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华;徐景蓁
我院自83年5月~90年6月收治二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简称CAH),均经尸检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婉华;陈欣林;陈自励 刊期: 1991年第06期
近年来复数菌败血症发病率有所上升,新生儿期更易发生混合细菌感染,且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 984年1月~1 989年1 0月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复数菌败血症21例,分析如下.
作者:史凯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从1983~1 988年在我院住院的1 0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处理.按照Volpe提出的五种临床种类分类,微小型及强直型占78%,多灶性惊厥占18%.主要原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生化代谢异常.感染引起的惊厥仅3例(6%).对不同原因所致惊厥的诊断步骤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庞汝彦;朱传(栖灬);赵时敏 刊期: 1991年第06期
脐部疾患多发生于新生儿期,大部分需手术治疗,给患儿及家长造成痛苦及经济负担.我们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电热烧灼器治疗新生儿脐部部分疾患800余例,避免了手术,且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王献良;李莲芝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男,5天,因抽风3天以新生儿肺炎和疑有新生儿低钙血症及新生儿败血症收住院.为第一胎足月产,出生后无吸吮动作,2天后能食少量牛奶,每次约5~10毫升,并加白糖约4克,每4小时喂1次.反应差,自出生后小便次数和量较多.第3天其祖母发现病儿眼窝下陷,皮肤干燥,出现抽搐,呈阵发性,表现为四肢抽动,凝视,面部肌肉颤动.继给加糖牛奶喂养.至住院当天抽搐发作加剧,达30多次,伴面部青紫,反应更差.病程中无发热、呕吐及尖叫.其母有脑炎后遗症,智力低下,无糖尿病家族史.
作者:段长利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女,第二胎第一产.第一胎行人工流产.胎龄周43+1,因臀位由他院急转我院行剖宫产术.产母24岁,孕早期曾多次接受X射线照射,以确诊垮结石,并行肾结石手术,用过麻醉剂、卡那霉素等.无家族遗传史,父母均体健无任何疾病,无嗜烟、酒史,非近亲结婚.母查染色体正常.
作者:刘菊珍;王鸾艳;孙建兰 刊期: 1991年第06期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窒息时由于缺氧可使多系统受累,其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影响预后重要的因素(1).
作者:王丹华;徐景蓁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男,出生6小时,因四肢浮肿6小时,于1988年11月28日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即发现双足浮肿,渐及四肢,但哭声响亮,一般状况好,由外院转来.患儿母亲妊娠期羊水过多,没有妊高征.孕6个月时曾患泌尿系感染,服用呋喃呾啶1周,来接受放射线照射.无类似水肿家族病史.体检:体重3600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正常,皮肤无黄染及硬肿,四肢浮肿,以膝以下部位明显,无红、肿和压痛,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肋下4 cm,剑下3 cm,质软边钝,脾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未发现其他器官形态异常.入院印象:新生儿水肿待查.
作者:童笑梅;罗凤珍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本文介绍75例B超扫描尸检确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按1:1选择同期经B超扫描排除颅内病变的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X2检验,并按X2排序提出对HIE影响的有关因素,同时对防治的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刘素云;刘海毅;李明霞;刘存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女.生后半小时,体重3.2kg.足月,2胎1产,其母宫缩乏力行音宫产娩出.出生时无窒息素,但哭声弱,四肢肌张力低下转入新生儿科.查体:全身红润、皮肤弹性好,皮下脂肪丰富.呼吸浅、规则,42次,前囟平1.5厘米2.颈极软,胸廓对称,吸气时有胸骨下陷,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0,律齐.腹软、肝腹不大.全身肌张力低下.双下肢更甚,蛙式平卧不能自动.腱反射消失,用针尖刺激皮肤有皱眉和哭声表现.大小便正常,无括约肌疏松征.血、尿、脑脊液及染色体检查无异常.无该病家族史,但母亲妊娠期间自感胎动不活跃.诊断: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先天肌弛缓型.住院期间以吸氧、口服维生素、激素以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终因反复青紫、进行性加重、后呼吸运动障碍引起呼衰而死亡.存活27天.尸检:除横纹肌减少外余未发现异常.
作者:徐秀鸾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男,30天.第三胎,孕39周顺产,旧法接产.出生体重3000克.生后肌注T、A、T 1支.母乳喂养,奶量充足.患儿食欲佳,烦渴多饮,大便量多,色黄,小便量亦多.但体重不增,且呈渐进性消瘦而入院.无咳嗽、发热,也无呕吐、腹胀.母亲平素体健.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体检:肛温37℃,体重1 800克,极度消瘦,老人貌,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皱褶多,无弹性,皮上脂肪消失.
作者:刘和福;徐长发 刊期: 1991年第06期
对北京地区61 34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为1/3067,较上海天津等地区高,应予重视.假阳性值多与宫内缺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双胎有关,多数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
作者:张巍;王汝琪;黄醒华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本文报告2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66,51 6例活产儿的4.1‰.住院期间发病以产时窒息(149例)、肺炎(46例)、肺出血(38例)、RDS(18例)、硬肿症(68例)多见;院内死亡1 64例,病死率60.1%,死因以产时窒息(45例)、肺炎(26例)、肺出血(31例)、RDS(1 6例)为主.存活出院109例,随访106例.出院后死亡46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 7例、肺炎1 3例、败血症4例、遗弃3例、其它9例;24例死于出院后1周内、冬季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季.存活60例年龄1~1 2岁,其中2例严重脑瘫、5例1~2个肢体脑性瘫痪;20例已上小学,11例学习困难.
作者:郭俊良;赵丽萍;孙雪芳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女性,1天,生后发现膝至踝部皮肤部分缺如.足月顺产第一胎.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其母妊期健康.无服药史.体检:体重3000克,身长50厘米,神清,反应良好,头颈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
作者:林运娟 刊期: 1991年第06期
1989年8月~1990年7月我科共收治HIE 43例,并均作CT检查,认为CT检查对分度、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将CT的分度与临床作对比,认为HIE不同病理时期的CT检查在同一病人可有不同结果,CT检查时间过迟将导致分度过轻,作者以为选择病情稳定后的24小、时作为检查时间较为合适.
作者:白剑鹏;陈向荣;施秀清 刊期: 1991年第06期
男,4小时,因颈、胸背和大腿散在脓疱4小时入院.出生时发现颈前、胸背和大腿绿豆至豌豆大小的10余个浅表脓疱.
作者:汤建萍;郑先杰;刘秀梅 刊期: 1991年第06期
调查对象及结果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地观察在本院新生儿科自1 989年2~4月住院的150例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入院时由皮肤科医师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其中97例新生儿入院后十天进行了复查.
作者:汤建萍;郑先杰;刘秀梅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患儿,男婴,90年1月14日入院,为第一胎足月出生体重2600克,生后第9天起厌食、哭声低、反应差、消瘦,于19天入院,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检:神萎、反应差、面色较苍白.前囟、眼睛凹陷,心率120次,心音尚可,呼吸36次,肝肋下未触及,阴囊乳晕色素沉着,测定血钠120mmol/L、血钾6.8mmol/L、血氯93mmol/L、CO 2CP18mmol/L心电图示T波高尖,高钾图象,尿17=羟6.17mg,尿-17酮3.73mg/24小时尿.临床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失盐型),入院后给予皮质激素,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治疗3周,失水貌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强,病情一度好转,惜家长放弃治疗,一周后死亡.
作者:陈苓 刊期: 1991年第06期
1981.1.1~1988.12.31,本院分娩婴儿总数23503例,从孕28周至出生后28天围产儿死亡共计476例(死胎170例,死产51例,新生儿死亡255例),围产儿死亡率20.25‰,如按围产期Ⅰ计算则死亡率为19.32‰,为查明围产儿的主要死因及其有关因素,为围产期保健提供依据,特将本组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自励;王陶 刊期: 1991年第06期
本文报道了经头颅CT扫描后确诊的42例SAH的临床分析,早产儿1 6例,足月儿28例,过期产儿8例.除1例正常分娩外,其余均有异常分娩史、产伤史.34例有窒息史.回顾性总结:引起SAH的主要因素是产伤,其次是缺氧,但正常分娩者偶然也可发生.出血部位以大脑镰与枕镰旁多见,其次是枕间镰与大脑大静脉.少量出血者无临床体症,一般性出血多数表现为嗜睡、双目凝视、肌张力低下、反应差等抑制型,少数可出现惊厥、尖叫、激惹等兴奋型.大量出血可表现昏迷、昏睡、面色发灰、口唇发绀、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作者:马敏珊;董季平 刊期: 199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