机制直接有关,应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血电解质变化,积极纠正血电解质紊乱.
作者:陈路;郭少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压宁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参附注射液配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级别变化、并进行血压、心率、LVEF值指标测定.结果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稍降低、心率减慢、EF值升高、心功能变化总有效率76.7%.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且无首剂低血压反应.
作者:徐鸿华;金菊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牙龈出血在口腔科急诊中比较常见,笔者急诊处理牙龈出血患者87例.现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赵磊;马进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精液洗涤作为一种近年来开展的新的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已成为众多不孕症患者的福音.通过精液洗涤可提高精子的活动力,增加受孕机会.
作者:邹翠敏;史凤梅;戴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调查热带海岛环境下烧伤病人细菌感染性药敏情况以指导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病人创面和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送检标本中检出13个菌属、28个菌种的细菌687株,其中创面培养细菌593株,血液培养细菌94株.细菌检出率排前五位的是铜绿假单孢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恶臭假单孢杆菌、表皮葡菌和不动杆菌.结论铜绿假单孢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恶臭假单孢杆菌、表皮葡菌等仍是主要的感染菌种,条件致病菌有逐步上升为烧伤病人主要致病菌的潜在危险,而霉菌感染仍不是烧伤感染的主导菌种.动态了解热带环境下烧伤病人感染菌及药敏情况,以便选择价廉、毒性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避免因滥用抗菌药物诱发新的耐药菌株形成有主要意义.
作者:陈彦堃;潘云川;曾德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37岁,因腰痛半年,加重伴左下肢痛5个月,于2001年5个月入院,查:脊柱无畸形,腰4~5及腰5骶1棘间旁开1.5cm压痛,无放射痛,左臀部坐骨神经投影点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小腿外侧针刺觉减弱,双下肢肌力正常;5月9日CT扫描示,腰4~5椎间盘突出,术前准备后,5月1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腰4的1/2及腰5和骶1的1/2棘突,扩大椎管,见腰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神经根粘连,用骨刀凿开突出钙化部份并刮除髓核,冲洗后缝合切口,手术顺利.
作者:李强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72岁.因突然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运动不灵2小时于2002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曾于1993年2月因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肾炎住院时发现有Ⅱ型糖尿病,出院后除发生急性感染时用胰岛素外,一直采用控制饮食和达美康口服40mg,每日2次控制血糖.查体:血压156/112mmHg,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呼吸平稳,两肺少许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强弱不等,无杂音,左鼻唇沟变浅,左侧肢瘫,肌力Ⅱ级,腱反射消失,左巴氏征阳性.实验室:尿糖及酮体(-),血糖2.07mmol/L.心电图:房颤.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立即静注50%葡萄糖120ml,病人神志逐渐清晰,继以用10%葡萄糖500ml静滴,患者渐渐能回答问题,肢瘫及肌力恢复正常,病理反射消失.诊断:达美康引起低血糖致偏瘫.
作者:刘清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5例危重病儿和17例轻症病儿血糖和胰岛素进行测定.结果单器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组血糖浓度分别为8.97±3.22mmol/L,13.76±7.89mmol/L(P<0.01);两组胰岛素值分别为45.64±18.73mU/L和87.31±41.78mU/L(P<0.01).血糖<10mmol/L组,死亡率13.04%;血糖10-15mmol/L组,死亡率22.22%;血糖>15mmol/L组,死亡率66.67%.死亡组血糖值16.43±8.31mmol/L.结论危重病儿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值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例1:男性,72岁.反复头昏16年,再发8小时.查体,血压210/120mmHg(1Kpa=7.5mmHg),神清,平卧位,双肺未闻湿性罗音,心尖区闻收缩期杂音3/6级,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厚并劳损.予利血平1mg肌注2小时后,血压200/100mmHg,予酚妥拉明0.1mg/min静滴,30分钟后血压降至70/50mmHg,停用酚妥拉明,并予多巴胺40mg和阿拉明20mg静滴,5分钟后血压0/0mmHg,予去甲肾上腺素1mg静推,也不能使血压回升,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吴智勇;张蕾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自1997年~2001年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28例,经手术整复、术后中药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兴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1.1 对象与方法心肌梗死病人83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28~80岁,平均56岁.心肌梗死的诊断按WHO规定.治疗除卧床休息、吸氧、监护、对症支持等一般治疗外,符合溶栓条件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条件:相邻或相关两导联ST段持续抬高≥1mm(肢导)≥3mm(胸导)时间≥30分钟,无溶栓禁忌症.溶栓方法:尿激酶50万单位加20ml液体静推,然后再用100万单位加100~150ml液体静脉点滴,30分钟内滴完.再通指标:胸痛缓解;ST段2小时内下降≥50%;酶峰前移;再通心律失常出现.
作者:王中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科对收治的部份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选取近5年共176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强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高尿酸血症对机体多方面影响已日益明确,对心血管病影响受到高度重视,高血压病及高尿酸对肾脏的结构和生理均有影响,本文意在了解高血压病患者与尿酸的关系及肌酐的状况。
作者:苏寒冰;胥昌琼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