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波;陈膺镇;林明侠;王书成
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我院共收治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81例,其中1995年5月至12月收治22例,术前死亡2例,占9.9%,通过分析其死亡原因,加强各方面护理,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收治59例,术前死亡1例,占1.7%,降低了死亡率,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熊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尤其是神经元损伤之中.一九七二年Rtrr等人[1]首先从形态学及病理学角度描述了一种不同于坏死表现的细胞死亡形式,称之为细胞凋亡(apoptosis),亦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另一种死亡形态,它是一种主动死亡过程,其形态学特点为:凋亡细胞表面皱缩,失去细胞间联结,体积缩小,细胞膜起泡或芽变胞质浓缩,染色质收缩,浓集于核膜附近,形成新月样结构.上述变化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继之细胞内陷,将整个细胞分割成数个大小不等的不连续小体,称为凋亡小体.凋亡小体随后被邻近正常组织或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全过程仅需数小时.整个过程不伴炎症反应,不伴细胞内容物的释放,溶酶体不参与.而细胞坏死是一种细胞被动死亡的过程,其形态学特点是细胞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肿胀、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肿胀、溶酶破裂,进一步造成细胞膜破裂和细胞结构崩解.坏死时伴有细胞浆外溢和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作者:文国强;廖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展迅速;新的诊断标准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本文梗概地介绍近年来的高血压诊断、治疗的进展.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掌握我省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现状,强化<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改善我省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根据卫生部的布置,我们于1999年9月对全省12个市县的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抽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惠宇;于传龙;曹艳红;林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尿常规及尿沉渣的检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尿液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干扰因素较多,尤其是临床对RBC检测反应较大,再者尚有WBC假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尿液沉渣镜的不规范化,是当前检验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将尿沉渣直接尖载波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尿滴大小,厚度无一固定标准,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即使有用离心沉淀镜检的方法,因离心速度,离心时间,浓缩倍数不同,使结果差异很大;我们用FAST-READ10R定量尿沉渣分析板(尿板)辅助干化学联合测定尿液中RBC、WBC、管型等成分,以求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钟路;符克英;黄烈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从1995年1月至1999年10月,我们共收治下肢开放骨折378例,均依据整体护理的概念,设计了一套护理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烧伤创面真菌感染与温湿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4例次烧伤病人创面定期采样进行真菌学培养,菌种鉴定.用干湿温度计定时(每天)记录烧伤病房温湿度,并用多元相关和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期间,本院烧伤病房创面真菌检出率28.6%,烧伤创面真菌带菌率的适宜室温为28℃,适宜范围为26℃~31℃;适宜相对湿度为78,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77~80.结论:本调查提示温湿度作为环境因素对烧伤创面真菌检出率有显著差异性但不表明温湿度亦大,真菌感染率亦高.温度在26℃~31℃,湿度在77~80易发生真菌感染;本地区可能4、6~9月份真菌感染机会增大.
作者:潘云川;莫成锦;陈彦堃;张燕翔;陈大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胸部平片X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或肾穿刺病理证实肾病综合征88例患者的胸部平片X线表现及分型.结果:根据胸部X线表现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肺部改变:(1)支气管炎型52例;(2)肺瘀血及间质性肺水肿型38例;(3)肺泡性肺水肿型18例,2.心脏形态改变:全心性及左心室增大26例,心包积液8例,表现为心形如烧瓶状.3.胸膜改变28例:主要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8例.结论:肾病综合征胸部平片X线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本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特征.
作者:王澄泉;陈洋;林尤军;龙甫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结石病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104例60岁以上老年胆道结石患者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择期手术44例,急诊手术60例.术前伴随一种并存病82(78.8%)例,二种并存病48(46.1%)例,三种并存病13(12.5%)例.结果术后有并发症49例(47.1%),死亡8例(7.7%),7例死于MODF,1例死于腹腔内出血.结论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时机,处理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争取择期手术,避免急诊手术盲目性是外科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树贤;王友达;杨介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36岁-68岁,均有程度不等的心包压塞症状,并经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证实有心包积液.病因:肿瘤性心包积液2例,结核性心包积液2例,原因不明心包积液1例.
作者:王俊;冯瑞华;郭季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例1 女,70岁,头晕伴气促10小时入院.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15年,曾测得高血压为220/130mmHg,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Ⅱ、Ⅲ、AVF及V4~V5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2mv,T波对称倒置,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生化检查心肌酶(CK,CK-MB,GOT,LDH)显著升高且呈动态演变,后诊断合并有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
作者:杜子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涂阳肺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2H3R3Z3S3/4H3R3和2H3R3Z3E3S3/6H3R3E3方案,分别对637例初治和10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督导化疗.结果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3.81%和82.00%;二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76%和7.35%.结论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效.
作者:吴光吾;陈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超声影像作为一种简便价廉、适用范围广、临床价值大的无创性诊断手段,在临床诊断及临床科研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应用的深入,质量控制和档案管理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于1995年9月至2000年2月陆续应用了5台超声图文管理系统对超声图文信息进行管理,为了评价其应用价值,现对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朱才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作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38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孙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的季节性消长状况.方法:幼蚊研究采用人工容器与自然容器相结合;成蚊,埃及伊蚊采取搜捕,白纹伊蚊采用人工诱蚊.结论:两种伊蚊终年有分布,埃及伊蚊高峰期在5月至11月,白纹伊蚊在7月至11月.在季节消长方面前者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雨量变化对后者起重要作用.
作者:黎正伦;黄渭泉;罗庆洪;王传滋;廖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病(EH)及糖尿病(DM)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CCD)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正常对照组及EH组,DM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均为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年龄37~75岁,EH组40~77岁,DM组41~73岁,采用ACUSON公司生产的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4~2MHZ及3.5MHZ,应用CCD测量肾动脉主干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肾血流量(CO),并检测心脏大小及血肌酐等.结果:EH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减低,DM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明显减低,EH及DM组的肾脏彩色血流信号稀疏,血管数量减少,血管内径变细,管壁增厚.当EH及DM患者的血肌酐正常时,CCD检测的肾血流多项指标改变较血肌酐更敏感.结论:应用CCD检测对EH及DM并发肾脏损害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敏感、更准确的信息,且无创、快速、可以重复使用.
作者:史丽雅;吴发琼;李建;张振玲;韩黔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目前我省疟疾暴发点与高发病村庄媒介按蚊种群密度与分布及其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诱与牛诱半通宵捕蚊法调查.结果: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捕获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点,分别占捕蚊点的42.9%和57.1%;在平原丘陵区暴发点,均捕获微小按蚊,无捕获大劣按蚊.其中人诱捕获大劣按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吉甫按蚊数,分别占捕蚊总数的9.9%、6.9%、54.5%和2.0%;牛诱捕获上述4种按蚊却分别占捕蚊总数的0%、3.3%、26.0%和12.3%.结论: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主要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而平原丘陵区暴发点仅为微小按蚊.
作者:曾林海;王志光;郭仁能;蓝秀汉;王善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破伤风病人应用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时机及价值.方法:通过破伤风病人应用和不应用气管切开术的统计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法说明气管切开术在治疗破伤风病人的疗效和作用.结果:120例单纯综合治疗的重症病人死亡106例,治愈14例,病死率88.3%,72例除综合治疗外应用了气管切开术治疗31例,死亡41例病死率56.9%,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4.708)P值≤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在治疗破伤风病人中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才寿;况光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0岁,三周前无明显诱因自感胸闷、胸痛、咳嗽,为干咳,伴气促,平卧后加重.近日症状加重前来就诊.查体:心率快,心界下移.心脏B超:心脏大小正常,心包膜少量积液.心包膜外低回声实性包裹.探查纵隔,患者取仰卧,两手置于头侧,于胸骨左缘2-5肋间遂一行纵横探查,见升主动脉、肺主动脉前方有约前后径8-9cm、左右径10-12cm,轮廊尚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内部为低回声细小中等光点,均匀分布的实性包块.心底短轴水平面示该肿块将心底、主、肺劝脉包裹,使心脏活动受限,主、肺动脉受压变细.CDFI示:包块内可见条短线状红、兰血流束,B超提示:前纵隔恶性淋巴瘤.CT报告为纵隔恶性淋巴瘤.病理报告: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核分裂像多见.符合: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作者:李小丽;李智力;高晓红;李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7年2月引进刘东光研制的球头硅胶管(专利号:ZL92238798.2)行球头硅胶管鼻泪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单纯的鼻泪管阻塞患者34例(36眼),随访1-9个月,总有效率达97.22%.报告如下:
作者:阳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