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苏金萍;沈婷;杨爱平
目的 探讨更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方法 选取更年期抑郁女性患者66例,同时以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选取正常对照80例.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病例组在TAS得分总分、及因子I、Ⅱ、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好的家庭经济状况(OR=0.74,95% CI:0.48-0.97)是更年期抑郁障碍的保护性因素;而外向性思维(OR=1.106;95% CI: 1.05-1.28)是更年期抑郁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更年期抑郁障碍群体具有述情障碍表现,外向性思维方式与更年期抑郁障碍相关.
作者:咸振萍;王鹤秋;靳自斌;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经历或见证重大创伤事件之后发展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皮质醇的分泌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活动的指标,调控和反映着对应激的生理应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和维持与HPA轴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本文着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皮质醇HPA轴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袁敏兰;彭维雪;马铄;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急诊内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80名,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患者均按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途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途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理情绪、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路径明显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可广泛应用于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冯静;曹楷浛;王华;袁连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竭蜈蚣油修补鼓膜穿孔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鼓膜穿孔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两组都给予血竭蜈蚣油修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治疗护理周期为60天.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与护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血竭蜈蚣油修补鼓膜穿孔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总体治疗效果,有利于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王琴;张赟;李碧波;马阿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心境、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心理科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同时选取我院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心境评价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社会交往评价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HE-31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分析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对患者影响.结果病例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病例组的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与SSRS、QO-HE-31评分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POMS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患者心境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王海燕;杜晓莉;文雯;何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父母婚姻期间经常发生冲突对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市的500名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方式,研究目睹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发生冲突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以及父母的积极、消极的父母教育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孤独、抑郁、自尊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主要的显著效应.男孩的孤独感水平明显高于女孩;男孩的自尊水平明显低于女孩;男孩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孩.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父母冲突、积/消极教养行为为因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主要显著效应;年级为主要显著效应;男孩父母反馈的夫妻冲突明显高于女孩父母;父母反馈的消极教养行为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孩父母反馈的消极教养行为明显高于女孩父母;父母反馈的积极教养行为存在明显年级差异,四年级学生父母反馈的积极教养行为明显高于六年级;四年级学生父母反馈的消极教养行为明显低于六年级;且父亲反馈的积极教养行为明显低于母亲.结论 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应该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并提高自身修养,为儿童建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儿童.
作者:叶蓓;朱晓华;方拴锋;任灵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白细胞端粒缩短可使细胞衰老、凋亡,增加基因不稳定性,新数据表明在某些精神疾病中,白细胞端粒缩短,而端粒醇很少在精神疾病中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本文就精神疾病与白细胞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潜在的机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治疗精神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向.
作者:贾立娜;于鲁璐;王学义;安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抗精神病药可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尤其是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这会显著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就奥氮平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理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蕾;王志仁;周晨辉;杨甫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0.0% (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 (27/40) (P<0.05),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胃溃疡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素萍;严小英;王洁琳;杨静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归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归因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发现在性别、既往史、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宗教信仰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可控—不可控维度及内在—外在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在内在—外在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比较,四个维度内在—外在、暂时—持久、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比较在内在—外在、暂时—持久、可控—不可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整体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总分及各因子与内在—外在维度呈负相关,BPRS总分及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与暂时—持久、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维度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较恢复期患者症状归因更倾向于将症状归于外界或他人且病情越重越倾向归因于对自身影响持久范围较大难以控制的外界原因.偏执型患者较非偏执型患者更倾向于将症状归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原因.
作者:侯凌峰;沈素花;王艳婷;王霞;李丽;苏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研究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空白安慰剂治疗.治疗前与治疗8后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估.此外,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P物质(SP)以及神经肽Y (NPY)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D、NIHSS、ADL评分分别为(13.6±2.9)、 (10.5±3.3)、 (79.2±13.5),对照组HAMD、NIHSS、ADL评分分别为(23.7±5.2)、(16.3±4.0)、 (57.2±8.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SP水平为(35.6±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16.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PY水平为(165.9±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3±28.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卒中后急性期抑郁患者给予西酞普兰进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而血浆SP水平降低,NPY水平升高,可能是西酞普兰起到抗抑郁作用的机制.
作者:陈朱莹;徐笑;吴有明;黄卢杰;黄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诸多研究提示,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研究为广泛.本文将BDNF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维维;耿德勤;唐小伟;沙维伟;张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2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奋乃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情况及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奋乃静更高,可作为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常规药物.
作者:罗辰;郭青山;鲁晓亮;段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TD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56例TD(TD组)、58例非TD(非TD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IGF-1水平.结果 TD组血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及非TD组(P<0.05),非TD组血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D组、非TD组、对照组不同性别血IGF-1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IGF-1水平与TD患者的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r=-0.29,P>0.05).结论 高血IGF-1水平可能是T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其程度尚不是反映TD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
作者:田甜;王丽莉;王从辉;王晶;李露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预防老年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在麻醉开始前使用氟比洛芬酯50mg加入45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在手术结束缝皮时再次使用氟比洛芬酯50mg加入45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则实施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的空白对照.比较术后1天血浆S-100B蛋白及NSE浓度和TNF-α、IL-1和IL-6水平,统计两组术后1天和1周时MMSE评分.结果 术后1天时观察组NSE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时观察组IL-6、IL-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天和术后1周其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的透过血脑屏障并减少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琼灿;方懿;刘绍明;李静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观察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为5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 SAS)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 Civilian Version PCL-C)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 (58/5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21% (50/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8.5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a<0.05,Pb<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c>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d<0.05);对照组患者的PCL-C评分为(29.84±10.28)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4.87±13.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所得的PCL-C评分,若PCL-C评分>50分,或者各项症状的评分>3分时,即为PTSD阳性,观察组的PTSD的阳性率3.45%(2/58)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 (8/58),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的SAS、PCL-C评分,降低其PTSD的阳性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玉慧;盛玉霜;徐晚月;毕铭媛;杨秀秀;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esfatin-1与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77例,根据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T2DM共病抑郁症组25例(DDM组)、T2DM非抑郁症组52例(NDDM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并检测血浆nesfatin-1、空腹血糖(FPG)、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等水平.比较三组nesfatin-1水平变化,分析其与HAMD分数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DM组nesfatin-1水平明显高于NDDM组及NC组(P<0.01).T2DM患者(77例)nesfatin-1水平与HAMD分数、C肽、甘油三酯(TG)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示HAMD分数、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影响nesfatin-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nesfatin-1与DDM密切相关(OR=1.140,P<0.01).结论 共病抑郁症的T2DM患者血浆nesfatin-1水平较非抑郁症组显著升高,其与T2DM患者的抑郁程度相关,其改变可能在DDM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王高华;魏艳艳;王惠玲;肖敏敏;桂瑰;李江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梁海翔;赵子军;高昕皓;刘义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难治性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给予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合并利培酮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9517,P<0.05);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732,P>0.05).结论 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比单用利培酮疗效好,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作者:苏邹;陈婷婷;丁凡;刘忠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品行障碍(CD)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第四版的注意力缺陷多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和DSM-Ⅳ标准编写调查表,对2046例4~16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ADHD合并CD学生总患病率为3.8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混合型ADHD合并CD男女患病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男性合并CD的患病率高于无ADHD男性的(P<0.05);ADHD女性合并CD的患病率高于非ADHD女性(P<0.05);随年龄的增加,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ADHD合并CD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ADHD亚型合并CD、非ADHD合并CD的照顾者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和性别对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而儿童青少年生活照顾者对患病率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李宇;黄明欣;于情;赵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