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淑华;刘迪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losus,SLE)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血液学表现多样化,易误诊[1,2].现对SLE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8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5a,乏力2个月,不能站起伴尿潴留3d入院.
作者:伦韦丹;杨志刚;聂丽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 通过对55例患者,于治疗前、后2h、24 h、48 h、撤机前,分别监测血气分析,观察并记录脉搏、呼吸、血压、SaO2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创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气pH值升高及PaCO2降低均非常显著(P<0.01),PaO2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是有效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采取有效和正确的护理措施,才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伟;秦军;高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技术和患者需求的提高,护士缺编现象依然显著存在,封闭式管理的ICU科室,艰巨的重症监护和繁重的生活护理使护士职业倦怠与日俱增,并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科设病床八张,护士17名,护士长1名,无护理员及护工.人员编制副主任护师1人(护士长),主管护师4人,年龄30~40岁,护师4人,护士9人.
作者:刘殿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回顾分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0-01-2011-06收治的2例鼻咽部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例特点,以期提高淋巴瘤的诊疗水平.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
作者:褚玉会;李育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癌症发热,一般泛指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任何阶段发生的体温升高状态.癌症发热在临床上是很多见的.肿瘤本身、肿瘤并发感染、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脑部体温中枢部位受到侵犯等等都可引起发热.癌症发热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低热、壮热、潮热、弛张热、稽留热,短至几小时、长至两三周的发热都可看到.癌症发热,即使是低热也会增加全身的慢性消耗,加之饮食减少,容易产生负氮平衡,促进恶液质的产生.
作者:高芳;周凤举;苏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来那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因头晕2周、加重3d,于2009-05-31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定向力障碍,当地医院给予活血化淤类中药静脉点滴后病情无改善,同时发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极度增高(204.74×109/L),遂转入我院.查体:T36.5℃,P 90次/min,BP 120/80 mm Hg,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肺心无异常,肝大肋下5 m,脾大肋下6cm.血常规:WBC 204.74× 109/L,Hb 74 g/L,PLT 98×105/L,原幼浆细胞占95%;血生化示肝肾功能无异常;骨髓形态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增生明显,原幼浆细胞占71%.
作者:梁勇;王会朋;杨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笔者分析我院小儿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病例1 500例,总结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经验,以提高小儿肺灌洗术的麻醉安全性.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 500例.ASAⅠ~Ⅱ级,男790例,女710例,年龄1月龄~14岁,体重4.5~75 kg.1.2 术前准备 患者禁食水8h,术前30 min开始雾化吸入,雾化液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加入万托宁,4岁以下加入万托宁0.25 ml/kg,4~8岁加入万托宁0.5 ml/kg,8岁以上加入万托宁0.75 ml/kg,雾化吸入20 min.术前10 min静脉注射长托宁0.01 mg/kg.
作者:于生喜;孙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科经过60d余的精心换药及护理,成功治愈了1例高龄血管性痴呆伴发的糖尿病性大疱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男,85岁.2011-03-28以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糖尿病性大疱病收入我科.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15a,而糖尿病会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局部血流减少,血氧供应不足,从而延误创面愈合.
作者:刘海燕;徐春;刘君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资料治疗缓解率56.7%,平均误诊时间130 d,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胃癌,胃溃疡,泌尿系肿瘤、炎症等疾病.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率高,相关科室应掌握临床特点,重视查ANCA实验.
作者:刘丽萍;王彩丽;范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跌打生骨颗粒对骨折愈合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有效药物对照方法对跌打生骨颗粒治疗骨折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骨折早、中期跌打生骨颗粒在治疗疼痛、肿胀等症状上较接骨七厘片有优势,在骨折中、后期跌打生骨颗粒在各方面均有优势.结论 跌打生骨颗粒有明显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作用.
作者:王剑;李柏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从护理角度总结“健康快车”大量白内障连台手术的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对2009-09-2009-12“健康快车”上1588例白内障手术感染预防措施及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588例白内障手术未发生一例感染病例.结论 每日大量连台白内障手术的感染防控需要护理的密切配合,加强健康宣教是避免术后感染和保证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蔡莹;肖林;白云杰;徐景美;刘晶;吕鸿琴;褚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院前急救工作是在医院外,在公众的视线下进行救治的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如何规避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是我们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几年的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经验,在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方面很有帮助,使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疗质量也有所提高,现就院前急救工作中的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晓玉;徐俊祥;张莹;姚明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2010-08收治1例孤立肾肾挫裂伤伴输尿管狭窄,经行肾修补术,输尿管后成形术,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儿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女,10岁.从2 m高处跌下,腹痛,无尿.查体:腹部膨隆明显,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出淡红色液体,插置导尿管无尿液流出,考虑为膀胱破裂,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血性液体,无凝血块,探查膀胱完好无损,肝、胆、脾胃和大小肠均正常,右侧无肾,左侧肾中部近肾门背侧全层破裂,输尿管上段狭窄,输尿管导管无法通过,诊断为左侧孤立肾肾挫裂伤伴输尿管狭窄,行左肾修补术,输尿管成形术,1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陈荣莉;张晓霞;简百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尿毒症脑病(UE)是由尿毒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尿毒症脑病属于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1].现谈谈笔者护理的21例尿毒症脑病预见性护理体会.1 临床资科1.1 一般资料 自2009-01-2011-06笔者护理了UE患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1~75岁.本组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2例,多囊肾1例.
作者:杜红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高频电刀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术工具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工作原理是将220V/50 Hz的低压低频电流由一个变频变压器转换为400 000~1 000 000 Hz,几千甚至上万伏的高频电流,对局部生物组织产生热效应,达到切割、烧灼和止血目的.与传统手术刀相比,具有切割速度块、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等优点[1].
作者:吴正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加强手术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需求及相关知识的讲解,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痊愈出院的89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死亡1例.结论 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专护生实习初期压力源.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2010年来我院实习中专护生43人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初期压力源普遍偏高,18项调查条目中有8项超过50%,排在首位担心出差错事故高达97.62%.结论 中专护生实习初期压力源是多方面的,带教老师了解护生心理特点后,从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人手,在带教过程中树立护生自信、逐步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以减轻实习初期护生的压力源.
作者:孙名贵;黎华;周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窦道切除直接缝合术与窦道切除皮瓣转移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对23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20例Ⅰ期愈合且恢复良好,2例术后复发,1例失败.结论 藏毛窦的手术方式因根据窦道切除后皮肤张力大小而定,若较小并且尚无感染,宜采用窦道直接切除,若张力大时采用皮瓣转移多能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岳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化疗药物引起迟发性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 5例多西他赛化疗引起迟发性皮肤反应,给予硫酸镁湿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新癀片加醋外敷等方法处理.结果 5例患者皮肤痊愈.结论 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化疗药物引起皮肤反应时,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可以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彭俊华;陈少明;邱洁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布托啡诺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疗效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方法 选择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曲马多组(A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60例,三组均常规椎管内麻醉,A组静脉注入曲马多2 mg/kg,B组静脉注入布托啡诺0.02 mg/kg,C组不使用任何辅助药物.观察记录患者寒战反应的发生及用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布托啡诺能有效减少麻醉后寒战发生且较少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曲马多与布托啡诺相比都能有效减少寒战发生,但布托啡诺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赵冬梅;吴向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