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维生素E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何渭;吴婉芳;张伟;赵玉娟

关键词:维生素E, 药物代谢动力学
摘要:本文报告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血清维生素E(以下简称E)浓度.测得59例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肺炎、硬肿症、溶血症及早产等新生儿血值为2~3μg/ml,普遍低于4~5μg/ml婴儿血E指标.以单剂量20mg/kg口服给药,测得新生儿E 1/2(e)为32小时明显长于成人的7~1 2小时,t1/2(a)为12小时,表明口服后需一定时间在体内进行分布.我们推荐适宜的给药方案为:每72小时口服20mg/kg,可使峰浓度为2.0~2.5μg/ml,谷浓度大于0.5μg/ml.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先天性肌弛缓型一例

    患儿,女.生后半小时,体重3.2kg.足月,2胎1产,其母宫缩乏力行音宫产娩出.出生时无窒息素,但哭声弱,四肢肌张力低下转入新生儿科.查体:全身红润、皮肤弹性好,皮下脂肪丰富.呼吸浅、规则,42次,前囟平1.5厘米2.颈极软,胸廓对称,吸气时有胸骨下陷,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0,律齐.腹软、肝腹不大.全身肌张力低下.双下肢更甚,蛙式平卧不能自动.腱反射消失,用针尖刺激皮肤有皱眉和哭声表现.大小便正常,无括约肌疏松征.血、尿、脑脊液及染色体检查无异常.无该病家族史,但母亲妊娠期间自感胎动不活跃.诊断: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先天肌弛缓型.住院期间以吸氧、口服维生素、激素以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终因反复青紫、进行性加重、后呼吸运动障碍引起呼衰而死亡.存活27天.尸检:除横纹肌减少外余未发现异常.

    作者:徐秀鸾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检查

    1989年8月~1990年7月我科共收治HIE 43例,并均作CT检查,认为CT检查对分度、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将CT的分度与临床作对比,认为HIE不同病理时期的CT检查在同一病人可有不同结果,CT检查时间过迟将导致分度过轻,作者以为选择病情稳定后的24小、时作为检查时间较为合适.

    作者:白剑鹏;陈向荣;施秀清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维生素E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本文报告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血清维生素E(以下简称E)浓度.测得59例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肺炎、硬肿症、溶血症及早产等新生儿血值为2~3μg/ml,普遍低于4~5μg/ml婴儿血E指标.以单剂量20mg/kg口服给药,测得新生儿E 1/2(e)为32小时明显长于成人的7~1 2小时,t1/2(a)为12小时,表明口服后需一定时间在体内进行分布.我们推荐适宜的给药方案为:每72小时口服20mg/kg,可使峰浓度为2.0~2.5μg/ml,谷浓度大于0.5μg/ml.

    作者:何渭;吴婉芳;张伟;赵玉娟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复数菌败血症21例

    近年来复数菌败血症发病率有所上升,新生儿期更易发生混合细菌感染,且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 984年1月~1 989年1 0月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复数菌败血症21例,分析如下.

    作者:史凯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从1983~1 988年在我院住院的1 0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处理.按照Volpe提出的五种临床种类分类,微小型及强直型占78%,多灶性惊厥占18%.主要原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生化代谢异常.感染引起的惊厥仅3例(6%).对不同原因所致惊厥的诊断步骤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庞汝彦;朱传(栖灬);赵时敏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476例围产儿死因及有关因素分析

    1981.1.1~1988.12.31,本院分娩婴儿总数23503例,从孕28周至出生后28天围产儿死亡共计476例(死胎170例,死产51例,新生儿死亡255例),围产儿死亡率20.25‰,如按围产期Ⅰ计算则死亡率为19.32‰,为查明围产儿的主要死因及其有关因素,为围产期保健提供依据,特将本组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自励;王陶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住院新生儿皮肤病150例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及结果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地观察在本院新生儿科自1 989年2~4月住院的150例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入院时由皮肤科医师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其中97例新生儿入院后十天进行了复查.

    作者:汤建萍;郑先杰;刘秀梅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直接紫外线照射引起新生儿过敏性皮炎的报告

    我院产科婴儿室于1988年6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因无遮盖对新生儿面部直接照射引起轻重不等过敏性皮炎.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珍;虞人杰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6134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

    对北京地区61 34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为1/3067,较上海天津等地区高,应予重视.假阳性值多与宫内缺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双胎有关,多数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

    作者:张巍;王汝琪;黄醒华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死亡围产儿78例尸检病理分析

    随着围产期医学的进展,使新生儿医疗保健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如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当前妇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今将我院1986~1 988年围产儿78例尸检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侯化珍;唐宝珍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X线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了解病变发展过程,从而确定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仅上海、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广西、苏州7个医疗中心就报告665例,有日渐增多趋势.本文就NEC的X线表现与临床关系作一扼要综述.

    作者:杨华元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二例

    我院自83年5月~90年6月收治二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简称CAH),均经尸检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婉华;陈欣林;陈自励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一例

    患儿女性,1天,生后发现膝至踝部皮肤部分缺如.足月顺产第一胎.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其母妊期健康.无服药史.体检:体重3000克,身长50厘米,神清,反应良好,头颈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

    作者:林运娟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2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和随访

    本文报告2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66,51 6例活产儿的4.1‰.住院期间发病以产时窒息(149例)、肺炎(46例)、肺出血(38例)、RDS(18例)、硬肿症(68例)多见;院内死亡1 64例,病死率60.1%,死因以产时窒息(45例)、肺炎(26例)、肺出血(31例)、RDS(1 6例)为主.存活出院109例,随访106例.出院后死亡46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 7例、肺炎1 3例、败血症4例、遗弃3例、其它9例;24例死于出院后1周内、冬季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季.存活60例年龄1~1 2岁,其中2例严重脑瘫、5例1~2个肢体脑性瘫痪;20例已上小学,11例学习困难.

    作者:郭俊良;赵丽萍;孙雪芳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一例

    患儿,男婴,90年1月14日入院,为第一胎足月出生体重2600克,生后第9天起厌食、哭声低、反应差、消瘦,于19天入院,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检:神萎、反应差、面色较苍白.前囟、眼睛凹陷,心率120次,心音尚可,呼吸36次,肝肋下未触及,阴囊乳晕色素沉着,测定血钠120mmol/L、血钾6.8mmol/L、血氯93mmol/L、CO 2CP18mmol/L心电图示T波高尖,高钾图象,尿17=羟6.17mg,尿-17酮3.73mg/24小时尿.临床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失盐型),入院后给予皮质激素,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治疗3周,失水貌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强,病情一度好转,惜家长放弃治疗,一周后死亡.

    作者:陈苓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硬脑膜下穿刺抢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合并脑疝一例

    患儿,男,27天,母乳喂养,因呕吐、尖叫、进行性面色苍白2天,抽搐1天住院.体检:体温38℃,嗜睡、面色苍白,臀部皮肤针眼渗血不止,前囟饱满,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存在,心肺(一),肝肋下2.5cm.白细胞15.5×1 09/L,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1 80×109/L,凝血时间25分,脑脊液血性,诊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静注Vit K110mg,20%甘露醇30ml,4小时一次,地塞米松及对症处理.2小时后皮肤针眼渗血停止,仍抽搐.3小时后抽搐频繁,呼吸节律不规则,昏迷,前囟膨隆,右侧瞳孔0.2cm,左侧瞳孔0.5cm,对光反射消失,提示合并小脑幕切迹疝,遂行硬膜下穿刺,左右侧各抽出暗红色血液8ml,前囟平软,穿刺后3小时,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存在,次日抽搐减轻,开始吃奶,1 0天后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左上肢肌张力稍高,余正常.

    作者:翟奇;陈茂余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电热烧灼法治疗新生儿部分脐部疾患

    脐部疾患多发生于新生儿期,大部分需手术治疗,给患儿及家长造成痛苦及经济负担.我们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电热烧灼器治疗新生儿脐部部分疾患800余例,避免了手术,且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王献良;李莲芝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脐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维生素E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对42对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的血盐硒、红细胞硒、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血浆维生索E进行检测.结果指出:新生儿出生时血浆硒、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维生素E均低于母体和健康妇女,提示其体内抗氧化功能发育尚不完善.

    作者:白文玉;储宗瀛;任秉钧;张艳缇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胎吸助产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胎吸助产的20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02例中有7例临床诊断为颅内出血;其发病率为3.46%,与对照组相比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本文说明,颅内出血与胎吸本身无关,而合并窒息者发病率偏高,头颅B型超声和CT检查可提高颅内出血的诊断率,胎吸助产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瑛瑜;马秀萍;李瑞鸿;张桂莲;李海霞;严成德;吴家骅;寇世和 刊期: 1991年第06期

  • 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一例

    患儿,男,30天.第三胎,孕39周顺产,旧法接产.出生体重3000克.生后肌注T、A、T 1支.母乳喂养,奶量充足.患儿食欲佳,烦渴多饮,大便量多,色黄,小便量亦多.但体重不增,且呈渐进性消瘦而入院.无咳嗽、发热,也无呕吐、腹胀.母亲平素体健.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体检:肛温37℃,体重1 800克,极度消瘦,老人貌,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皱褶多,无弹性,皮上脂肪消失.

    作者:刘和福;徐长发 刊期: 1991年第06期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