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27例

林杰;况光仪

关键词:鼻内窥镜, 顽固性, 鼻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作用。方法:通过在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2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结果:27例均经一次内窥镜下治疗达止血目的。结论:鼻内窥镜具有视野清晰,检查出血部位准确,止血迅速,疗效确定的优点,值得在鼻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白色念珠菌感染12例报告

    目的:探讨前列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因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分析前列腺白色念珠菌感染12例,按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行尿液和前列腺液细菌与霉菌培养。结果:霉菌培养阳性,为白色念珠菌来源于前列腺。经口服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愈。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前列腺炎的病原菌,认为有直接的泌尿生殖道的逆行感染,也有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为主要诱因。

    作者:梁发;白志明;刘振湘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对治疗组25例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患者首次给予盐酸纳洛酮0.8mg+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30分钟可重复给药至清醒为止,与使用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的对照组25例对比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有显著疗效,应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卢国良;吉训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在肝病中的意义(附102例分析)

    甲胎蛋白(AFP)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少于25μg/L),其含量升高常见于某些肝脏疾病。对血清AFP的含量测定及动态观察,对区分原发性肝癌及良性肝病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FP升高的102例肝病作分析如下。

    作者:陈年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上颌窦穿刺的心理护理

    我科自1998年-2000年6月对28例患者采取了表面麻醉穿刺,在穿刺中做好心理护理,无一病例发生晕厥,均顺利完成该治疗。 1.穿刺前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当病人一听用针从鼻腔穿入上颌窦时,恐惧心理顿时而生。这种心理来自:(1)病人缺乏对穿刺方法的了解;(2)害怕疼痛;(3)见穿刺针较长,担心伤及眼睛或鼻腔而影响面容,或穿破大脑而危及生命,因而提出各种疑问。这时操作者如态度冷淡,解释简单,会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加重,致使该操作不能顺利完成。要消除这种恐惧心理,除了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外,加强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符爱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一例雷诺病患者的护理

    1.病例简介 患者,女,4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指尖发麻至肘部,对称性抽痛,呈进行性加剧,于2000年2月25日收住我科。体检:其双上肢肘关节以下痛觉过敏,有伸侧痛觉过敏带;以中指、食指为明显,双侧桡A搏动弱,双上肢腕关节及指关节处皮肤水肿、苍白、冰凉、触觉存在。患者表现明显焦虑、急躁、痛苦。根据病情,给予扩血管、补充营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止痛剂等全身支持疗法,实施整体护理,病情治愈。于3月8日出院。

    作者:曾春美;王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附56例报告)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附56例报告)

    作者:朱月清;夏存林;王源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36例临床观察

    我院从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5岁~73岁,60岁以上24例,其中冠心病16例,慢性肺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心病2例。心功能Ⅲ级8例,心功能Ⅳ级28例,以右心衰为主10例,以左心衰为主26例,病程3年~12年。

    作者:吴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木薯中毒致急性肺水肿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患儿,男性,12岁,1999年12月13日21时许与堂弟(已在家中死亡)食酿酒的木薯(约1斤),1小时后出现呕吐多次,随后出现意识模糊不清,时有四肢抽动,23时送至乡卫生院时已呈昏迷状态,乡卫生院给予补液、强心及使用地塞米松后于凌晨3时送至县医院抢救。体检:T34.8℃ p120次/分 R35次/分Bp14/11Kpa。患儿深昏迷状,无紫绀,口吐白沫及少量粉红色泡沫痰。双侧瞳孔4.0mm,对光反应迟钝。心律规则,双肺有大量湿性罗音。腹软,肠鸣音弱。四肢无抽搐,双膝腱反射弱,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作者:李卓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97例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毒品的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从烫吸发展到静脉注射的原因及静脉注射对依赖者个人造成的影响。方法 对97例海洛因静脉注射依赖者进行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滥用海洛因的原因分别为好奇、享受、海洛因耐受性强、寻求欣快感、经济拮据、呼吸道症状、错误的戒毒方法等。此种滥用方法已给依赖者造成全身感染和局部的损害。结论 对海洛因依赖者应尽早发现早期诊断治疗,以免海洛因对机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对依赖者脱毒后开展心理治疗,生活和职业训练,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对他们及全社会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毒品危害知识及戒毒知识的宣传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杨庆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扩张型心肌病20例心电图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其诊断主要靠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核磁共振(MR)、同位素断层扫描,但心电图仍有其参考价值。现将20例DCM患者的心电图作一分析。1.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DCM20例均为1993年~1996年收住院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3岁~84(平均57.7)岁。

    作者:邱春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恙虫病误诊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

    患者 男性,3岁,发热7天,浮肿、尿少4天,当地医生诊治不详,于1997年9月26日入院,查体:T38.6℃,BP16/11KPa,双眼睑及双下肢中度水肿,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如花生米样大小,有压痛,可活动,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3.5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1.5cm,质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5g/L,RBC4.7×1012/L,WBC9.7×109/L,中性0.505,淋巴0.495,尿常规红细胞+++,蛋白++,白细胞+,血沉15mm/h,ASO300u,BUN6.66mmol/L,cr58.8μmol/L,白蛋白29g/L,按急性肾小球肾炎给予卧床休息,静滴青霉素,口服氢氯噻嗪,肌酐等治疗3天,体温不退,经仔细检查发现肛周处有一疤痕,追问病史,病儿2周前曾到菜地玩耍,病儿因痒曾抓搔过肛周,查外斐氏反应OXk为1:160,诊断为恙虫病合并急性肾炎,抗生素改用氯霉素抗恙虫病治疗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血压降至12/8KPa,复查尿常规、尿素氮恢复正常,共住院7天痊愈出院。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鼠阴茎组织中NOS表达及增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阴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分布及增龄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NADPHd组化对不同月龄大鼠(2,8,16,24月)阴茎组织进行染色。结果:NOS主要分布于阴茎组织中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纤维含量较少;随龄增加,阴茎组织中NOS逐渐减少,各月龄组间差别显著。结论:大鼠阴茎组织中NOS主要分布于平滑肌细胞,增龄使NOS明显减少,表明NOS减少可能与勃起障碍的年龄依赖性相关。

    作者:聂岁丰;刘贤治;吉健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外伤性肝破裂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30例外伤性肝破裂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130例肝破裂患者的三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130例中男108例,女22例;年龄大53岁,小2岁,20岁~39岁者89例,占68.5%。闭合性损伤114例,枪弹及刀刺伤16例。治疗上,单纯缝合84例,纱条填塞24例,明胶海绵填塞5例,大网膜或肌肉填塞9例,肝不规则切除5例,单纯引流3例;死亡16例。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多发生于青壮年人,致伤主要原因是车祸或机械撞击伤,半数以上在3h内就诊。早期白细胞计数计高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升高较其它空腔脏器外伤显著。腹穿可帮助做出正确诊断。治疗上应急诊手术,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术式。

    作者:王海东;刘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膀胱癌术后灌注的护理体会

    我科对膀胱癌术后病人常规采用丝裂霉素C灌注,在预防病人术后复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将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1995年至1999年收治膀胱患者3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56岁,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20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1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瘤,其中一级20例,二级10例,三级1例。

    作者:程月琼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胸腔积液1例

    患者 男性,27岁,泰国籍船员,因反复右上腹痛伴乏力3天而于1999年2月3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无阵发性加重,同时伴全身乏力,无畏寒、发热、无黄疸。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吸毒及性乱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5KPa。

    作者:蔡笃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附83例分析)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海南省为高发区。现将本院1992年12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83例恙虫病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3例,女性20例,发病年龄3岁~66岁,3岁~4岁3例,5岁~6岁0,7岁~12岁2例,12岁~19岁4例,20岁~50岁66例,51岁~66岁8例。

    作者:翁启旭;陈少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混合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1.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混合痔86例,男62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43岁,大年龄83岁,小年龄19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其中混合痔并失血性贫血6例,混合嵌顿痔8例,混合痔并肛瘘5例。 2.一般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饮食:术前一天应进少渣饮食,术前可进少量流质,以避免术中胃部不适或呕吐。

    作者:邱善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危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的电化学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高危患者的化学电解治疗的效果,安全性、适应症等问题。方法:应用QDZ-Ⅱ型前列腺化学电解治疗仪以400库仑为基础电量,进行治疗,10例患者平均年龄78.7岁,病程3-15年以上,Ⅰ-PSS平均29.5,均合并有心、脑、肺等方面的疾病,其中6例NYHA症状分级在C级以上,全组均合并症严重,不能耐受手术或TURP,而接受化学电解治疗。结果:10例经治疗效果明显,平均电量400库仑,时间1.5-2.5小时,术中不良反应少,仅为尿路刺激,有效率达88.9%。结论:经尿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操作简单,无需麻醉,耐受性好,术中做好监护,则安全有效,术后膀胱镜检发现腺体组织坏死明确,机械梗阻消除明显。对于高危性BPH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打击及TURP者,为解决排尿受阻问题,前列腺化学电解治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病程过长致逼尿肌病变呈不可逆改变者,机械梗阻的消除并不能改善排尿问题。

    作者:张冲;白志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肠病变所致大出血12例诊断分析

    我科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小肠出血12例,经内镜、核素、钡餐及外科手术检查,能确定出血病变者仅4例,确诊率仅33.3%,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1岁~68岁,平均49.8岁,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可除外,12指肠降部以上和大肠出血。

    作者:陈芳;刘勋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6例临床分析

    我们于1998年8月~2000年7月经检测确诊为下呼吸道支原体(MP)感染者7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均为住院患儿,男49例,女27例。年龄2月~3岁,平均17月,其中≤1岁24例,~3岁52例。 1.2 测定方法 采用间接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用深圳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清中MP特异性抗体,若IgM抗体阳性且类风湿因子测定为阴性者判断为MP急性感染者。

    作者:彭碧云;吴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