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玲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量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和人体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典型特征是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其中炎症触发信号如Toll样受体、补体系统、B细胞与天然抗体、作为前炎症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的激活犹为重要.而且,在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针对炎症触发信号如补体蛋白分子[1]、细胞因子[2]和粘附分子等的抗炎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梁永会;文志勇;詹鸿静;陈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硝酸甘油介入试验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及观察护理,探讨提高专业知识及护理水平,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此项检查.方法 43例患者含硝酸甘油1 mg后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预防及观察护理方法得当使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做好硝酸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观察护理能使此项检查顺利进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潘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2010-08收治1例孤立肾肾挫裂伤伴输尿管狭窄,经行肾修补术,输尿管后成形术,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儿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女,10岁.从2 m高处跌下,腹痛,无尿.查体:腹部膨隆明显,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出淡红色液体,插置导尿管无尿液流出,考虑为膀胱破裂,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血性液体,无凝血块,探查膀胱完好无损,肝、胆、脾胃和大小肠均正常,右侧无肾,左侧肾中部近肾门背侧全层破裂,输尿管上段狭窄,输尿管导管无法通过,诊断为左侧孤立肾肾挫裂伤伴输尿管狭窄,行左肾修补术,输尿管成形术,1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陈荣莉;张晓霞;简百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艾滋病常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眼部感染较常见,现将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病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35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在当地诊所按“感冒”输液治疗,8d后好转,以后间断多次发热,对症治疗后体温下降.5d前出现明显头晕、恶心呕吐剧烈,无头疼,随到附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4d无好转,查HIV抗体(+).2006-06-19以艾滋病转我院感染科.
作者:朱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的关系.方法 采用TIMI帧计效(TFC)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CSF组及正常血流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血浆中Hcy含量,并分析平均TFC与Hcy之间关系.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相当,CSF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血Hcy水平与CSF现象密切相关.
作者:陆敏;吕海权;翚崇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CCU患者的各种影响.方法 对CCU病房432例新住院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在抢救其他患者时出现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在紧张环境下,90%患者心率升高;80%有睡眠障碍;60%有情绪急躁;20%有心律失常;10%有心绞痛.结论 紧张环境可造成患者心律失常、睡眠障碍、情绪变化.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席汉氏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收住的20例误诊的席汉氏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误诊率高,农村妇女占多数(90%),多被误诊为胃炎、低血压、神经功能紊乱、低血糖昏迷、精神异常、肾炎、冠心病等,结论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不具有特征性,是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梁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结肠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对42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结肠透析治疗,制定入院指导、心理护理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患者均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结肠透析治疗.42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有效率达到89.9%.结论 整体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结肠透析的顺利进行.
作者:闫志云;刘华;刘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病历摘要女,60岁.头晕、乏力、排酱油色尿3个月余,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10-06-22人我院.该患于2010-03感冒后出现头晕、乏力伴心悸、胸闷.排酱油色尿,自述受凉后面部出现水泡,皮肤较前易冻伤,温度升高后可缓解.病程中不伴骨关节痛、皮肤黏膜出血,不伴视物模糊、体重下降.2010-04就诊于中医药大学,经相关检查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给予中药治疗(具体经过不详)2个月余,病情稍缓解,尿色变浅后出院.
作者:李莲乔;王京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用0.9%氯化钠替代75%酒精皮肤消毒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用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然后在同一患者的左侧和右侧前臂分别进行皮试,观察皮试结果和皮试局部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皮试阳性率减少了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而两组皮试局部感染率均为0.结论 氯化钠溶液可替代并且优于75%酒精进行皮试局部消毒,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李金香;阎丽君;刘绍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临床医生对药事服务费收取方式的评价,为决策者确定科学的收取方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备选收费方式,应用普查的方法对全院临床医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药事服务费合理收取方式是按处方与药品数量复合收费,住院则是按药品效量收费.结论 临床医生对备选收取方式的评价有高度的一致性,统计结果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作者:潘梁军;张辽;蒋丽娣;颜涛;郭阿娟;郭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2005-2010年临床用血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统计2005-2010年全市全血、红细胞类、血浆类、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分别计算增长率.结果 临床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红细胞类、冷沉淀和血小板用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结论 要通过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深入开展科学合理用血、加大冷沉淀制备力度等开源节流方式大程度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作者:胡文静;刘其中;骆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支气管结肠瘘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10 a前因车祸肋骨骨折,2006-12-12因腹痛、腹胀于当地医院行手术解除梗阻并阑尾切除.术后第8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咳较多黄色或铁锈色痰,且混有少量粪便样物.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气管镜检查:左肺下叶支气管少量活动性出血.1个月后诊断:(1)创伤性膈疝;(2)肺部感染;(3)支气管胸膜瘘;(4)肠瘘.2008-02诊断为:(1)肺脓肿;(2)腹部切口疝.行左肺下叶楔形切除术及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008-07再次行胃镜、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明星;杨尧庆;汪健;韩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Cortis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在年轻恒前牙冠折根管治疗充填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的10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常规报管治疗后,实验组56颗患牙用Cor tismol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对照组51颗患牙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观察两组术后1周及1a的疗效.结果 Cortismol糊剂根充后1周无疼痛发生率96.4%,Vitapex糊剂根充后1周无疼痛发生率7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rtismol糊剂根充1a后有效率98.2%,Vitapex糊剂根充1a后有效率94.1%,两者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结论 Cortismol糊剂用于年轻恒前牙冠折根充的治疗在减轻术后疼痛优于Vitapex糊剂,在长期疗效上两者均为较理想的根充糊剂.
作者:孙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并总结2008-01-2011-01收治的26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中20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即能下床活动,另外6例于术后第5天才下床活动.结论 护理质量的提高是治疗直肠癌的关键措施之一,对直肠癌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与监护,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常晓巍;于颖;马喜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方法 通过2006-04-2010-04以来2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3例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22例均治愈.结论 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护理中应重视观察神志、生化指标、尿量等,低钠时应合理补钠,预防截瘫患者的并发症,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只有提高低钠血症的认识,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桂林;王妙珍;杨素青;马希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B组给予法莫替丁三联治疗,疗程1周.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效果明显强于H2受体拮抗剂.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有较高疗效,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们收治的一胃癌患者术中忽视探查,遗漏一同时多原发结肠癌,术后仅36 d再次入院手术,教训深刻,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60岁.因间歇性上腹疼痛伴纳差6个月入院.门诊胃镜检查为胃角中分化腺癌.腹部超声示肝、胆、胰、脾、肾、膀胱未见异常.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无腹水,腹膜无种植,肝未触及肿物,盆腔无转移,脾门周围无肿大淋巴结,小肠、结肠未发现肿物.胃小弯可触及一约2 cm×2 cm肿物,常规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术后病理:胃大部切标本:胃小弯侧黏膜内中分化腺癌(平坦型);双侧切缘未见癌累及;余处胃内见灶性不典型增生;淋巴结未见转移癌.术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左上腹闷胀不适加重,于术后36 d以不全性肠梗阻入院.
作者:高建军;马勇;李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麻风病康复患者尿液常规异常情况,为临床防治麻风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以81例中青年为对照组,107例老年麻风病康复患者为观察组1,88例正常老年人为观察组2,采用Uritest-200B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 观察组1和观察组2损害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风病患者痊愈后无泌尿系统器质性损害,尿常规检测阳性率较高可能与年老器官减退有关.
作者:蒙在杨;谢智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无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经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